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今日养猪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今日养猪业
今日养猪业

李秀华

双月刊

1673-8977

pigstoday@vip.163.com

010-51503823

100097

北京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

今日养猪业/Journal Pigs Today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以“贴近实践、贴近生产”为宗旨,传播养猪新技术、新概念,报道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广大专业养猪场(户)提供技术资讯。读者对象:规模化猪场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管理者及养猪行业从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分析及调控策略

    臧金刚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采食量对生猪生产效益的影响.[方法]以生猪采食量变化为切入点,从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分析影响生猪采食量的原因,对生猪采食量突变的病因进行准确判断,并提出疾病防控、饲养管理、营养需求等方面建议措施.[结果]研究发现,猪的采食量是影响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遗传潜力的发挥并影响生产效益.[结论]合理调节生猪采食量可平衡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采食量下降调控预防措施

    不同圆环病毒病疫苗和蓝耳病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的效果比较

    赖庆光李阳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圆环病毒病和蓝耳病联合免疫方法.[方法]在同一个集团 2 个不同猪场选择3 个不同厂家的圆环病毒病疫苗(简称为"A圆环病毒病疫苗""B圆环病毒病疫苗""C圆环病毒病疫苗")和同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CH-1A株,简称为"A蓝耳病灭活疫苗")同时开展免疫试验,试验的3个处理组均采取14日龄、30 日龄 2 次免疫.A组:免疫A圆环病毒病疫苗 1 mL +A蓝耳病灭活疫苗 1 mL;B组:免疫B圆环病毒疫苗 1 mL+A蓝耳病灭活疫苗 1 mL;C组:免疫C圆环病毒病疫苗 1 mL+A蓝耳病灭活疫苗 1 mL.观测免疫后的体温变化,接种后应激反应、采食量变化、精神状态、异常猪情况;采血检测IgM、IgG抗体,了解抗体变化情况、离散度和新旧感染;检测蓝耳病病毒和圆环病毒的病毒载量变化、血液中核酸阳性率.[结果]2 个猪场 3 个免疫组 14 日龄、30 日龄 2 次免疫后,体温均有不同程度升高;A组相对B组增重有优势,和C组相差不大;从圆环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来看,A组免疫疫苗后产生IgM、IgG抗体水平更快、更高;H场A组在 45 日龄检测到PCV2 核酸后,没有再检测到,但B组和C组在 110 日龄均可以检测到PCV2核酸阳性;H场B组110日龄、H场C组70日龄、G场C组可以检测到PRRVS(蓝耳病病毒)核酸.[结论]对比 3 个试验组的结果发现,免疫A圆环病毒病疫苗 1 mL +A蓝耳病灭活疫苗 1 mL组免疫效果最佳.这说明圆环病毒病疫苗和蓝耳病疫苗可以联合免疫,不影响抗体的产生.但由于圆环病毒病疫苗不一样,免疫后产生的保护水平有差异,高水平IgG持续时间越长,保护不被感染时间越长.

    猪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疫苗联合免疫抗体增重

    新生仔猪轮状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张建甘忠琴董培邱骏...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仔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为猪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对发生严重腹泻的猪群,根据临床症状、剖解变化,无菌采集病死猪肠道病变明显的部位,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诊断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大肠杆菌均为阴性,猪轮状病毒(PoRV)为阳性.对本样品的PoRV的VP7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常见毒株的序列比对,利用MEGA7.0软件绘制进化树.[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样本毒株与G5 型毒株位于同一分支上,且同源性最高,证明样本毒株为G5 型PoRV毒株.采取做好环境管理、补液盐加药物治疗以及疫苗免疫的措施之后,腹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选用同源性相近的猪轮状病毒病弱毒疫苗在母猪产前 5~6 周肌肉注射 1 头份/头,相同型的灭活疫苗在母猪产前 2~3 周肌肉注射 1 头份/头(一般 2 mL/头份)进行免疫,对防治仔猪腹泻效果理想.

