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农业领域应用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王庆福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融合逐步深入,但由于农村地区数字化起步相对较晚,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场景仍然十分有限.当前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仍不够充分平衡,智慧农业在农村地区基础比较薄弱,致使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农业应用发展中仍存在交易处理效率低、数据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农业与区块链技术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既限制了区块链技术发挥效用,也影响了农业经营效率.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区块链技术与智慧农业的契合点入手,来分析目前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农业领域应用中的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区块链技术智慧农业对策研究

    推进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约束及政策建议

    刘科利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农业发展需要一个循序的推进过程,目前主要面临技术支撑不足、人才支持不够、数据保障不全以及研发与应用不深入的困境,这些现实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慧农业进程.为此,在政策层面需要制定更明确的推进计划,强化制度供给,因地制宜深化智慧元素与农业发展的融合,在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下汇聚智慧农业的"智慧"力量,同时完善好配套政策,保障农业数据的安全,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智慧农业现实约束技术支持制度供给资源统筹

    数字金融赋能农业现代化的机理研究: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视角

    刘学文马梦雪谭学想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可以赋能千行百业,能够强化产业链韧性,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可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助力数字农业发展与数字乡村建设、助力农村创新创业等,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金融协同新质生产力,通过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以及实现数据共享与产业链协同,强化农业产业链韧性.数字金融协同农业产业链韧性,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提升抵御潜在风险的能力,加快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

    数字金融农业现代化新质生产力产业链韧性

    数字金融赋能智慧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孙琪恒郭辰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开启了对传统产业的数字革命,产业数字化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实施路径.智慧农业作为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产物,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助力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还面临着存在门槛效应、数据资源利用率低等诸多难题.研究发现: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金融与智慧农业呈现出高度的契合性,应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数字基础建设,创新数字金融模式,助力数字金融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

    数字金融智慧农业数字平台产业数字化

    农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陈于华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必然的逻辑,也有可行是科技依据.但是数字化转型动能不足、信息化薄弱、现代化程度低、数字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阻碍了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化科技支撑、培育农业数字化良好环境、积极促进农业数字新业态生成等是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之方.

    农业数字化信息烟囱数字化农民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收效应优化与启示

    王永乐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以改善农业生产过程、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和拓展农业发展路径为目的,可以中间投入改善实现先进要素资源在农业产业链的充分嵌入,以生产性服务供给解决农业劳动力供给短缺、老龄化等问题,以多元化信息资源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加速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开放状态和动态创新趋势加速农业生产、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等实现农民增收.这就意味着,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农户的增收效应,应以市场为导向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引领效应,以共享社会资源加速培育农村多元服务主体,以差异化策略方案务实提高农业生产服务水平,并积极改善农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并有序协调各方主体职能.

    中国式现代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民收入增长农业现代化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展研究

    解鹃陈霆郭鹏郑建伟...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新形势下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需求出发,分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研究世界各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同模式,并结合不同层级创新体系评价系统的对比研究,为后续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各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模式创新体系评价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谢素艳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产业振兴必须立足高质量发展.本文结合我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精准选取乡村产业项目;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乡村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服务保障;完善落实产业扶持政策等,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农业强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战略研究

    邓雪霏韩晓丽兰彦堃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开启了大食物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厘清"先行地"战略考量、内涵特征及评价标准,打造领先的发展模式、领先的食物产业、领先的食物产品,对于争当全国大食物发展"示范地""创新地",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成现代化强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大食物观先行地战略研究黑龙江省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马亮亮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本文依据可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原则,从农药化肥使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农田面积和农民收入四个方面建立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水足迹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估价以及农民收入的经济效益分析等四种评价方法,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制定绿色农业政策、提供农民培训和教育、投资并支持技术创新、增加市场需求、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统筹各领域资源,协调各方力量,通过产业、市场、科技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更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当前,全社会已经形成了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共识,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全面推动绿色转型,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