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环境
能源与环境

陈力行

双月刊

1672-9064

fjnj@chinajournal.net.cn

0591-87623593 87564514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杨桥东路9号中闽大厦A座802室

能源与环境/Journ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石化企业生产经营协同优化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开发及应用

    李玉光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石化行业典型的流程生产作业智能化管理需求,满足日益复杂的生产计划安排、资源调度、市场营销等,该文在现有实时数据库、MES基础上,开展了生产经营协同优化辅助决策系统开发,积极研究智能运营新模式,以经营为先导,科学安排生产计划,构建生产与经营的协同优化体系,促使生产组织向着具有柔性、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等特征的智能控制转变,解决了各个系统数据标准化程度不高、数据交互性不强、共享程度不足的问题,丰富了企业数据治理和挖掘手段,充分利用了企业数据资产,提升企业精益管理水平,为国内石化行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石化企业生产经营协同优化智能系统

    福建省大容量海上风电海域组网方案研究

    苏龙陈恺张家杭陈明福...
    7-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省海域辽阔,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从近海到远海、单座风电场装机规模从数十万到七百万千瓦.该文对海上风电输电技术、组网方案、海缆输送能力、建设规模及投资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重点研究海域不同组网方案的适用场合,尤其是大规模海上风电;结合福建省海域走廊条件和海岸线资源,提出适用于福建省不同传输距离和装机规模的海上风电海域组网方案.

    海上风电输电方式组网方案福建

    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特性研究

    孙志国毕深涛
    12-1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中试规模处理实际印染废水.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后启动运行93 d,研究启动过程中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沉降速度、脱氢酶活性、辅酶F420、胞外多聚物等特性指标.结果表明:随着HRT的缩短,系统内SS和VSS的含量都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当HRT为13.5 h时,SS和VSS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6.3 g/L、47.3 g/L;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其沉降速度与粒径成正比,0.5~5.0 mm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介于55.2~163.8 m/h之间;颗粒污泥中脱氢酶活性和辅酶F420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HRT的缩短,两者含量逐步上升并趋于稳定,在HRT为13.5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5 mg/(g·h)、0.2 μmol/g;颗粒污泥的胞外多聚物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在1.4~3.1之间;启动完成后颗粒污泥表面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厌氧颗粒污泥中古细菌巴氏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 barkeri、占优势.

    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厌氧颗粒污泥印染废水

    福建省诏安县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基于"三生空间"分类视角

    袁博文范胜龙
    16-2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为研究区域,对从2011-2021年的诏安县运用"三生空间"的分类视角进行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演变情况和基于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与生态贡献率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2011-2021年研究区农业生产空间呈减少趋势,面积由591.90 km2下降至489.63 km2;生态空间面积先平稳后增加,总体增加了 74.29 km2;生活空间呈持续增加趋势,共增加了 27.99 km2.其中,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增加的面积大多来自农业生产空间.②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2011-2016年间,相对大量的农业生产用地转为城镇、农村生活用地导致指数略微下降,而2016-2021年间,大量的农业生产用地转移为林地、水域等生态用地使指数增长较为明显.③研究区生态环境总体呈不断变好态势,尤其从2016年后生态环境出现大幅度增强优化态势,表明研究区内的生态保护政策落实到位.继续贯彻自然生态保护,同时高效发展社会经济以保证城镇化的需求,是目前诏安县的发展的首要任务.

    土地利用转型生态效应三生空间诏安县

    城市湖泊大冶湖水质重金属风险评价及来源分析

    严文佩郭丽范俊楠安堃达...
    21-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湖北省黄石市大冶湖及周边港渠重金属污染情况及来源,采集其地表水进行19种重金属和甲基汞指标监测,分析其浓度空间分布情况和水质类别,应用健康风险模型评价周边居民通过饮用水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所致健康风险,通过相关性分析判断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大冶湖为Ⅱ类水质,尹家湖为I类水质,三里七湖污染较严重,金属Cd超过V类.16种非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在1.011 09×10-10~2.259 44×10-8 a-1之间,超过荷兰建设和环境部的最低可忽略风险水平1×10-8a-1,小于英国皇家协会的可忽略风险水平1×10-7a-1;3种化学致癌物质风险水平为As>Cr>Cd,且经饮水途径所致风险均大于经皮肤接触途径所致风险,但均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4a-1.19种化学污染物所致的个人健康危害总风险水平为8.502 67×10-5 a-1,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4 a-1,且经过饮水途径所致风险要高于经过皮肤途径所致的风险.相关性分析得Zn与Cd可能具备相关性来源;As与Sb可能具备相关性来源;Fe与Co可能具备相关性来源.

