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科技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科技管理
农业科技管理

赵玉民

双月刊

1001-8611

nykjgl@126.com nykjgl@cjaas.com

0431-87063159

130033

吉林省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彩宇大街1363号

农业科技管理/Journal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融探索性、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始终把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学科建设奉为最高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机制的思考

    刘涛
    39-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国家实验室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世界创新高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举措.文章界定了国家实验室的性质,分析了各国建设国家实验室的主要运行机制,明确了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开放合作要求,提出了建立开放、共享、协调、激励等运行机制的建议.

    国家实验室运行机制开放共享协调激励

    科技平台建设与发展路径研究——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

    李强林祥明孙昭宁潘洋...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述了加强渔业科技平台建设的意义,并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总结了该院在平台建设中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科技平台在学科支撑、区域布局、条件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突出学科引领、聚焦发展重点、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平台建设路径.

    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科技平台发展路径

    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刘建安于辉王秀东
    48-5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突破科学基础前沿、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基础.文章总结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农业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明确建设思路、规划建设重点、强化流程管理、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绩效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建议.

    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科技创新绩效评估

    农业科研基地选址与规划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范金平陈刚蒋文林焦隽...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科研基地是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创新、实现成果转化的重要场所和平台.文章阐述了农业科研基地功能定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功能定位,明确了交通条件、土壤和生态条件、水利条件、区位优势、当地规划、政府重视程度以及便于管理和布局等为基地选址的主要评估因子,指出农业科研单位的基地规划应做到根据基地的功能定位进行规划、根据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当地的水利条件做好水系规划等,以避免建设的随意性,使整个基地的建筑风格、整体环境一致,基地配套设施工程建设有序.

    农业科研基地功能定位基地选址规划

    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思考——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为例

    何孟璐刘敏彭诗棋叶莹...
    55-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为例,阐述了其知识产权管理的现状和主要做法,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不足、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等,并提出了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专业知识产权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知识产权的创新性和转化效率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对农技推广方式的影响

    张语桐肖夏盖嘉慧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阐述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意义,介绍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后通过粉丝群、微信平台、直播平台、"云"平台等进行农技推广的方式,并进一步阐明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对农技推广的推动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发展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学农技推广新模式探索

    王泳欣吕建秋李翠芬胡安阳...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日,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并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结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任务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需求进行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的探索,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大学农技推广模式的内涵,基于对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调研分析,探索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大学+产业园+农户"新模式,并从制定政策措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宣传普及农业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运行的建议.

    大学农技推广模式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乡村信息化

    "互联网+大学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新途径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叶茂林胡泽中梁诗华缪韩彬...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农业院校农技推广典型模式,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校农技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对其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与服务平台进行概述,从解决生态问题、提供农业产后技术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农业综合服务App等方面探索了"互联网+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途径,以期为其他农业院校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提供借鉴.

    "互联网+"大学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科研院所经济作物"走出去"现状分析与路径建议——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为例

    沙琴郭婷沈一袁星星...
    70-7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科技"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对外合作的新形势,是提升农业科研院所国际学术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抓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经济作物正迎来全球范围内的良好发展机遇期.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各学科为研究对象,对其国际合作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作物需求分析对接路径,探索适合经济作物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路径、新模式.

    "一带一路"经济作物国际合作农业科研院所

    加快推进安徽省现代种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李东平余庆来李成徐磊...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育种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种业研发平台条件得到改善、种企综合实力得到增强、良种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等方面总结了安徽省种业发展现状,剖析了安徽省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构建种业研发自主创新体系、打造现代种业创新人才团队、做大做强现代种业企业、强化种子监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加快推进种业发展的建议.

    安徽省现代种业种业企业种质资源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