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科技与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技与信息

高兴明

半月刊

1003-6997

nykj@gsny.gov.cn;nykjyxx@126.com

0931-8864917

730000

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143号

农业科技与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甘肃省农业厅主办、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普月刊。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旨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传递市场信息,开拓致富门路,推广实用技术,介绍新品种、新产品。内富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庄浪县马铃薯晚疫病物联网实时监控试验

    杨春旺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庄浪县不同马铃薯品种发病情况与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预警监测代次的关系,验证马铃薯晚疫病物联网技术的准确性,2021年开展了晚疫病预警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田间发病程度与预警监测侵染代次呈正相关;晚疫病预警系统监测的侵染情况与不同品种田间发病趋势的吻合程度较高,能够有效预测田间不同品种的发病情况.

    马铃薯晚疫病物联网实时监控庄浪县

    基于大数据的种子营销体系建设与管理

    王颖宋罗娜侯军岐
    44-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种子产业产生了显著影响,促进了种业营销的现代化转型.本文基于我国种业营销现状,针对对用户需求了解不深入、品牌意识薄弱、物流配送受限、线上销售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种子营销体系及保障种子营销体系实施的措施.

    大数据种子营销体系建设

    崇信县冬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

    孙磊黄勇孙彦伟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育成冬小麦新品系进行客观评价,并为品种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在各育种单位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品系区域试验点.通过划分小区进行区域试验,客观、公正、科学的鉴定了新育成的旱地冬小麦灵选7号、陇鉴117、普冰297、兰航选271、兰天57、兰天58、灵麦3号、中麦132、陇育1355、陇育1243、庆科麦1号、西农895、陇鉴118等品种在崇信县区域内的抗条锈病、抗白粉病、稳定性、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特征,为新品种审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新品种在崇信县进行示范推广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冬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崇信县

    临夏州抗逆优质冬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王晓华何小琴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临夏州农科院北塬试验站对11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其中有3个品种(系)比对照兰天26号增产,分别为LD09-054-5、LD713、LD09-083-4,产量分别为6 378.97 kg/hm2、5 982.14 kg/hm2、5 952.38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2.81%、5.79%、5.26%,且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综合性状良好,可在临夏州内进行试点种植.

    冬小麦新品种(系)临夏州

    徽县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措施

    刘爱红许晓慧梁琼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本文阐述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和应用推广措施,以期为引领水稻产业绿色发展、实现农民节本增效提供参考.

    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不同品种马铃薯种植比较试验

    师晓荷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12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在定西市开展种植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商品性及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提高定西市马铃薯产量提供试验支持.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中庄薯4号产量最高,为44 333.33kg/hm2,其次为陇薯7号、天薯12号、大西洋和天薯13号,其产量均高于对照,因此可选择这些品种优先在定西市安定区进行试点种植.

    马铃薯品种种植试验

    绿豆"通绿1号"生产技术规程

    金建华周恩强周瑶王学军...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豆是我国种植的主要食用豆之一,对于完善健康食品类别、丰富种植模式搭配等具有重要作用."通绿1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V3726为母本、苏绿1号为父本育成的品种,具有抗旱强、抗逆性强、生育期短等特点,且商品性好,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根据通绿1号品种性质,本文从如何选择种植环境、如何进行生产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通绿1号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为通绿1号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绿豆通绿1号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

    黄芪种子播前处理技术优选试验

    王亚龙马慧萍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芪种子的种皮透水性差,表现出硬实现象,在正常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播种用种量大,且播种后出苗不整齐,为提高发芽率,黄芪种子需进行播前处理.为了让农民掌握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本试验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黄芪种子,结果表明:细沙摩擦种子+温水浸种和木砂纸打磨+温水浸种均可显著提高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且方法简单,取材比较容易,农民易于掌握,因此可在黄芪生产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黄芪种子播前处理发芽实验

    防鸟措施与种植行距对糜子产量的影响

    孙博洋也斯哈提·加乌达提麦丹别克·安尼瓦尔吾买尔夏提·塔汉...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2个新疆农家品种的糜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比有无防鸟网以及2种种植行距这2组变量,测得对糜子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糜子品种受到的鸟害程度不同,但使用防鸟网可以有效的防止鸟害带来的减产,不设防鸟网WS品种的产量损失为65.72%,BRG品种的产量损失为51.45%;30 cm行距有更高的产量和有效分蘖数,糜子的茎粗和高度也有小幅度的提升,对于茎节数影响不大,但千粒重有所下降.故种植糜子搭设防鸟网可以有效防止鸟害带来的减产,且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种植糜子,播种行距30 cm的产量高于20 cm的产量.

    糜子行距产量鸟害

    甘蓝型油菜"三省"栽培技术中N、P、K最优配施方案研究

    裴国平张岩王婷张永祥...
    76-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达到油菜生产中省事、省力、省时的"三省"目的,研究一次性足施N、P、K作为基肥的配比方案,以期达到稳产丰产的效果.用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天油2255作为试验用种,采用N、P、K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足施基肥的最优配施方案.结果:当N、P、K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量分别为675 kg/hm2、600 kg/hm2、120 kg/hm2时,田间表现为高产水平,产量可达4 414.29 kg/hm2,是最佳肥料配施方案.结论:在天水进行甘蓝型冬油菜生产时,最优的N、P、K足施基肥配比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可以有效地降低劳动成本.

    肥料配比"三省"技术施足基肥冬油菜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