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灾害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灾害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张巴克

月刊

1004-7395

nyzhyjbjb@163.com

0551-5160975;5145927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安徽省农科院科研楼6号楼东)

农业灾害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猫儿山突发暴雨灾害成因分析

    卢春英韦依燃龙凤翔段得岩...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7年7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猫儿山致灾大到暴雨为例,讨论分析山区特征的中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特征及成因.阐述了猫儿山概况及2017年7月29日山洪概况,介绍了国外预报产品及国内区、市、县天气预报对此次灾害的相关情况,分析了引发强降水的气象要素和物理量,探讨山洪灾害成因,为今后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山洪重大灾害成因分析强对流

    黔西市各乡镇精细化气温预报订正研究

    姜军志吕静蔡军杨鑫龙...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20-2022年黔西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和27个乡镇区域自动站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各乡镇观测站点与黔西国家基本站气温关系式,建立预报方法,采取2023年实况数据分别对方程组预报效果和经验订正预报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精细化气温预报订正后的预报效果总体较好,对黔西市各乡镇气温预报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气温预报预报效果最小二乘法

    一次山地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分析

    胡浩陈钰彤梁飞杨晓嘉...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研究四川省山地暴雨的影响系统,利用ERA5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8年7月四川盆地地区的一次山地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和动力条件.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并稳定维持在30°N使得东南气流不断地向四川地区输送水汽;500 hPa新疆和内蒙古地区的短波槽东移至四川省境内,盆地北部地区处于槽区,槽后的偏北气流引导干冷空气南下与携带暖湿空气的偏南气流在四川盆地北部汇聚;700 hPa切变线是引发此次暴雨的动力主要因子,其造成四川盆地北部形成正涡度柱和强散度柱的动力耦合从而引发强降水;低空急流是此次暴雨的重要水汽通道,700 hPa上的西南低空急流和850 hPa上的东南低空急流不断地将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至四川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四川盆地地形对此次暴雨的增幅作用主要为秦巴山脉和岷山迎风坡的辐合抬升,使得上升运动极为强烈,最终在低层切变线的触发下造成此次山地暴雨的发生.

    暴雨山地低空急流地形作用

    新疆巴州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巴音才次克黄玖珺王媛媛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1980-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气象灾情数据,通过气象统计方法分析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是大风、沙尘暴、暴雨洪涝、冰雹、霜冻,其中大风灾害的发生次数最多,暴雨洪涝、沙尘暴、冰雹灾害次之;大风、沙尘暴、暴雨洪涝的年发生次数呈现持续增多趋势,雪灾、冰雹、霜冻、冻害等在年际间虽有增加,但增多趋势不明显;尉犁、若羌、库尔勒、和静为巴州最易发生气象灾害的地区.

    气象灾害时空变化沙尘暴灾害大风灾害

    霜冻对平遥县襄垣乡梨树生产的影响

    郝叶青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襄垣乡梨树生产质量良好,全乡鼓励推广酥梨的种植,并积极开展国内国际梨市场的销售工作.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该地霜冻灾害对梨树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结合襄垣乡土地资料和对村民的访问情况,分析霜冻对平遥县襄乡梨树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梨产量及销售收入的对策.

    霜冻平遥县襄垣乡梨树生产气象灾害

    陆面过程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刘星辉梁飞陈钰彤杨晓嘉...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球和大气之间不断经历物质和能量交换,这会影响部分地区的天气过程和大气环流运动.近地层通量观测是多圈层气象观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观测到特定地区的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数据,从而为气象相关服务、气候及气候变化分析、生态探索研究、气象信息和数值天气预测提供重要信息和参考.基于此,总结了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以及当前利用观测试验、数值模拟试验、模拟与观测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近地层通量进行研究的相关进展,详细阐述了陆面过程观测与模拟研究现状及其主要成果,为研究近地面通量观测提供研究基础.

    陆面过程通量观测气候特征

    ECMWF-thin和GERMAN数值预报模式在珠峰自然保护区降水预报中的检验及误差分析

    格桑卓玛(小)格桑卓玛白玛曲吉玉拉...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珠峰自然保护地区的地面实况资料,对ECMWF-thin和GERMAN数值预报模式降水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GERMAN数值预报模式降水产品对珠峰自然保护区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其准确率、漏报率、空报率和TS评分均高于EMCMWF模式.从降水分级检验来看,GERMAN数值预报模式对大暴雨、小雨,以及小雪、大雪和特大暴雪等量级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在TS评分值和预报时效的对应上无明显变化规律可循;ECMWF-thin模式虽然整体TS评分比GERMAN数值预报模式低,但对暴雪和大暴雪两个量级的预报较GERMAN数值预报模式更有优势.

    模式降水产品珠峰自然保护区降水预报误差分析

    浙北地区一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的特征分析

    沈易安邱吉东奚雷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双偏振雷达产品和CMA-RA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22年7月26日在浙江北部地区发生的一次雷暴大风过程的天气形势、热动力因子和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诊断了此次雷暴大风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雷暴大风天气发生时,浙北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前倾槽和低层切变线是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高低层不同的温度平流带来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增大的CAPE值为对流触发提供了充足的不稳定能量,西南低空急流带来适量的水汽,有利于触发强对流天气;高空辐散与低空辐合的动力配置、上干下湿的层结条件、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均为雷暴大风的形成与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阵风锋的出现与合并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雷暴大风物理量分析高层干冷空气阵风锋

    2316号台风"三巴"影响过程分析

    黎诗晴朱陵晶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0月18-20日受第16号台风"三巴"影响,华南多地出现了暴雨至特大暴雨,利用多种资料对此次台风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三巴"受东环副高偏南气流影响由南海沿海南岛西侧向北部湾移动,然后副高减弱东撤,冷空气从台风西北侧入侵,推动台风向东移动之后向南回落,路径预报出现较大的偏差.(2)较高的平均海温和弱的垂直风切变都有利于台风增强,然后随着冷空气的南下和垂直风切变增强,台风暖心结构遭到破坏后逐渐消失.(3)"三巴"期间湛江地区出现两次强降水过程,第一阶段主要受台风外围的螺旋云系影响,中低层冷暖平流触发大气不稳定能量;第二阶段台风本体云系和南下冷空气交绥形成锋面,从而引发强降水.

    南海台风"三巴"台风路径暴雨

    "德阳气象"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研究

    彭飞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气象部门已经充分利用微信APP作为开展气象服务的重要途径,我国大部分城市气象部门已经开通并运行气象微信公众号.德阳市是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地区之一,公众对气象服务的依赖性较强,自微信公众平台开通运行以来,气象服务成效良好.基于此,分析了"德阳气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现状,从精细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等方面探索其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运营团队整体素质,加大公众号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公众号的关注度及影响力,更好地提高德阳市气象服务水平.

    "德阳气象"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