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话语转向与路径选择

    林飞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根基与保障,不同时空背景、价值目标下农业现代化的话语表征、发展理念、农地经营制度、城乡关系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运作形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因应.新中国成立初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话语转变中,其衡量标准、发展目标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农地经营制度由农民土地私有制向集体土地所有制中的统分结合、"三权"分置方向发展;城乡关系上由农业引领工业、以农促工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转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应更好的消除妨碍城乡融合的制度性因素,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样化,发挥市场资源调配作用的同时保证政府在乡村管理中不越位、不失位,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话语转变要素转向三农问题

    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转型研究

    刘姝婧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农业发展应保留小农户的主体地位,还是"去小农化"——转型为资本化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小农衰亡论"和恰亚诺夫"小农坚韧性"的理论争鸣出发,分析我国近年来农业发展的"去小农化"倾向,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文章认为,在人多地少的国情下,应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为主导,警惕资本下乡与农民争利.基于恰亚诺夫"纵向一体化"合作理论,本文认为,基于村社共同体的农业合作社可以为普通农户提供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服务,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提供有效的组织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去小农化纵向一体化合作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

    数据要素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施路径

    杨岸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能够打通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商品消费等环节,带动农业生产组织、生产管理和生产效率的优化,助力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农业组织模式和服务创新、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进程,提升农业现代化治理能力等方面分析数据要素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还需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体系;夯实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基础设施,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管理应用水平;加强农业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

    数据要素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实施路径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强国内涵解析与基础条件强化

    李鸿凯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强国既立足"大国小农"基本国情而强调农民基本收益提升,也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关键驱动推进农业现代化,还要求以农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提升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基于多元需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瞄准"大国"层面上的农产品自给保障能力提升,和"小农"机制上的劳动效率提升,从土地要素配置使用和劳动生产创新入手,进一步优化产业链水平和供应链韧性.未来应继续推动农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智能化水平,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以及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劳动效率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创新

    孟志刚王坚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实现要素投入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由规模到科技的演变转化,政府政策由单一到全局的科学转变.这既涉及生产要素投入与配置的优化,也关乎农业产业结构的系统性调整.从传统模式下的单一性、资源性、封闭性特点转向现代化社会体系下的科技性、多元性和开放动态性,是维系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源的根本所在,这就需要同时推进科技创新、组织创新与业态创新.未来应以高级要素的加大投入提高农业产业的自适应性,以科技赋能效力的显著提升提高农业产业的自协调性,以政策体系的更加完善提高农业产业的开放性.

    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数字化产业结构

    农户劳动力老龄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王倩张帆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东北地区705份玉米种植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应用调节效应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农户劳动力老龄化对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以及农机服务和土地流转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劳动力老龄化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起到阻碍作用.农机服务和土地流转在此过程中缓解了劳动力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土地流转起到的缓解作用大于农机服务.因此应积极引导劳动力老龄化占比较大的玉米种植农户在生产过程中购买农机服务,或通过土地流转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

    生产技术效率劳动力老龄化农机服务土地流转

    打造"辽西先导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对策研究

    姜岩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造现代化农业发展先行地是辽宁提出的新时代"六地"目标之一,辽西先导区农业基础优势明显,特色农业、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成绩突出,具有打造现代化农业发展先行地优势.辽西先导区在打造现代化农业发展先行地存在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地区发展不均衡,产业链、供应链资源整合不足,未形成产业集群,整体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带动不强及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品牌培育力度不足等问题,结合辽宁建设农业大省的目标需求,提出完善体制机制、延伸产业链等五方面对策建议.

    辽宁现代化农业特色农业农产品供应基地

    加快推进河南花生产业强省建设的政策研究

    许保疆乔鹏程臧秀旺孟俊杰...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发展花生产业对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文章结合中央对实打实调整结构扩大油料生产的总体要求和河南花生生产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了全国花生第一大省河南当前花生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加快推进河南花生产业发展提出了打造产能、科技、加工、贸易"四个强省"的具体政策建议.相关研究对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河南花生产业,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河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指导全国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花生产业强省建设乡村振兴政策建议

    农业航空数字化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成丽韩茜李树坤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航空是建设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的重要支撑.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农业航空发展现状和数字化发展路径,并从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备、认知与规划不足、数字化人才不足等方面分析了农业航空数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建立健全农业航空政策体系、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航空数字化人才支撑、扩大无人机技术应用范围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航空数字化发展的建议.

    农用航空数字化发展无人机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从"添智"到"提质"

    王沛沛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数字技术融入乡村治理不仅能够汇聚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合力,实现政社双向互动,还能利用线上治理平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治理效能.但当前数字乡村治理面临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技术异化使用以及三治分离割裂严重等"提质"困境,导致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效能无法充分释放.因此,需要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强化数字技术安全,推动协作机制与乡情配适,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治理添"智"提"质",实现乡村善治.

    数字技术乡村治理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