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地域资源优势抱团致富的做法与启示——两个"依山傍水"地区的致富经

    雷宇涵宫春子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种产业形式.勤劳致富,过好日子,是老百姓朴实的不变初心.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背景下,怎样利用地域资源优势,让农民从一家一户"提篮小卖"的"分散经营"发展成能与大市场对接的"集团优势",实现"抱团生金"?辽宁省凤城市以"生态立市",实施特色农业种植,建设绿色经济区,使农民靠"绿色特色"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东港市以行业协会带动行业发展,用团结用抱团的力量,让农民勤劳致富.不同的地域资源,不同的致富做法,都取得了相同的致富效果.其经验其做法,可借鉴可复制.

    地域资源利用农民致富经验做法启示

    农村智慧化公共服务供给:困境与突破

    银特妮拉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有利于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农村智慧化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能够优化信息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效应,并驱动引领乡村振兴,因此,从公共服务视角探索智慧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讨论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存在的问题,为乡村智慧化、数字化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智慧乡村公共服务智慧化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康养小镇建设研究

    高环成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康养小镇建设不仅迎合了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同时,作为特色小镇的重要类型,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发展.近些年,在政策支持下,康养小镇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具有推动我国乡村产业完善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康养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开展探讨,在分析康养小镇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康养产业链完善和乡村产业支撑等几方面给出康养小镇未来发展策略,为发挥康养小镇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康养小镇老龄化康养产业

    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文旅"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何冠文彭小彬王杰陈欢勇...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文旅"是乡村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一种休闲旅游业态.近年来,广东省已经涌现出各种形式的"农文旅"项目,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然而,省内"农文旅"项目当前正面临一些问题,如业态分散、缺乏系统规划引导,规模化门槛高且缺乏吸引力,运营效益低且抗风险能力弱,产业协调性低、联结机制有待创新等等,本文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文旅对策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效用的思路

    王文方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发展倾斜力度,通过专项资金或补贴等方式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农村用于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各项公共支出成本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资金利用不合理、资金浪费严重等问题,只有切实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用,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新思路,以期促进农村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农村发展步伐..

    乡村振兴农村财务管理效用

    农民合作社参与贫困治理的减贫逻辑、现实约束与优化路径

    袁俊林聂凤英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西部脱贫地区的调研,剖析了合作社参与贫困治理的减贫逻辑与现实约束,进而提出提升合作社减贫成效的优化路径.研究表明:合作社减贫功能的发挥源于政府、市场、乡村社区等外部主体的有效支撑,进而使合作社在内部作用于贫困农户实现增收、赋能、赋权的多维减贫目标.但在实践中,合作社发挥减贫功能仍存在内部规范化水平低,带头人治贫理念薄弱,要素供给不足及产业链、价值链"双短板"的约束,未来需要提高合作社规范化运营水平,完善带贫激励机制,提高发展要素的供给保障能力以及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延链强链.

    农民合作社贫困治理减贫逻辑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张珺张玉梅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劳动力就业事关民之根本,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缓和城乡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做出重要贡献,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来源.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知识文化水平偏低、就业教育师资力量有限、就业扶持力度不足及就业保护体系尚未健全等问题,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基于此,本文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有所帮助.

    乡村振兴农村劳动力就业社会稳定

    规模与组织:典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发展的政策逻辑与启示

    司睿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小农家庭生产经营形式,但小农家庭经营分散且不成规模,生产效益低.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挑战显而易见.梳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政策逻辑,政府从扩大生产规模和培育经营组织着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典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逻辑是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的多元发展路径;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组织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方向.不断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规模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逻辑启示

    辽宁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吕萍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新型主体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提出促进辽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辽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路径研究

    曾静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切实推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小农户受限于自身禀赋,难以依靠自身条件转型发展,进而顺利接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量成功经验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桥梁,是推动小农户顺利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一步改革农村财政、土地管理与金融制度政策的同时,激励并保障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并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促进小农户顺利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