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科技与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科技与信息
农业科技与信息

高兴明

半月刊

1003-6997

nykj@gsny.gov.cn;nykjyxx@126.com

0931-8864917

730000

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143号

农业科技与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甘肃省农业厅主办、国内外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普月刊。面向农村,服务农民,旨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传递市场信息,开拓致富门路,推广实用技术,介绍新品种、新产品。内富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豆新品种佳禾1号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张晓艳王立明陈光荣杨如萍...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2017-2018年甘肃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2019年甘肃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汇总结果为数据来源,通过统计佳禾1号的增产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离优度、适应度对其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佳禾1号较陇豆2号(CK)增产明显,丰产性好;稳定系数(HSC)和变异系数(CV)较高,具有良好稳产性;适应度和增减产点次显示佳禾1号具有广泛的适宜性,可以在甘肃省河西灌区、中部沿黄灌区及陇东旱塬区大面积春播种植。

    大豆佳禾1号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

    河西地区乌拉尔甘草丰产栽培技术

    李军边静岳庆春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乌拉尔甘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根、茎等部位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生产,同时也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广泛栽植的固沙植物。近年来乌拉尔甘草野生资源逐渐枯竭,人工栽培技术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甘肃省河西地区乌拉尔甘草人工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带动产业振兴,本文从选地整地、备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

    河西地区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

    外源铁、锌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边彩燕李世成刘颖陈超...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外源铁、锌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定西市安定区、临洮县和山丹县3个试验点分别进行了铁、锌纳米微肥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种植过程中使用铁锌纳米微肥处理有利于延长马铃薯生育期,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和主茎数,提高单株结薯数和商品薯率。各试验点均在7。5 g/hm2钠米Fe和7。5g/hm2钠米Zn拌种+2次3。0 g/hm2钠米Fe和3。0 g/hm2钠米Zn混合喷施处理下产量最高,山丹县试验点产量为49 875。56 kg/hm2,较对照增产5 580。21 kg/hm2,增产率最高,为12。60%;安定区试验点产量为40 749。63 kg/hm2,较对照增产3 716。65 kg/hm2,增产率最低,为10。04%。

    马铃薯纳米微肥产量

    不同盐碱地改良材料对土壤盐碱化性状及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肖玉珠刘斌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不同盐碱地改良材料对土壤盐碱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向日葵为试材,研究了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有机改良材料1 800 kg/hm2、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有机改良材料1 800 kg/hm2处理对土壤盐碱化性状、向日葵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施用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有机改良材料1 800 kg/hm2处理的土壤pH值较不施用改良材料分别降低9。2%、13。8%,脱盐率分别为21。4%、27。2%,向日葵株高分别提高了17。1%、16。0%,茎粗分别增加19。6%、24。7%,分别增产22。9%、19。3%,差异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单一施用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凹凸棒石盐碱阻隔改良材料45 000 kg/hm2+盐碱地有机改良材料1 800 kg/hm2两种方案的效果最好,可以作为改良治理和开发利用景电灌区盐碱地、促进当地农作物增产提质的参考方案。

    盐碱地改良材料土壤盐碱化向日葵产量

    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为例

    张景扬曾庆亮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隆林各族自治县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科学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规划,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为实现耕地动态平衡、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试验以GIS技术为基础,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后备资源总潜力仅为现有耕地面积的2。5%,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不足。从核密度分析结果看,高密度区的潜力面积仅占13。61%,中低密度区的潜力面积占总潜力的30。87%。从空间自相关结果来看,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存在空间集聚性,热点区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冷点区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为主,人口相对较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上结果显示:隆林各族自治县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布与研究区的自然条件、人口、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呈现集中连片程度较低、分布零散、规模效应差等分布特点,对提高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隆林各族自治县

    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郭长辉孙鹏中王勇智李天银...
    67-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了解并掌握紫花苜蓿长时间种植后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后续紫花苜蓿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对2014-2021年玉门丰花草业有限公司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半滩、14队、17队、18队土壤样品的养分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时间种植紫花苜蓿对各区域土样养分的影响程度不同,2014-2021年半滩、14队、17队、18队苜蓿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总体均呈增加趋势,速效钾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各区域土壤养分的变化量差异较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丰花公司苜蓿田盐碱化改良效果不佳,测土配方施肥方案仍存在不足,在后续施肥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甘肃玉门紫花苜蓿土壤养分影响

    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荣平王长荣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油菜的优质高产,本研究设计多种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施方案,探讨其对油菜产量及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油菜产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施600 kg/hm2化肥(CK)相比,施480 kg/hm2化肥(T1)、施480 kg/hm2化肥+1 500 kg/hm2有机肥(T2)、施480 kg/hm2化肥+3 000 kg/hm2有机肥(T3)、施480 kg/hm2化肥+4 500 kg/hm2有机肥(T4)均可提高油菜的株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实际产量,表现为T4>T3>T2>T1>CK,其中T4处理较CK增产39。55%;同时,T2、T3和T4处理可显著提高油菜的含油量,然而油菜籽粒蛋白质含量随配施有机肥用量增加而降低。综合分析,说明有机肥配施化肥能够显著影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且以4 500 kg/hm2有机肥用量对油菜增产效应最佳。

    有机肥化肥油菜产量品质

    3种外源物质对重金属镉和锰胁迫下盐肤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罗睿刘思怡李杉刘世彪...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肤木常被用作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植物,但其生长发育也会受到重金属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在重金属Cd和Mn胁迫下施加外源物质Si、Se和Ca对盐肤木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 mmol/L的Si可显著提高Cd胁迫(0。9 mmol/L)下的盐肤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Se对Cd胁迫下的种子萌发没有缓解作用,3 mmol/L的Ca有利于种子出苗且整齐度和活力高。添加Si、Se和Ca均不能缓解Mn(10 mmol/L)胁迫对盐肤木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盐肤木种子萌发外源物质重金属胁迫

    徽县大豆"一喷多促"效果对比试验初报

    马雲李淳周艳红李旭霞...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明确"一喷多促"技术对秋粮作物的防灾增产效果,2023年秋在徽县组织开展了大豆"一喷多促"效果大田对比试验,以期为今后秋粮作物"一喷多促"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试验结果表明:"一喷多促"药后14d对大豆霜霉病的平均防效达80%,对大豆卷叶螟药的平均防效达82。2%,防治效果明显。"一喷多促"可使大豆灌浆强度平均提高6%个百分点,平均百粒重增加2。5 g,平均容重增加18 g/L,平均不完善粒率降低1。3个百分点,平均增产293。5 kg/hm2,在作物性状改善、提高单产等方面表现优异,达到了促增产保丰收的目的。

    大豆一喷多促效果试验产量徽县

    菜农购买和使用农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陆国文杨晶周艳琳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摸清目前武威市菜农购买、使用农药的实际状况,了解菜农农药使用水平和掌握科学安全用药知识的情况,分析当前菜农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武威市蔬菜主产区的蔬菜种植户进行了关于菜农施药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还存在菜农受教育程度有待提高、科学用药宣传培训不够、农药经营使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弱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宣传培训、强化监管监测、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抓好技术研发、科学合理用药的对策,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农药蔬菜施药行为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