    大冶湖地表水重金属水质评价健康风险评价分布特征相关性分析

    福建陆相火山岩区填图新进展——以管阳地区早白垩世小溪组火山机构为例

    王斌东
    26-2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火山岩区普遍采用"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火山岩性"三位一体的研究思想与工作方法开展工作.该文结合福建早白垩世小溪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对管阳地区小溪组火山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观测和镜下岩石学分析,确定研究区火山活动的相带,重建火山活动的基本框架,反演火山活动的演化过程.

    火山机构火山岩相福建管阳地区小溪组

    煤田地震属性滤波在小断层识别中的应用

    高川陈炳心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田开采中,小断层的存在常常容易导致煤矿的冒顶、突水、瓦斯突出等重大事故的发生,不仅会使煤矿开采的效率大大降低、开采更加困难,也对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大威胁.因此,目前煤矿安全生产需要更加精确地识别煤层的小断层,尤其是对煤层3~5 m断层的准确刻画显得尤为重要.地震属性技术是对煤层小断层精细刻画的有效手段,而地震属性资料的信噪比是影响小断层识别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有效去除噪音对小断层识别精度的干扰,该文提出在预处理阶段进行地震属性滤波处理,以期提高地震属性的信噪比,但在实际资料处理中,中值滤波和均值滤波会在去除干扰的同时滤除一部分有效信息,而构造导向滤波不仅能较好去除噪音的干扰,而且能够有效地保留煤层小断层的信息,有利于识别煤层小断层.

    小断层地震属性滤波识别

    集贤煤田东辉1区10号煤层组液化性能分析

    张金彪宋中泉王文娟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集贤煤田东辉1区10号煤层组煤岩特征、煤质特征的统计研究以及对煤层液化能力指标分析,对研究区的煤炭液化性能有了初步了解.结果表明,研究区10号煤层组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o,max)为0.22%,原煤挥发分为57.84%,碳含量为69.56%,原煤灰分25.41%,惰质组含量为7.8%,H/C原子比为1.01,化学反应性好,适合直接液化,可对集贤煤田开发难度较大的煤层液化开采提供数据支持,也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开采困难的褐煤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煤岩特征煤质特征液化性能东辉1区

    松软煤层全孔深异径管护孔和柔性封孔技术研究

    杨建敏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松软煤层顺层长距离钻孔全孔深护孔率低和封孔漏气问题,利用RFPA2D数值模拟了钻孔周围煤体应力损伤变形特征,并利用测试q、S值的方法研究了沿孔方向煤壁附近煤体的应力及损伤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实践了全孔深异径管护孔和柔性封孔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松软煤层中沿孔方向煤体损伤变形分为3个区域,即煤壁及以里0~4m范围为大变形区、4~8m为严重变形区、8 m以里为损伤变形区,3个区域的变形对钻孔护孔、封孔产生较大影响;②全孔深异径管护孔和柔性封孔技术提高了钻孔护孔率和密封效果,钻孔瓦斯抽采浓度提高了 121%,瓦斯抽采量提高了 70%.

    异径管护孔柔性封孔顺层钻孔松软煤层

    福建仁寿地区大布一带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林荣茂
    38-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1万土壤测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仁寿地区大布一带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发现测区内Pb、Ag的异常值高,异常规模较大,浓集中心较为明显.结合测区成矿地质背景及往年1:5万地球化学普查等地质工作,认为仁寿地区大布一带具有寻找银、铅多金属矿的潜力.

    银铅多金属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找矿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