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技术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技术与管理
能源技术与管理

双月刊

1672-9943

nej@vip.163.com

025-83332459

210024

南京市北京西路15-1号

能源技术与管理/Journal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能源技术与管理》杂志(双月刊)是由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江苏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苏省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科技期刊。它是一本面向能源工业的综合性科技杂志,主要报道能源工业经济运行、科学技术进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新成果与信息动态,以及能源行业重大的经济事件、能源行业优秀的管理群体和他们创造的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在国内能源行业享有良好声誉,是中国煤炭信息库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燃气锅炉房吸收式热泵回收烟气余热改造研究

    吕佳芮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余热资源回收利用的经济性,通过对燃气锅炉用吸收式热泵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并以天津市南开区某小区燃气锅炉房为例,对热泵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技术的设备选型及实施方案进行了阐述.该项目机组安全稳定运行2个采暖季以来,实现了大温差供热,每年可回收余热4 010 kW,节约天然气约1.301× 106m3,减少CO2排放量4 056 t,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显著.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吸收式热泵节能

    屋面户用光伏支架系统构造设计与工程应用

    胡桂芬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利用我国海南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当地农村既有建筑屋顶建设户用分布式光伏,设计了一种光伏支架系统.该系统构造设计在进行屋顶实地勘察、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工程技术条件和结构设计规范,对立柱、斜梁、基础、组件和檩条进行构件和节点连接设计,并制作模板图纸,在当地推广使用.结果表明,该光伏支架系统构造设计方法能够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光伏组件冷弯薄壁型钢连接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山区薄煤层勘探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薛海涛孙文华曹腾飞詹绍奇...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芦村二号煤矿存在地质条件不明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问题,芦村二号煤矿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勘查区的构造、2号煤层及黄土梁上覆盖层赋存情况进行了勘探,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地质资料,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质依据.研究表明:勘探区煤系地层整体上呈现一个单斜构造,并在单斜构造上发育次一级的褶曲2条、正断层6条.2号煤层沉积较稳定,煤层厚度为0.8~0.95 m.勘探区南北部黄土梁上覆盖层厚度50~100 m,覆盖层厚度总体分布规律与地形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三维地震勘探地质构造煤层赋存

    反射地震法在分析古沉积环境中的应用

    陆一锋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基岩面埋深变化比较剧烈,沉积相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大,而钻探手段在水平方向上无法精准控制沉积相的变化.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方法,可以获得测线所在位置的基岩面深度在水平方向上的起伏变化,并根据反射波组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特征可识别出多种不同的地震沉积相,从而推断分析当时不同的古沉积环境.

    反射地震沉积相古沉积环境

    解放层下深部复杂构造区震动波CT及时序预警技术研究

    唐晓明李后杰崔新峰周长峰...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徐庄煤矿保护层开采下复杂地质构造区8331工作面回采时存在的高应力危险,通过震动波波速CT成像技术和冲击变形能时空短临监测技术,分析了保护层开采下复杂地质构造区工作面开采的矿震活动规律,建立了震动波CT成像探测的保护层开采下复杂地质构造区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技术和冲击变形能监测预警指标,并指导完成现场实践.研究表明,上方保护层的开采降低了8331工作面的应力水平,但回采至断层构造区时,矿震活动仍然频繁,动压显现强烈.震动波CT成像探测技术和冲击变形能时空短临监测技术组合使用,能对8331工作面回采期间的高应力冲击危险区域及其冲击危险程度做出实时、定量评价和体现震源的时序变化趋势,对于大能量事件和能量事件密集区的监测预警效果较好.

    深部复杂构造区解放层开采震动波CT成像冲击变形能

    三维超前物探技术在掘进巷道探查富水构造中的应用

    马留柱
    168-170,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矿井防治水中,需要利用物探技术超前探明掘进巷道前方富水构造以保证安全生产.在黄陵一号煤矿812回风顺槽掘进过程中,利用Voxler成像软件对超前探测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富水异常空间的三维可视化,并结合矿井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勘探精度.探测结果精细地圈定了顺煤层方向上富水断裂构造的发育范围,实现了对巷道掌子面前方含水异常体的精准探测.由此表明:该三维超前物探技术能够为煤矿防治水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物探技术三维可视化掘进巷道超前探测富水构造

    山不拉煤矿15104工作面综合物探分析

    赵贺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查明山不拉煤矿15104工作面回采范围内上部老空区积水情况,圈定出富水性异常区分布范围、隐伏落差大于1/2煤厚断层产状等地质异常体、煤层冲刷变薄带分布情况以及是否有陷落柱等,通过无线电波透视法和瞬变电磁法对15104工作面进行探测,为15104工作面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电波透视法瞬变电磁法15104工作面防治水采空区

    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煤岩图像处理与识别设计研究

    刘焱仝泽文刘世杰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智能化处理离不开煤岩识别技术,煤岩识别可提升开采的效率.目前煤岩识别的研究中,趋向于利用图像处理进行信息融合.因此,研究提出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煤岩图像处理与识别设计,通过工业防爆数码摄像机进行煤岩数字图像的采集,结合决策级融合方式和Canny算子进行图像预处理.实验数据显示,优化之前的岩石和煤的识别准确率最高为0.79和0.81,优化之后的岩石和煤的识别准确率最高分别为0.96和0.95,说明煤岩识别系统通过随机梯度下降法,可提高约20%的平均识别预测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结合三维模型和多元信息融合的煤岩识别系统的适合准确率得到提升,能够结合图像识别对煤层走向进行预测,并提高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

    信息融合煤岩图像处理煤层预测直方图边缘检测

    电厂汽轮机节能控制系统的优化研究

    王振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电厂汽轮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启动暖机时间长、效果差、气缸温升率难控制等问题,在对汽轮机组控制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机组启动过程中阀位函数设置不合理、甩负荷后DEH转速控制逻辑和旁路阀门特性匹配性差是导致该异常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DEH转速模式下的变位函数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汽轮机组的自动暖机和甩负荷后的快速并网.该技术能够提升机组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

    汽轮机节能控制DHE转速变位函数

    煤矿短臂设备液压综合试验台的研制

    孙福龙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矿短壁设备常用液压元器件种类较多,其结构、功能、故障千差万别,通过研制专用液压试验台,以满足短壁设备各类液压元器件试验所需.短壁设备常用液压系统多为由负载敏感反馈变量泵、负载敏感反馈比例阀及各类插装阀组成的负载敏感反馈系统,液压试验台设计采用带有LRDS功能的变量泵,巧妙地设计出有反馈与无反馈2种回路,既能满足短壁设备负载反馈敏感阀的试验需求,又能满足无LS反馈的阀的试验需求,同时又能达到节能、维持试验油温稳定的目的.

    短壁设备液压试验台液压系统负载敏感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