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治理"四治融合"的内在机理与实践策略

    苗世亮卢冀峰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既为乡村治理"四治融合"提供了媒介载体,也为乡村治理向智治、善治方向发展提供了智慧动力.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乡村治理"四治融合"的赋能作用,需要将其"有机嵌入"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搭建乡村治理"四治融合"平台,营造"四治一体融合"的治理生态,助力乡村治理变革.

    数字经济"四治融合"内在机理实践策略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提升路径

    许传洲李国辉滕皓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利于乡风和美,乡村和谐.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关键时刻,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仍需要直面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有待补足、已有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仍有改善空间、配套公共服务发展较缓等问题,通过扩宽公共文化产品增量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统筹各项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等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南.

    乡村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路径

    基于农耕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对实现乡村文化发展的影响

    陈帅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城市化进程与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的局面,为了快速发展乡村文化,协同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农耕文化是作为一种长期积累的传统与智慧,应与经济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与经济发展.文章结合农耕文化的特点与价值,对农耕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究,包括与三大产业的协同以及善用互联网,并系统性分析协同发展对乡村文化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旨在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农耕文化经济协同乡村文化影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主体作用路径分析

    张昳薇武婧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应对"三农"问题时形成丰富经验,农户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也不断完善.本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加强农民主体作用的路径,因此本文研究具备实践意义,探讨约束农户主体作用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何全面展现农民主体作用,使得农村民众可以发挥能动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带来正向影响,并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受益主体、评价主体.

    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农民主体作用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及经验借鉴

    吴爽李静刘梦珊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逐年增多,整体规模也持续提升,能够为乡村振兴带来巨大推动力.相比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大,融资模式较为复杂,在自身发展中往往会遇到融资问题.本文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如何打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遇到的融资困境,结合现有成熟经验,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建议,以期能够提高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能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乡村振兴

    中国非农就业群体的极化问题研究

    彭竞何毓桃徐宇航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中出现了劳动力逐步被高新科技所替代的就业极化现象.受就业极化的影响,我国非农就业群体逐渐成了最大的潜在受损者.本文首先对非农就业群体的极化现象进行描述,并从受教育程度、技能培训、性别、年龄等角度分析了该群体出现就业极化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需要逐步提高非农就业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推广"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全通道模式和提高非农就业群体女性的技能培训参与度来缓解该群体的就业极化问题.

    非农就业群体就业极化教育技能培训

    共同富裕与农村创业的关联逻辑与联动机制

    杨玲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良好的农村创业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力推进,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调整,我国农村地区迎来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契机,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与能力低,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等原因,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乡村地区可针对创业难点给予政策支持与引导,完善金融服务,培育乡村创新人才,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新型产业业态,提升农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创业关联逻辑联动机制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研究

    徐肖冰刘佳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机遇.本文在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增收之间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尽管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存在各种挑战,但通过推进金融科技普及与应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开展金融教育和培训,可以进一步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数字普惠金融金融服务农民收入乡村振兴

    城乡协同发展视角下农民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

    屈志一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城乡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农村生产结构转变带来了劳动关系的新问题.这与城乡协同发展背景下农村生产关系转变有关,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乡村产业振兴与城乡产业交流使得农村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对此,如何保护好农民劳动权益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障.为了保障乡村振兴与城乡协同稳定发展,本文给出保护农民劳动权益的法律对策措施.

    劳动权益乡村振兴法律法规城乡协同

    财政支持粮食产业发展政策:基于河南实践的分析与改进

    张靖卓田建民上官彩霞田明津...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政政策是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维护粮食安全的核心支撑要素和保障工具.河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一直在惠农补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探索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有效财政政策,经过不断革新、完善,在取得一系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结构性匹配不足,政策资金碎片化且精准度不够,引导社会资本力度不强等诸多困惑与问题,弱化了财政政策支撑保障效果.本文通过政策研究和实地调研,提出河南财政支农政策在基于"两藏"战略的前提下,既要在完善奖补体系的同时精准发力,又要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合力,扶持产业化联合体,构建以市场化为主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才能高质量提升现代化粮食产业发展.

    财政政策粮食产业粮食主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