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药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药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农药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王道全

双月刊

1008-7303

nyxuebao@263.net

010-62733003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农药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药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我国农药学界唯一的学报级学术刊物、“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多家国际、国内重要检索机构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氟啶胺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

    罗诗瑶韩易郑伟辛赫文...
    1011-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假禾谷镰刀菌对吡啶胺类药剂氟啶胺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氟啶胺对2022年4-5月份从河南省各地市分离的86株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建立了敏感性基线,并开展了氟啶胺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胺对假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20 μg/mL,对86个菌株菌丝生长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为0。013~0。492μg/mL,平均EC50值为0。194 μg/mL;57株(占总数的66。3%)的敏感性呈近似正态分布,将其平均EC50值(0。201±0。057)μg/mL作为假禾谷镰刀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基线;同一地市内菌株间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在2。8~36。7之间,漯河差异最大,许昌差异最小;不同地市间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河南省假禾谷镰刀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差异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关联性;菌株对氟啶胺的敏感性与其对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采用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浸种,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治效果较好,伊川县、新安县两地在起身期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 45。46%和56。88%,乳熟期的白穗率分别降低了 8。73%和13。67%。表明500 g/L氟啶胺悬浮剂浸种对起身期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较好,两地均达51%以上。本研究为氟啶胺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刀菌氟啶胺菌丝生长速率法敏感性防治效果

    乙腈中噻虫嗪溶液标准物质的研制

    李先江涂梦灵朱云霄
    1019-1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制了 1种乙腈溶剂中噻虫嗪的溶液标准物质,并已成功获批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8772)。该标准物质以噻虫嗪纯品(纯度99。4%)为原料,以色谱级乙腈为溶剂,采用重量容量法配制。研究发现,噻虫嗪在甲醇和水中会发生胍基降解产生噻虫嗪尿素,因此采用乙腈为溶剂。依据JJF 1343-2022的要求,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乙腈中噻虫嗪溶液标准物质进行了溶剂稳定性、均匀性、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评价。最终,所研制溶液标准物质GBW08772的质量浓度为1。00 mg/m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k=2)。所研制的噻虫嗪溶液标准物质的量值具备溯源性和准确性,符合相关国家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

    噻虫嗪溶液标准物质溶剂稳定性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