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技术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技术与管理
能源技术与管理

双月刊

1672-9943

nej@vip.163.com

025-83332459

210024

南京市北京西路15-1号

能源技术与管理/Journal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能源技术与管理》杂志(双月刊)是由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江苏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苏省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科技期刊。它是一本面向能源工业的综合性科技杂志,主要报道能源工业经济运行、科学技术进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新成果与信息动态,以及能源行业重大的经济事件、能源行业优秀的管理群体和他们创造的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在国内能源行业享有良好声誉,是中国煤炭信息库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断层构造区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主被动支护技术研究

    周游张振英曹林超朱缪和...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断层构造区软岩巷道围岩控制已成为制约巷道高效掘进的重要技术难题之一.本文以祁南煤矿7232工作面风巷穿DF206断层区域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断层走向和断层倾角对巷道掘进的影响,理论计算得出DF206断层构造区围岩破裂范围最大为3.18 m,数值模拟得出巷道围岩塑性区发育范围最大为3.25 m.基于此,提出了断层构造区风巷采用"'3-2-3'双锚索+U型钢架棚"主被动支护形式,并确定了具体的支护参数.应用效果表明,风巷穿DF206断层构造区顶底板相对移进量最大为112 mm,两帮相对移进量最大为110 mm,巷道围岩控制效果良好,可以满足7232工作面后期高效回采的需求.

    断层构造区软岩巷道破裂范围主被动支护现场实测

    深井强采动巷道顶板离层临界预警值研究及控制对策

    鲁喜辉刘计寒李文杰吴佳佳...
    6-9,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顶板离层是影响巷道顶板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针对深井强采动巷道离层难以控制和临界值难以预测等问题,葫芦素矿以21205辅助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工程实践等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巷道掘进影响顶板离层的主要因素,推导了顶板离层临界值的力学公式,计算得到了葫芦素矿21205辅助运输巷的顶板离层失稳临界值,并将失稳临界值乘以系数0.6作为临界预警值.结果表明,葫芦素矿21205辅助运输巷顶板离层失稳临界值为44.76 mm,临界预警值为26.86 mm,在采用了超前段采前加固方案后,该处的顶板离层值为5~10 mm,小于临界预警值,目前巷道稳定性良好.

    顶板离层临界预警值巷道变形围岩控制

    大倾角地层近距离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控制

    余岩黄建雨庞建勇邹久群...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倾角地层沿空掘巷的围岩稳定性控制是保障采掘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淮南潘二矿东井11613外段上顺槽施工受邻近11411工作面回采的扰动影响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采样的室内试验获得主要岩层的力学参数,采用FLAC3D进行施工工况的数值建模,以分析大倾角地层近距离沿空掘巷受采动影响下围岩的受力变形演化规律,并据此提出优化支护设计.研究发现,回采扰动对近距离掘巷的影响会随着迎头与工作面距离的拉远,围岩应力重叠效应会逐步消失,但巷道靠近回采工作面一侧的变形会显著增大,煤岩界面是主要的应力释放区.顺槽的优化支护以600 mm棚距的U型棚架为主,并在临近回采工作面一侧喷浆.对巷道后期的变形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整体支护效果较好,保障了采掘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大倾角地层沿空掘巷采动影响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采面覆岩应力分布及支架选型

    张宏霄岳鑫
    14-16,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极近距离煤层下部采场应力环境复杂、支架选型困难的问题,通过采取数值分析、理论研究以及现场实践的方法,明晰了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覆岩结构特征,探究了工作面不同支护强度下应力分布规律,提出了支架选型方法.结果表明,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支架应承担直接顶及上煤层垮落带岩石载荷,同时阻力不应过大加剧顶板破坏;随着工作面支护强度的增加,煤岩体的自承载作用增强至一定水平后不变,0.70 MPa为工作面的合理支护强度.选取ZZ5200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在东曲煤矿29204工作面进行工程实践,生产期间支架平均工作阻力为额定的81.06%,应用效果良好.

