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武维华

月刊

1674-7968

nsjxb@cau.edu.cn

010-62733684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1053室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共同主办,是一份为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提供服务的科学期刊。现任主编武维华院士,著名的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家。主要刊登与农业科学有关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林业、海洋等学科在组织、器官、细胞、染色体、蛋白质、基因、酶、发酵工程等不同水平上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成果;刊登与农业有关的遗传与育种、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环境与生态、医学、病理学等与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洲猪瘟病毒p34蛋白重组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免疫原性评价

    张荣茹毅蒋成辉张越...
    228-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蛋白纳米颗粒具有可展示多抗原的表面,能更好的促进细胞摄取和抗原呈递,进而增强免疫效力而被广泛应用于疫苗研究。本研究旨在利用铁蛋白制备携带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p34蛋白的纳米颗粒抗原,并评价其免疫原性,为非洲猪瘟纳米疫苗研究提供参考。首先,将编码p34蛋白和SpyTag(ST)标签的基因序列串联后插入pET-28a(+)载体得到pET-p34-ST重组质粒,将编码Spycatcher(SC)与铁蛋白(ferritin,F)的基因序列串联后插入pET-28a(+)载体得到pET-SC-F重组质粒,并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诱导表达。然后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2种重组蛋白p34-ST和SC-F后,进行体外偶联得到重组纳米颗粒F-p34。利用SDS-PAGE、Western blot、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投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等方法对制备的 F-p34进行鉴定和形态表征,最后通过免疫BALB/c小鼠(Mus musculus)进行体内免疫原性评价。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设计并构建了 pET-28a-p34-ST和pET-28a-SC-F原核表达载体,经过体外表达、纯化和偶联,成功制备出偶联非洲猪瘟病毒p34蛋白的铁蛋白纳米颗粒F-p34,其与ASFV阳性血清能够发生特异性反应,DLS和TEM体外表征发现,F-p34粒径大约为21 nm,且具有均一的纳米颗粒结构;F-p34免疫小鼠后7 d即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在42 d时抗体滴度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单体抗原p34免疫组(P<0。05)。F-p34免疫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和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IL-10、IL-2和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的分泌水平显著高于p34免疫组(P<0。05)。综上,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携带非洲猪瘟病毒p34蛋白的纳米颗粒抗原,拓宽了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思路。

    非洲猪瘟病毒(ASFV)p34蛋白铁蛋白纳米颗粒偶联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