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嵌入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选择

    郭晓燕申秀清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汇聚多元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引擎,新型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推行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它有利于维护农村经济稳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居民收入来源.当前,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嵌入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出现了政策规划弊端与权责划分不清、专项资金不足与人才资本失衡以及产业结构零散化与外部力量介入难等问题.基于此,需要找准症结所在,精准施策,一要重新梳理规划政策,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要广泛引入先进人才,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增添生机;三要携手市场主体,开启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新征程.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产业振兴农村集体经济路径选择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条件保障与风险防范研究

    吴斌薛盘龙吴春梅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乡村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弱项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在数字时代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时,要厘清作用机制、明确条件保障,有效防范化解数字风险,使数字技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乡村居民的美好生活发挥积极作用.

    数字技术乡村振兴作用机制条件保障风险防范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现代化的现实梗阻及发展进路

    羊中太薛亚博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字技术正加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以新兴技术推动乡村建设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有效抓手.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如何更好推进嵌入数字化和集成化等技术元素的智慧乡村建设,还面临一系列现实梗阻,亟待完善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健全多元主体联动的协调机制、深度挖掘数据要素的治理价值.数字乡村建设必须着眼未来乡村发展愿景,以增进农村民生福祉为根本落脚点,才能不断激活农业农村现代化内生动力,凝心聚力绘就美丽和谐乡村新篇章.

    数字技术乡村建设现代化现实梗阻发展进路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乡村振兴:机理、基础与路径

    石佳崔可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我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理论创新,也为东北地区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目标和道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应局限于科学技术层面,制度创新和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等都应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形成新质生产关系的重要途径.东北地区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有其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现阶段应该坚定推动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以高素质人才为引领打造人才高地,以县域经济为基本载体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化多产业融合.

    新质生产力东北地区乡村振兴

    乡村现代化治理的法治障碍与优化路径

    邓晓蕾周梦璇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现代化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现代化法治是有效实施乡村现代化治理的应有之义.乡村现代化治理的基本现状为:正处于法治转型期,尚未脱离人治传统,始终坚守法治建设核心等.乡村现代化治理的法治障碍主要表现为:现行乡村治理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乡村较为推崇与法律相悖的村规民约、乡村治理的参与主体权责规定不明晰、乡村现代化法治"碎片化"严重及乡村现代化法治欠缺专业型人才等.故此,乡村现代化法治治理的实现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引导乡规民约合法化、构建"一核多元"法治治理模式以及努力吸纳并培养专业法治治理人才等方面着力加强,以打造整体性、科学化的协同治理体系.

    乡村振兴乡村现代化治理法治障碍优化路径

    新时代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研究

    毛慧琼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还面临着诸如乡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力不够、乡村多元治理主体合力不足、乡村公共服务治理能力不高、乡村法治化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剖析其原因在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乡村治理主体现代化能力亟待提升、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不力等,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创新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治理手段、构筑乡村治理多元合作机制等路径来解决,以乡村振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乡村治理现代化现实困境解决路径

    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成效与优化路径

    夏昌武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没有乡村善治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乡村善治过程中乡村治理体系、理念和方式已取得有效转变.面对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乡村善治面临的挑战,要以党组织为引领、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支撑,实现乡村善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善治乡村全面振兴成效路径

    基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农村参与式社区模式构建

    李同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单个村庄构筑农民生产生活交往空间的现状决定了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与农村社区有着密切联系,农业先进生产力培育和生产资源拓展离不开农村社区的高质量发展.借鉴城市先进做法和成熟经验积极构建农村参与式社区,可以主体多样性推进平台协调度、以行为开放性提升领域间融合度、以人民中心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未来为进一步促进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农村社区,应加强动态化认知思维构筑与"人民性"评价体系构建,加强技术性支撑体系构筑与"专业化"团队构建,并加快主体责任意识构筑与公共责任能力提升.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参与式社区模式农业现代化人民中心性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提升研究——来自抚顺农村基层的调研

    陈勇于学文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重要保障,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抚顺农村乡村振兴面临农民内生动力不足、资源浪费及科技能力弱等问题,加上人口流失和乡村文化衰落,极不利于乡村发展.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培养乡村人才,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党组织建设.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乡村人才两山理论

    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卢诗杰陈亚南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理解与把握,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文化振兴重要论述的推进和落实,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开掘与转化发展.针对当前我国乡村文化面临文明转型和文化重构、处于话语衰微和传播弱势以及困于主体缺位和载体缺失的"现实之困",从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党建引领、发挥人才支撑和创新传播方式等路径探寻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善为之度",担负起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重大使命,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颇具现实理性和时代价值.

    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乡村文化振兴理论逻辑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