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价值探析、典型模式及推进方略

    甘文秀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农业是统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生态环境良好的有效途径.通过探析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发展的价值意义,分析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总结出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实践方略:完善顶层设计,发展生态庄园经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引导.

    乡村振兴生态农业价值意蕴典型模式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四链"融合研究

    曹哲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在发展中表现出"四链"融合态势.其中包括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社会稳定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生态涵养功能交叉相融的"功能链"融合;土地、人力资本、技术、制度等交叉相融的"要素链"融合;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园区等带动的"经营主体链"融合;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交叉相融的"价值链"融合.把握"四链"融合态势,有助于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产业融合功能链要素链经营主体链价值链

    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启发

    闫欣马芊红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农业现代化建设完善乡村产业体系架构与生产模式转型升级,必然涉及科技要素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全面嵌入.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归根结底就是先进生产要素作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变革升级过程.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普惠型金融服务可进一步缓解农户资本约束缓解并激发生产活力,数据型平台工具则可作用于生产销售模式变革与虚拟市场扩张,数字技术研发加速将助推农业产业链拓展与产业融合深入,信息乘数效应与溢出效应双重激励下则可带来农户家庭禀赋提升与农村发展动力增强.未来,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转型升级需进一步从资源享受均等化、要素价值发挥充分化、农村人力资源高质量优化,以及农村普惠金融业态完善等方面入手,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数字普惠金融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时代意蕴及实践路径

    金二威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发展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是助推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发展困境,表现为:农业现代化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素质不高,农业现代化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不符合现代市场发展要求等问题.据此,要找准症结所在,靶向发力,从顶层引领、内在动力和外部驱动三方面着手,完善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培育好发展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构建好发展现代农业的共享机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现代农业

    共同富裕目标视域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探究

    张洁玉李富宁张捷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路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辩证统一.新阶段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此,基于共同富裕目标视域出发,提出推动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多举措健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以创新机制带动农业绿色发展、创新乡村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等措施,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共同富裕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民组织化生产

    丁萍张艳青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转型、加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实现农业产业的宽度与深度拓展,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以此为目标指引,以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创新促进农民组织化生产升级,将更能实现先进生产工具的及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运营的过程中还进一步催生产业融合、信息融合、平台融合等基础上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模式,这将带来农业组织化生产的同步转型升级.未来为强化农民组织化生产的效力,应以经济与人才为基础,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产权治理和组织治理为重点,完善农民组织化生产的规范性;以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设为契机,完善农民组织化生产的开放性.

    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农民组织化生产

    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农业化肥减量施用路径研究

    马永喜武继强俞书傲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农业技术进步推动化肥减量施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环境威胁的重要路径.本文构建一个农业部门化肥施用系统模拟分析模型,并基于农业技术进步不同类型设置情景方案矩阵,模拟中国主要农作物2020-2035年化肥施用量的变化,分析不同技术进步路径下的农业化肥减量效应,探索中国农业化肥减量施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如果缺乏有效的技术进步,中国农业化肥施用总量将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在较高水平;(2)肥效增进型技术进步的化肥减量效果明显大于产出增进型技术进步,协同推动两种类型技术进步其化肥施用减量效果最为显著.为此,要科学评估不同技术进步方式的化肥减量效果,选择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进步路径,协同利用多种技术进步类型全面推动化肥施用减量增效.

    农业技术进步化肥施用动态局部均衡模型模拟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农业的发展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

    段藻洱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发展,对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农业的迅猛发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乡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而且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实现稳健且持久的增长.因此,深入剖析乡村数字农业的发展机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积极探索出切实有效的优化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的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数字农业农业管理

    数字乡村建设对县域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王美雯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农业经济韧性是建设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采用2013-2022年13个粮食主产省918个县(市)的面板数据,测评县域农业经济韧性现状及特点,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政策的效果,进而提出优化数字乡村建设、提高农业经济韧性的对策建议.

    农业经济韧性数字乡村建设县域经济双重差分模型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机理、挑战与路径分析

    王英华于沛太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本文在厘清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人才与数字化素养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助力乡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数字经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