    猪轮状病毒同源性分析防治

    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控策略

    李俊李果王国强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猪场提供高效的猪蓝耳病防控方案,保障猪场的稳定生产,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方法]通过对蓝耳病病毒的分类、典型特征进行介绍,探讨蓝耳病防控难度大的原因,介绍蓝耳病给猪群造成的危害.结合蓝耳病在母猪群的3个活跃阶段和在猪群的4种发病模式,提出蓝耳病的防控方案.[结果]蓝耳病病毒的基因多样性、病毒易变异、抗体依赖性增强、免疫逃逸、免疫延迟以及疫苗缺陷是蓝耳病难以防控的主要原因.其给母猪造成繁殖障碍和亚健康表现,诱发育肥猪继发细菌感染、产生免疫抑制和炎症风暴.猪场做好蓝耳病防控十分重要.[结论]蓝耳病的防控要做好安全引种、疫苗接种、药物保健以及生物安全等防控措施,其中疫苗免疫要根据猪场的具体情况(蓝耳病阳性活跃场、蓝耳病阳性稳定场、蓝耳病双阴场)灵活、合理地选择免疫方案.

    蓝耳病蓝耳病病毒流行特点防控策略

    不同措施对新猪场增生性肠炎防控效果的评估

    唐超张贻传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给广大养猪场在防控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提供数据支持,为猪场找到最佳防控方法提供参考,以减少猪场发病,确保养猪效益.[方法]在新投产猪场将粪便中胞内劳森菌阳性率高于40%的后备猪群随机分为 4 个组,分别为处理 A:后备母猪引种到场第 11 天(191 日龄),每吨饲料添加瑞泰妙(80%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预混剂)125 g,连续添加 14 d;处理 B:后备母猪引种到场第 11 天(191 日龄),按照 2 mL/头口服恩特瑞(猪增生性肠炎活疫苗),完成猪增生性肠炎活疫苗免疫;处理C:后备母猪引种到场第11天(191日龄),按照2 mL/头口服恩特瑞,然后 194 日龄开始每吨饲料添加 125 g瑞泰妙,连续添加 14 d;D 组:对照组(正常饲养).通过观察各组临床症状,检测各组不同生产阶段 PPE 病原和抗体情况,对比不同措施对 PPE 的防控效果.[结果]通过给后备猪接种 1 次PPE 疫苗 + 添加瑞泰妙的综合防控方案,在 30~60 d 内,可实现粪便中胞内劳森菌阳性猪群变成阴性,且效果维持 4 个月以上.给后备猪接种 1 次 PPE 疫苗亦能将粪便中胞内劳森菌阳性猪群变成阴性,但变成阴性时间比疫苗接种 + 添加瑞泰妙组推后 30 d.给后备猪使用 1 次瑞泰妙,不能将胞内劳森菌阳性猪群变成阴性.[结论]接种 PPE 疫苗 3 d 后 + 添加瑞泰妙的方案,在新投产种猪场控制 PPE 效果优于单独接种 PPE 疫苗或单独使用瑞泰妙治疗的方案,并能使新投产种猪场猪群保持粪便中胞内劳森菌阴性,让猪场净化 PPE 成为一种可能.

    猪增生性肠炎增生性肠炎疫苗泰妙菌素新投产猪场

    2023年猪病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

    章红兵赵丽丽董勇生陈立平...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 2023 年猪病流行现状,提出今后猪病防控方案,为猪场安全、健康、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某公司对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万个猪场送检的近 6 万份样品的检测数据分析,结合猪场发病情况调查与从业人员的访谈,分析 2023 年猪场常见疫病的发生特点,并与 2022 年进行比较.[结果]2023 年猪病比 2022 年更多发,非洲猪瘟(ASF)依然是猪场最大的风险,猪蓝耳病(PRRS)、圆环病毒 2 型(PCV2)、圆环病毒 3 型(PCV3)、猪流行性腹泻(PED)、轮状病毒(RV)等呈常态化流行,猪附红细胞体(EPE)、大肠杆菌(E.col)、巴氏杆菌(Pm)、C型魏氏梭菌(CI.welchii)、猪肺炎支原体(M.hyo)、猪副嗜血杆菌(HPS)、猪链球菌(SS)等细菌感染率较高,猪病混合感染日益突出.[结论]中国养猪业最大的风险依然是疫病,由于猪价、环境等各种因素叠加,当前我国猪病的发生与防控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猪病防控要有系统思维、多病因思维和从量变到质变的思维,既要建立与落实顶层设计、联防联控、疫病净化、猪场布局、生猪调运、病死猪及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等体制,又要一场一策分类制定与实施针对性的生物安全、疫苗免疫、药物保健、饲养管理、环境控制、监测处置和人性化管理等方案.

