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技术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技术与管理
能源技术与管理

双月刊

1672-9943

nej@vip.163.com

025-83332459

210024

南京市北京西路15-1号

能源技术与管理/Journal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能源技术与管理》杂志(双月刊)是由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江苏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苏省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科技期刊。它是一本面向能源工业的综合性科技杂志,主要报道能源工业经济运行、科学技术进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新成果与信息动态,以及能源行业重大的经济事件、能源行业优秀的管理群体和他们创造的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在国内能源行业享有良好声誉,是中国煤炭信息库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作面尾端三角煤柱破碎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彭凯科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长平煤矿5308工作面回采期间尾端头三角煤柱破碎、垮落严重,导致工作面出现了三角煤柱区悬顶面积大、支架载荷大等技术难题,根据回采现状分析了三角煤柱破碎机理,对三角煤柱破碎区提出了"注浆加固+深孔卸压+水力膨胀锚杆"联合支护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实施联合支护技术后,工作面尾端三角煤柱垮落现象得到了明显控制,顶板悬顶面积减小至0.4 m2,回风顺槽顶板下沉量减小至0.17 m,三角煤柱垮落长度减小至0.7 m,有力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

    综采工作面三角煤柱破碎机理联合支护

    露天矿边坡滑动面变形破坏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赵俊
    79-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露天矿边坡滑动面的变形破坏特征,通过建立露天矿边坡物理模型,选择热敏材料石蜡模拟边坡中的软弱结构面,分析了滑坡变形破坏条件下的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和负泊松比效应锚索(NPR)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温度较高时,石蜡剪应力随着正应力的增加而降低,边坡破坏先后经历了软化、压实阶段,裂纹产生阶段,裂纹扩展阶段和滑动面贯通阶段.NPR锚索在滑坡加固和监测预警效果较好,呈现出高效的吸能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露天矿边坡治理提供参考.

    滑坡边坡稳定性模型试验NPR锚索

    露天煤矿端帮陡帮边坡形态设计与优化研究

    李进钊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回收露天煤矿端帮压覆煤炭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安太堡露天煤矿端帮陡帮煤炭开采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端帮陡帮开采边坡形态进行了设计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安太堡露天煤矿南端帮、东帮端原设计边坡稳定系数分别为1.592~1.791、1.561~1.94,均具备适当提高端帮帮坡角、进行陡帮开采的条件;经对端帮陡帮边坡形态设计与优化,确定南端帮最终边坡角为32.9°~35°,东端帮最终边坡角为33°~35°.通过分析该露天煤矿南端帮、东端帮陡帮边坡形态,结合其他各边帮到界边坡形态,确定了陡帮开采境界,为实施端帮陡帮开采创造了条件.该煤矿端帮陡帮开采可回收边帮压煤688.73万t,经济效益显著.

    露天煤矿端帮陡帮边坡

    迎采巷道围岩稳定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

    冯涛景永嘉彭亮
    87-8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迎采巷道应力环境复杂、巷道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以和善煤矿9103运输顺槽迎9102工作面掘进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迎采巷道受相邻工作面采动的全过程扰动影响,揭示了巷道围岩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演化规律,提出了迎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并进行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方案能有效控制迎采巷道围岩的稳定,保证矿井安全开采,为类似条件下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参考.

    迎采巷道采掘接替围岩控制

    及时和滞后支护下煤巷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许松郭祺王建李旭智...
    90-93,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厘清及时和滞后支护对煤巷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 2种工况下煤巷围岩力学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采动影响下煤巷顶底板和两帮应力转换路径不同,导致其破坏机制和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及时支护有益于降低岩体支护前强度损失;及时支护下围岩仍处于弹性状态,能够使围岩迅速由二向受力状态转变为三向受力状态,从而增大强度、提高围岩-锚杆(索)复合结构承载能力;采用应力释放率表征及时和滞后支护2种工况,滞后支护下煤巷围岩垂直应力峰值、位移值、塑性区面积均较及时支护下大,及时支护表现出较好的优越性.该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为及时支护有益于提高巷道稳定性提供了支撑,可为相似工况下理论和工程研究提供借鉴.

    煤巷及时支护滞后支护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破碎顶板巷道围岩支护技术研究

    吴国栋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5110运输巷原"锚网索+梯子梁"支护后顶板破碎严重问题,通过现场监测围岩变形情况,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原因,并建立了顶板网格状块体力学模型,提出采用"注浆锚杆+锚网索+梯子梁"的联合支护方案,实现加固和锚固的双重作用.经现场实践应用,第90天时巷道顶底板移近量仅为80 mm,优化后的支护方案有效解决了巷道顶板破碎问题.

    破碎顶板注浆锚杆锚固顶底板移近量

    掘进巷道过断层支护技术优化与应用

    申培文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掘进巷道过断层影响区顶板下沉量增大、两帮收敛变形严重、片帮漏顶频发、施工困难等诸多问题,决定对过断层影响区采用管棚注浆+架棚+锚杆(索)补强加固支护技术.现场矿压监测数据表明:0~6 d顶板下沉量急剧增大,达110 mm;第13天后趋于稳定.与锚杆(索)加固段相比,断层影响区域巷道顶板能更快地进入稳定期,下沉量也明显减少.

    过断层支护优化

    掘进巷道过高冒区支护技术应用研究

    张俊岭
    100-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四通煤业4204回风巷过断层期间高冒区顶板破碎、瓦斯积聚的难题,提出了无机发泡充填材料配合"锚索+锚网带+架棚"的联合支护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确定围岩变形量.结果表明:FLAC3D模拟高冒区联合支护技术实施后,顶板垂直应力峰值从6.98×104 Pa降至1.05×104Pa,顶板中部最大下沉量减少了 123.74 mm,现场实测巷道过断层掘进联合支护后30 d高冒区顶底板移近量稳定在105 mm左右,高冒区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钻孔窥视结果显示充填体内部结构致密并紧贴煤岩体,充填密封性好,杜绝了高冒区瓦斯积聚等潜在隐患.

    掘进巷道高冒区联合支护无机发泡充填材料

    凉水井煤矿浅埋薄煤层沿空留巷关键技术研究

    李晓光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薄煤层、半煤岩巷工作面技术经济效益低下、工作面接替紧张的难题,在凉水井煤矿开展了薄煤层沿空留巷的应用.薄煤层高水材料沿空留巷成本远低于掘巷成本,能够降低采区巷道掘进率、缓解工作面接替紧张的局面,可实现Y型通风,有效解决了工作面隅角瓦斯超限问题.

    沿空留巷薄煤层浅埋

    窄煤柱沿空掘巷顶板围岩控制技术应用

    赵永伟
    107-10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窄煤柱沿空掘巷因采空区顶板垮落造成的动压传递使巷道变形加速问题,提出在两巷提前施工切顶钻孔,并在孔内实施高压水力割缝,利用碎胀剂促使割缝延伸扩张,起到预裂卸压的作用.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小于97 mm,巷道控制效果显著.

    沿空掘巷窄煤柱射流切顶卸压围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