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科技与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技与信息

高兴明

半月刊

1003-6997

nykj@gsny.gov.cn;nykjyxx@126.com

0931-8864917

730000

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143号

农业科技与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甘肃省农业厅主办、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普月刊。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旨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传递市场信息,开拓致富门路,推广实用技术,介绍新品种、新产品。内富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新路——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例

    刘帅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如皋市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江苏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为指导、以建设"国家农业发展先行区"为引领、以"深入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强市之路,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着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如皋样板"为思路,逐步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田园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农业生产先行、农村生态同步、农民生活共进"的发展新路。

    乡村振兴三农如皋市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优化策略

    魏晓瑞
    5-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农产品市场营销,有助于提升农业产值和效益、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通过调研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海通乡农产品市场营销实际发现,其存在品牌建设和市场定位不明确、营销渠道单一、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体系效率低下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推动农产品市场营销向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乡村振兴农产品市场营销

    甘肃省粮经作物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葛承暄郭世乾贾蕊鸿殷强...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破解农业绿色发展瓶颈,创建绿色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苹果等经济作物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甘肃省示范应用了粮经作物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详细介绍了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马铃薯引水上山、玉米全膜双垄水肥一体化、苹果水肥一体化渗灌等粮经作物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模式及其节本增效情况。

    旱作节水技术绿色集成技术水肥一体化

    陇南山区油橄榄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技术设计及应用

    张晁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省陇南市是全国最大的油橄榄种植区,但全年降水分配极不均衡。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目前国内先进的灌溉方式之一,智能控制滴灌技术是基于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通过智能控制装置实现自动灌溉的技术。本文通过对陇南山区油橄榄种植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总结提出了适宜油橄榄种植的高效自动节水灌溉技术,以期为当地油橄榄高产及优质高效种植提供参考。

    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油橄榄陇南山区

    不同盖膜期和揭膜期对小拱棚半夏苗情和产量的影响

    郑尚义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半夏小拱棚栽培盖膜和揭膜时间对产量的影响,2021年在清水县永清镇东关村设置5个盖膜期(3月10日、3月20日、3月30日、4月10日、4月20日)和5个揭膜期(5月10日、5月20日、5月30日、6月10日、6月20日),进行了半夏小拱棚栽培不同盖膜期和揭膜期试验。结果表明:在3月30日盖膜、5月30日揭膜能使小拱棚半夏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发病率低、杂草少、大中粒多、商品外观好、产量高。

    半夏小拱棚盖膜揭膜产量

    不同覆膜方式对饲用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邵平杨文静李俊
    20-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对饲用玉米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饲用玉米种植的最佳覆膜方式。结果表明:饲用玉米覆盖白膜生育期较覆盖黑膜短;全膜双垄沟播较全膜平覆长势好,且覆盖白膜较覆盖黑膜长势好;覆盖白膜田间杂草较覆盖黑膜多;不同覆膜方式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呈正相关,均表现为白膜全膜双垄沟播>黑膜全膜双垄沟播>白膜全膜平覆>黑膜全膜平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饲用玉米,在不考虑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建议采用白膜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覆膜方式饲用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

    庆阳市夏闲田复种马铃薯试验初报与思考

    焦孝平史正隆朱雪琪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充分利用冬小麦、冬油菜收割后比较充足的光热、降水条件和夏闲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实现一年两熟,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农民收入,2021-2022年开展了夏闲田马铃薯复种试验。结果表明:陇薯LK99表现优良,冬油菜茬和冬小麦茬复种的平均单产分别为30 488 kg/hm2、24 661 kg/hm2,按同期市场批发价1。6元/kg计算,平均增收分别为48 781元/hm2、39 458元/hm2,增收效果明显。同时,分析了庆阳市夏闲田复种马铃薯的利好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夏闲田马铃薯利好因素庆阳市

    永登县庄浪河川区结球甘蓝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郭天梅朱小强陈欢后亦发...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进甘蓝新品种更新换代,提高结球甘蓝产量和品质,促进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在永登县柳树镇牌路村开展了结球甘蓝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综合生育期、商品性和产量等指标,华耐绮丽和中甘628表现较好,产量分别为66 000 kg/hm2、61 750 kg/hm2,可在永登县庄浪河川区适当推广种植。

    结球甘蓝品种筛选永登县庄浪河川区

    崇信县玉米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孙磊孙彦伟岳军凤黄勇...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崇信县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以先玉335为对照,对近年来审定通过的2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玉研1807、正大1689、晋单73、延科368、福盛园57在抗倒伏、抗旱、抗病和丰产等方面表现突出,可作为主推品种在崇信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玉米新品种崇信县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杜妍徐超峰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玉米消费国,普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可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型农业的发展,玉米传统种植的弊端逐渐显现,亟需构建玉米种植新模式。本文从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提升玉米质量和产量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玉米规范化、现代化种植提供参考。

    玉米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