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科技与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技与信息

高兴明

半月刊

1003-6997

nykj@gsny.gov.cn;nykjyxx@126.com

0931-8864917

730000

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143号

农业科技与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甘肃省农业厅主办、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普月刊。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旨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传递市场信息,开拓致富门路,推广实用技术,介绍新品种、新产品。内富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水县源糯系列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蒲沛李文辉李正元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清水县种植的粮饲兼用型糯玉米品种,以源糯1号、源糯2号、源糯3号、源糯4号和京科糯2000为试验对象,研究观测生育期、植株性状、果穗性状、抗性表现、经济性状、饲草产量、感官品质和蒸煮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源糯1号适收期较早,抗倒伏性较强,穗长粒多,出籽率高,蒸煮品质和外观评分较好,饲草产量相对较高,综合表现最好;源糯4号在株高和饲草产量方面表现不佳;源糯2号和源糯3号在经济效益方面表现不佳;对照品种京科糯2000适收期较晚且有倒伏风险。源糯1号可在清水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清水县

    不同氮磷钾配施对苦水玫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徐学军牛元赵亚兰代立兰...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苦水玫瑰施肥方案,以传统施肥配比为对照,研究了5种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苦水玫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苦水玫瑰侧枝生长量、平均花蕾重及单株鲜花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且氮磷钾三元配施显著优于氮磷或氮钾二元配施;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1︰(1。5~2)时促进苦水玫瑰营养生长、提高花蕾产量的效果最好。

    苦水玫瑰氮磷钾配施生长产量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世锋常振香童永贞后亦发...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化肥减量增效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也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试验研究了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P2O5、K2O施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用商品有机肥替代10%~20%化肥后小麦生育周期有所延长,后期小麦田间长势稍强于全施化肥;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等生物性状也明显优于全施化肥;小麦产量和产值均较全施化肥明显提高,纯收益和产投比均较高。

    有机肥化肥小麦产量土壤理化性状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紫花苜蓿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张明敏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验证生物有机肥在紫花苜蓿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按照原农业部《微生物肥料田间试验技术规程及肥效评价指南》(NY/T 1536-2007)的要求,在兰州市西固区进行了大田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缩短紫花苜蓿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对重金属砷(As)和镉(Cd)的吸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生物有机肥紫花苜蓿产量农艺性状

    覆盖不同材料对土壤物理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陈涛边小荣张聪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陇东半干旱区玉米产量,高效利用水资源,为改善旱地土壤物理环境及调节水热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覆盖小麦秸秆、玉米秸秆、苜蓿秸秆和地膜对干旱区玉米田土壤含水量、温度、容重、孔隙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覆盖地膜的处理在玉米苗期土壤温度明显高于对照,增温效果明显;玉米大喇叭口期覆盖苜蓿秸秆和覆盖地膜的处理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覆盖小麦秸秆、覆盖玉米秸秆的处理和对照;玉米成熟期覆盖苜蓿秸秆的处理含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覆盖不同材料均可改善土壤物理环境,提高玉米产量。结论:覆盖小麦秸秆、苜蓿秸秆、玉米秸秆及地膜均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与露地栽培相比,覆盖玉米秸秆增产效果最好。

    玉米土壤环境产量

    不同氮磷肥配施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马原韩文明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藜麦因营养丰富被现代营养学家称为"粮食之母""黄金谷物",在人们的健康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临夏州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及气候条件适宜藜麦生长,但在种植过程中常以施用氮肥为主,忽略了氮磷肥搭配施用,难以实现优质高产。为筛选出适宜临夏州藜麦生产的氮磷肥配施比例,实现高效施肥、稳产增产,2023年在临夏州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了不同氮磷肥配施对藜麦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肥配施条件下,氮磷比值接近1∶1时藜麦植株茎秆硬度强、干物质多、不宜倒伏,氮磷比例为1∶2时单株总分枝数最多。综合来看,N2P2、N3P1对藜麦的增产作用最显著。

    干旱半干旱地区氮磷肥配施藜麦农艺性状产量

    5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

    郭晓兰胡琴关参政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3种生物药剂和2种化学农药,并进行组合处理,测定番茄潜叶蛾田间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3 000倍液和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 000倍液组合使用,速效性、持效性及防效均最佳,药后3 d、7 d、10 d、19 d防效分别为74。48%、92。36%、90。16%、85。43%。在单剂中,使用20亿PIB/mL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 000倍液,药后7 d和10 d的防效分别为71。54%和84。07%,药后19 d的防效仍维持在80。10%;阿维·氯虫苯甲酰胺3 000倍液在速效性、持效性和防效上均表现出色,药后3 d、7 d、10 d防治效果分别为73。08%、91。61%和86。81%;20%多杀霉素1 000倍液药后7 d和10 d的防效为82。32%和80。82%;12%甲维·虫螨腈1 000倍液药后7 d和10 d的防效分别为85。96%和83。97%。在生产过程中上述药物应轮换使用,以降低番茄潜叶蛾的抗药性。

    番茄潜叶蛾生物防治化学防治防治效果

    不同杀菌剂对山丹县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陈丽娜王玉汝
    71-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甘肃省山丹县小麦产区白粉病发生呈加重趋势,防治措施以施用三唑酮类杀菌剂为主,继续使用该类杀菌剂病株可能产生抗药性,使防治效果降低。为筛选防治力强、持效期长的杀菌剂,本试验设置清水对照(CK)、信生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T1)、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T2)、30%嘧菌酯悬浮剂(T3)、30%醚菌酯悬浮剂(T4)共5个处理,在田间小麦白粉病发生区域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的防治效果随着喷施后时间的推迟呈上升趋势,在药后15d和25d时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均表现为T3>T4>T1>T2,产量和防治效果均以30%嘧菌酯悬浮剂最优。综上所述,在山丹县小麦产区可以通过轮换使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30%嘧菌酯悬浮剂和30%醚菌酯悬浮剂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进行防治。

    小麦白粉病杀菌剂防治效果产量山丹县

    浅谈成县华山松大小蠹防治技术

    强辉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山松大小蠹是陕西、四川和甘肃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华山松林中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秦巴山区华山松林区为害逐年加重,给当地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损失和严重威胁。本文结合甘肃省成县近年来对华山松大小蠹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实际,总结了华山松大小蠹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该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华山松大小蠹防治技术对策成县

    古浪县沙区柽柳植苗造林及人工平茬复壮技术研究

    马玉芳张玉兰张宁宁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柽柳作为古浪县的乡土树种,在造林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对古浪县八道沟民调渠沿线柽柳在春、秋两季采用3种不同旱作植苗造林技术的成活率、保存率以及有关生长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古浪沙区柽柳治沙造林时间选择秋季为佳,采用前期设置草方格固定沙丘,然后进行落水栽植的造林技术,柽柳的保存率及生长势最好;在沙漠腹地及交通不便的地区建议采用泥浆蘸根技术。对民调渠沿线7年生柽柳林在不同时间进行平茬,通过对4个生长量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在古浪沙区对柽柳进行平茬,可以达到复壮目的,且最佳平茬时间为12月中旬,最佳平茬高度为30~35 cm。

    古浪沙区柽柳植苗造林人工平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