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技术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技术与管理
能源技术与管理

双月刊

1672-9943

nej@vip.163.com

025-83332459

210024

南京市北京西路15-1号

能源技术与管理/Journal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能源技术与管理》杂志(双月刊)是由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江苏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苏省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科技期刊。它是一本面向能源工业的综合性科技杂志,主要报道能源工业经济运行、科学技术进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新成果与信息动态,以及能源行业重大的经济事件、能源行业优秀的管理群体和他们创造的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在国内能源行业享有良好声誉,是中国煤炭信息库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易自燃特厚煤层煤自燃预测预报系统研究与应用

    高睿
    143-14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矿不同区域的煤自燃预测预报标志性气体及临界值无法通过实验室测试来直接有效确定的难题,采用数学模型建立、实验室测试的方法,建立了砂墩子煤矿N4107工作面煤自燃分级预测预报系统,并经过现场观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为该矿N4107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为煤矿现场不同区域的煤自燃量化分级预测预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易自燃特厚煤层煤自燃预测预报

    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在一氧化碳异常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尚国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王才煤矿2201工作面2-2煤层自然发火临界氧浓度和设计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采用煤自然发火临界氧浓度试验装置测试了二氧化碳不同气氛下煤样的交叉点温度;采用理论计算的方式确定了二氧化碳防灭火系统流量.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碳气氛下2-2煤层自然发火临界氧浓度为8.5%,二氧化碳惰化防火指标为8.5%,二氧化碳防火设计流量为1 000 m3/h,二氧化碳防火允许流量为1 110 m3/h,管路始端绝对压力为0.62 MPa.通过连续灌注经汽化的二氧化碳,成功地治理了回风隅角一氧化碳异常.

    液态二氧化碳回风隅角一氧化碳临界氧浓度

    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风动清煤装置设计应用

    田龙飞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撒煤后采用传统人工清煤时劳动作业强度大、安全系数低等技术难题,店坪煤矿通过技术研究,设计了一套风动清煤装置.该装置以巷道内高压风为动力,带动装置耙爪转动实现自动清煤,具有自动化水平高、操作简单、故障率低等优点.通过在204工作面运输顺槽中现场应用,该装置相比人工清煤效率提高了 80%,降低了劳动作业强度,保证了胶带输送机下清煤安全,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

    巷道清煤风动清煤装置结构原理

    基于线性激光检测的输送带纵向撕裂监控技术研究

    刘晨冉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输送机视觉检测系统集成度低、对输送带纵向撕裂识别率低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线性激光检测的输送带纵向撕裂监控技术.实际应用表明,新技术能够实现对输送带撕裂情况的精确检测,长度方向检测误差为0.15 m,纵向定位误差为0.13 m,检测准确性达到了 100%.

    输送机线性激光检测纵向撕裂视觉检测

    单室进料空气穿流压滤机在官地选煤厂的应用实践

    马立
    155-156,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官地选煤厂为了提升浮选精煤脱水能力和精煤质量,将原快开式压滤机更换为单室进料空气穿流压滤机,并在详细分析该压滤机结构、控制系统以及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完成了现场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压滤机在有效提升官地选煤厂浮选精煤脱水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精煤灰分,提升了精煤质量,社会经济效益较好.

    选煤厂压滤机单室进料控制系统工作模式系统调试

    和顺吕鑫煤业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康皎成
    157-16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露天采场、排土场等各类边坡的稳定性是关系到露天煤矿安全与生产的重要因素,如果边坡发生破坏,则会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本文以和顺吕鑫煤业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选用简化毕肖普(Bishop)法对W1-W10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该露天采场边坡W1、W8、W9、W10稳定性较好;外排土场边坡W2、W3稳定性较好;内排土场边坡W4、W5、W6、W7稳定性较好.该结果可为该露天采场边坡稳定防护措施及建议的制定提供依据.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定量计算

    平顶山香山康养小镇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姚倩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平顶山香山文旅康养小镇项目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系统评估,评估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开采地下煤层导致的采空塌陷.采用地表残余沉陷变形预计方法,进行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分区评估.根据综合分析结果,进行了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认为建设场地基本适宜该规划工程建设.

    康养小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适宜性评价

    火电厂锅炉煤粉细度偏差分析

    翟鹏宇王国峰汪后港陆超...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电厂2×1 000 MW机组磨煤机出料煤粉细度数据异常,通过对煤粉取样装置、煤粉细度检测等方面进行现场查定、比对试验分析,发现导致煤粉细度偏差的主要因素是取样操作不规范、煤粉细度检测仪设备结果不可信及磨煤机送粉管道存在煤粉细度不均匀情况,建议加强人员及设备管理,并提高取样代表性.

    火电厂中速磨煤机煤粉细度偏差分析

    油气田企业新能源产业合作模式研究

    康萍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背景下,油气田企业纷纷加快能源转型步伐,涉足新能源领域.但这不同于传统油气产业,新能源产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利用好自身资源条件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对外合作.通过梳理辽河油田新能源产业对外合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针对不同阶段的新能源项目,分析了目前采取的合同能源管理、自主建设、对外服务等合作模式的选择思路,提出了下步产业链一体化、新能源子公司、产学研用融合等模式的合作前景,最后综合建议油气田企业加强顶层设计,把握合作契机,关注政策导向,统筹谋划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合作路径.

    油气田企业新能源产业合作模式

    地震技术在胶西北变质岩与岩浆岩区深部探测适用性分析

    刘彬李雪梅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西北地层主要由前寒武纪变质岩和中生代花岗岩类构成,为了研究地震技术在胶西北变质岩与岩浆岩区深部探测的适用性,开展了二维深层地震勘探工作.通过对数据采集采用的最大炮检距、炮距、偏移距的分析,对去噪、静校正等处理方法的分析,以及对不同地质体反射波组特征分析,总结了变质岩与岩浆岩区域地震技术的适用性,也证实了地震方法在深层岩浆岩中探测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为在胶西北地区变质岩与岩浆岩勘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岩浆岩观测系统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反射波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