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苜蓿种植业发展注意事项及方针策略

    赵艳吕林有郝鑫李媛...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苜蓿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良牧草,对其种植业发展全球各国都十分重视.本文以综述的形式简要说明了水肥管理对苜蓿抗性、产量、品质等主要生产性能的影响作用,并以此提出我国苜蓿种植业今后发展注意事项以及方针策略,以期推动资源节约型草牧业健康发展.

    苜蓿水肥管理抗寒性抗虫性草产量粗蛋白含量

    数字经济对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与实践路径

    邓娅妮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为建设强大的数字中国而努力.基于新型智能数字技术和乡村产业有效融合,有序开展乡村数字经济活动,能够赋予乡村高质量发展强大的动力.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并逐渐延伸到乡村农业发展领域,逐渐赋能农产品生产和发展的各个流程,指引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经济水平.数字经济发展不但能够改造城市面貌,更能助力"三农"提质增效.如今我国已经在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上下功夫,致力于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探索数字经济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分析入手,提出实践路径.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经济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及对策探究

    曾凡清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高效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不仅可确保生态经济系统稳定,保障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还有利于形成绿色兴农的发展新格局,彰显生态发展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倡全民共治农村生态环境,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条件,切实处理好生态环境问题.当前我国很多乡村地区都实施全面振兴战略,但还存在一些尚待处理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明确表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进而提出面临的主要困境,探索针对性治理对策.

    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治理助推农村共同富裕: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吴云青闫子兴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乡村治理为抓手助推农村共同富裕是未来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和关键内容,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制度逻辑的有机统一.未来要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助推共同富裕伟大工程需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方向引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发挥好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强化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加强数字化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优化乡村治理软环境,营造"助善治、促共富"的社会氛围.

    乡村治理共同富裕逻辑理路实践路径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与实践路径研究

    邢军伟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的结合,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此,应当对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与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理解其价值意蕴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的内在一致性,明确其内在要求与"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实践指引、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实践依托和以高质量发展为实践目标.

    数字技术乡村治理现代化内在要求实践路径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实践经验、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徐京波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化,数字乡村治理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振兴战略的驱动力量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实践形式.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始探索数字乡村治理的实现路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因为数字化乡村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存在数字治理模式强制嫁接、数字治理形式主义、数字治理对乡村性侵蚀、乡村内部数字鸿沟等问题.因此,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数字乡村治理;规避"技术规训"风险,回归服务村民本位;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性有效融合,构建"有温度"的治理体系;弥合数字鸿沟,提升乡村治理的包容性.从而将数字技术逻辑与乡村治理情境相结合,推动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创新.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治理创新的动力机制与策略选择

    刘国利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乡村治理仍然受限于主客观因素而存在滞后性和低效性等问题,以集体经济形式聚合农民群体可实现生产资料和思维想法的联动互通,可通过对集体利益的全面追求提升民众幸福感和认同感,产生持续激励效应.具体而言,农村集体经济可丰富乡村治理的精神与物质基础、创新乡村治理路径、强化乡村治理的认同基础,并优化乡村治理的动力体系.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治理创新的正向效应,落到实处即政策、体系与机制三个层面的联动优化,应以丰富农村农业资源为基本目标,持续优化制度建设;以生产资源和生产关系为抓手,持续优化体系建设;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为重点任务,持续优化农村组织架构.

    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治理创新党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定位与制度构建

    杜艳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融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内涵,同时对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职能发挥提出新的要求.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应着力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功能错位、职能虚化以及管理失范等现实问题.应通过立法明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定位,理顺其与村内组织之间的职责关系,以内生合作机制建设来整合集体共同利益.

    乡村振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定位制度化

    基于政策扶持的农村社区建设及治理研究

    鲍金玉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社区生活质量关系到民生福祉的提升.社区既是农村基层治理平台,更是村民群众社会生活单元.现有工作经验显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受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力人口外出等因素影响,社区建设进度与城镇地区相比始终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在乡村振兴的现实语境下,以政策扶持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从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三个层面展开,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治理架构,为实现美丽乡村奠定社会基础.

    政策扶持农村社区乡村振兴社会保障

    沈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

    邓春晖王瑾周腰华王天硕...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沈阳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只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高农业,才能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帮助农民尽快走上富裕之路.本文通过研究沈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县域经济战略的具体实现路径.

    县域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