    猪病流行现状复杂性综合防控

    2022-2023年我国养猪业主要疫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控对策

    孟凡亮冯朝阳徐杰张元超...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2022-2023年中国主要猪病流行情况,针对不同疫病流行特点调整防控措施,减少疫病传播风险,降低经济损失.[方法]结合检验检疫机构数据,对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瘟、支原体肺炎等主要疫病检测情况、发病特点、防控对策等进行分析.[结果]非洲猪瘟仍为主要流行疫病,表现为多种基因型毒株共存,变异株占比越来越高;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猪腹泻病、猪支原体病检出率较高;猪瘟检出率下降,呈非典型病例散发性流行;口蹄疫、猪伪狂犬病检出率降低;猪副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胞内劳森菌等细菌感染性疾病检出率有所下降,细菌病多为混合感染.[结论]对 2022-2023 年主要疫病的流行情况、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控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要针对疫病的流行特点制定防控方案、加强监测和预警、提高防疫意识等.

    养猪业疫病流行防控

    猪支原体病临床防控

    刘明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猪支原体病的防控方案,减少猪场支原体病的发生,为建立健康猪群提供参考,助力养猪业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对猪支原体的病原学特征、感染机制、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空气飞沫、污染物传播等)进行介绍和分析,探讨猪支原体病的诊断方法,然后总结出猪支原体病的临床防控措施,并对改进和优化防控策略提出建议.[结果]猪支原体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剖检典型变化(如肺尖叶的对称性虾肉样变化)和样品检测工具荧光PCR(PCR方法的改进版本),其中荧光PCR实时监测可以提供更准确、快速的结果,并且能够定量病原菌数量.选择合适的猪支原体检测技术也应综合考虑实际需求、样品类型和实验室条件等因素.[结论]猪支原体病是猪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猪场要从环境管理(清洁与消毒、隔离与分区管理、空气质量管理、猪群密度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引种动物检测与隔离、病死动物处理、病害监测与报告制度)、免疫保健防控(疫苗接种、免疫强化措施、脉冲式药物保健)以及持续改进和评估等方面做好防控措施,以降低猪支原体感染的风险.

    猪支原体防控策略环境管理生物安全免疫保健

    引种引发的猪流行性腹泻疫情及应对策略

    谭理代少华吴酩何军伟...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晰西北地区某 2 900 头母猪场的 2 个分场出现大面积哺乳仔猪腹泻疫情原因.[方法]通过采集患病哺乳仔猪的腹泻样本、小肠内容物、产房母猪粪便和初乳乳汁样品进行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送检的 7 份样品中检测出了 6 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病原,5 份样品的猪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呈弱阳性,进而对猪群感染的猪流行性腹泻临床毒株S1 基因进行了测序,测序结果显示该毒株与国内当前流行的变异毒株同源性更高,采取疫苗免疫和生物安全措施的综合防控方案成功解决了该猪场腹泻问题,生产稳定后哺乳仔猪的成活率达到了 98%.[结论]疫情溯源为后备母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并在产房传播导致猪流行性腹泻疫情暴发,因此,规模化猪场进行疫苗免疫对猪群防控猪流行性腹泻感染非常重要,合理的生产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也是猪场防控猪流行性腹泻不可或缺的手段.

    引种猪流行性腹泻处理措施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与预防

    印祥春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猪流行性乙脑(又名"日本乙型脑炎")的防治策略,为猪场疫病防控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保障猪场稳定生产.[方法]基于对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全面分析,总结其流行病学特征:妊娠母猪感染乙脑会表现流产或早产,新生仔猪可能表现出全身性痉挛,公猪在高热后会出现睾丸肿胀.提出其主要的诊断方法是通过细菌学和病毒学检测进行确定.[结果]猪流行性乙脑的治疗措施主要为康复猪血清或抗血清的应用、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颅内压、利尿解毒和使用免疫增强剂等.[结论]作为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猪流行性乙脑在亚洲各国包括中国的部分地区广泛存在.为有效控制猪流行性乙脑的传播,猪场需加强对其病原学特点和传播方式的认识,采取免疫接种、灭蚊和做好人员防护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控.

    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乙型脑炎诊断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