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的农村差异化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

    武婷婷裴丽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首先决定于农村区域的科学分类,可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交通便捷度、用地适宜度、经济基础力、人口规模度、区域基础设施承载度、产业规模度和资源环保度进行潜力预测,在区分村镇自身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路径策略.具体而言,依据村镇自身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人口规模和潜在发展实力,发展过程中可分别选择农业融合生产模式、小型农场模式、特色乡村模式和聚合创新模式四种不同类型,实现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未来为走好村镇差异化发展之路,加速乡村振兴战略完成,应在区分农村村镇类型基础上加速城乡融合,基于聚合创新使用视角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集体经济模式创新为抓手、以多元合作机制为切入口盘活农村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乡村振兴差异化发展战略发展潜力城乡协同

    以数字治理优化乡村治理的难点、要点与重点

    赵雪芬冯晓阳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数字治理意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更公平惠及,多维视域下乡村治理策略的科学调适,村民主体性需求满足下的治理模式优化,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的治理路径创新,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支撑.但以数字包容为首要目标的数字嵌入失衡是当前乡村治理转型的难点所在,过度拔高数字化转型目标与标准容易造成具体措施的难以落实,滞后于社会数字化步伐又不免掣肘农业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从政策契合度、民众认可度、主体效力度、资源充沛度入手,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从初级阶段的数字工具嵌入上升至价值、权利层面的更公平惠及,使农村农业发展在更高层面达到均衡,从而加速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数字治理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数字包容

    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政策逻辑与实践路径

    张国栋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政策逻辑,探索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而为建设农业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参考.通过对乡村建设核心要义、政策内容以及时间演进的深度分析,总结梳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路径.挖掘认识和灵活运用乡村价值,探索新时代我国乡村实现现代化的方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路径

    基于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路径探析

    王刚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既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单单重视物质富裕的富裕,其强调协调均衡、公正统一.乡村振兴要求乡村文化、政治、经济、生态、社会全面振兴,归根结底是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都是服务于人民幸福的现实需要.当前,乡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短板弱项问题突出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应当重视乡村公路运输、网络通信、农田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全力破解阻碍乡村发展的短板弱项问题,以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生产方式人民幸福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探究

    闫振国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地区分布广泛,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增加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地区经济的重要路径,对于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导向,对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兔儿干村乡村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对存在问题和面临困境给出对策建议.

    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路径多元化

    沈阳市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与中国百强县对比分析

    尤强金鑫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沈阳市县域地区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与 2021 年度中国GDP百强县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问题和差距,遵循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思维,以提升二、三产业占比、提高科技含量、构建产业梯度为目标,实施需求侧、供给侧协同的政策组合,最终为沈阳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参考.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美丽乡村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问题与路径

    徐真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还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为人民打造全新的乡村旅游面貌,满足外来游客的多元旅游需求.在国家宏观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但在实际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中,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不到位,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单一,专业经管人才队伍欠缺等.必须在明确其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胡雪松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构建新时代农村现代化格局的重要举措,统筹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是河南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与关键,也是河南省实现农村三产融合目标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旅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把脉河南省农旅融合发展现状,探究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河南省农旅融合发展路径.

    农旅融合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三权"分置背景下乡村社会结构变化及其治理主体结构重塑

    潘虹裴杰唐彰元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价值内涵和制度构建的背景下,乡村社会结构的动态演变,为乡村治理主体结构重塑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实质是论述农村社会关系和社会管理互动发展的具体实践模式,农地"三权"分置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也在其政策贯彻推进的过程中,使一些农民家庭彻底离开了乡村,并通过外部引入和内部孕育塑造了更多新的主体,补齐农业农村的发展短板.因此,重塑农地"三权"分置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主体结构,不仅需要利用好乡村治理资源优势,总结和提升乡村治理经验,更需要通过政策创新建立有效的承包地退出机制,赋予相关主体治理资格和治理权限,打造各类主体共治、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三权"分置乡村社会结构治理主体结构重塑

    基于共同富裕理念的农村社会保障研究

    李燕凌刘怡宁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社会保障关乎农村现代化建设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依旧存在诸多短板,如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不高、覆盖面窄、医护人员缺乏;农村养老待遇相对较差、农民参保意愿低、养老金额度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利用率低、乱用滥用情况严重;监管体系尚未健全、监管力度不足、与农村实际情况不匹配等.基于此,有必要对症下药,革除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存在的弊端,完善相关规制体系,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助力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农村社会保障共同富裕监管体系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