    支架选型极近距离煤层综采工作面矿山机械

    加载条件对盘式制动器温升的影响研究

    郭艳龙
    17-21,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不同加载条件对盘式制动器温升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不同加载条件下制动盘的温升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制动时间40 s、闸瓦压力为恒定值时温升最高,最高温度约为92℃,为正弦规律变化时温升较低,最高温度约为78℃;制动盘表面温度呈锯齿形变化,内部4 mm处锯齿形波动大幅度减小.对于减速制动和重载制动,应优先采用渐变载荷或正弦规律变化载荷,这不仅能满足制动要求,而且能减少制动盘表面热裂纹的出现概率.

    盘式制动器加载条件温升制动速度带式输送机

    中空玻璃微珠填料对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隔热影响

    何嘉豪孙智灏高颖刘鑫龙...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隔热性能,本文以中空玻璃微珠为填料,实验研究了其对防火涂料的隔热影响.结果表明,涂层中均匀分散的中空玻璃微珠,能够阻滞热量的传递,与涂层受热后形成的膨胀层相结合,共同提升涂层的隔热效果.但中空玻璃微珠添加体积、粒径和导热系数的不同,都会对涂层的膨胀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要优化中空玻璃微珠的选择与添加,以提升防火涂料的保护效果.

    中空玻璃微珠膨胀型防火涂料隔热效果膨胀比影响因素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企业智慧用能服务平台研究

    王颖熙俞斌程家驹陈思宇...
    25-2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家大力推动企业低碳化用能转型.通过建设企业智慧用能服务平台,可以帮助企业进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本文针对企业能源管理需求,基于K-Shape聚类分析法得到的企业用户用能特性及其能碳画像,为企业匹配个性化的用能管理策略,主要包括能效提升技术、用能管理模式、绿色能源替代等方面,并设计了一款智慧用能平台,为企业实现能源的高效智慧运用提供了技术与理论支持,为企业在"双碳"背景下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双碳聚类分析法智慧用能平台用能管理策略

    马堡煤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刘增亮闫循强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马堡煤矿通风系统中阻力的分布状态并确定优化方法,采用压差计法进行阻力测量.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现状的测定,明确阻力分布情况.其中15#煤回风巷道线路较长,局部地点断面小.针对该问题,参考通风网络解算数据来制定切实可行的降低阻力的方案,将原15#煤回风井改为进风井,在152采区回风下山处新增回风井,即将"三进二回"通风系统改造为"四进二回"通风系统.对改造后的通风系统重新进行了盘区划分并增加通风构筑物.优化后通风系统总功耗较优化前降低了 28.1%,进风区、用风区、回风区三区阻力分布较为均衡,较优化前通风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矿井通风通风优化系统分析

    综采工作面高位裂隙带瓦斯抽采技术优化应用

    高亮亮解文杰孙传利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8303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及采空区频繁出现瓦斯超限现象,根据工作面瓦斯抽采现状,分析了工作面瓦斯主要来源于上覆裂隙带赋存瓦斯,通过对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进行合理优化,提出了高位裂隙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布置高位裂隙钻孔后,降低了裂隙带瓦斯浓度,减少了裂隙瓦斯涌出量,实测工作面后期回采过程中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0.4%以下,采空区瓦斯控制在2.1%以下,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

    综采工作面裂隙瓦斯高位钻孔抽采效果

    综放工作面上隅角低氧及CO异常治理技术研究

    杨文政马文伟
    36-3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采用注氮防灭火技术防治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时导致的工作面上隅角CO浓度异常和O2浓度偏低的问题,研制了注氮管路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了注氮流量与工作面回风隅角CO浓度、O2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时监测工作面上隅角的CO及O2浓度,反馈调节注入该工作面的氮气流量.研究表明,采空区注氮量的大小能够影响工作面上隅角气体浓度,通过自动管控系统调整注氮管路流量,能够实现对工作面上隅角O2浓度和CO浓度的有效调节,可作为处理综放开采工作面上隅角CO及O2浓度异常的一种高效的自动化措施.

    注氮防灭火技术CO浓度调控O2浓度调控智能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