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灾害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灾害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张巴克

月刊

1004-7395

nyzhyjbjb@163.com

0551-5160975;5145927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安徽省农科院科研楼6号楼东)

农业灾害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宁市暴雨内涝灾害特征和等级分析研究

    李京梅常有奎张婷华王镜...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西宁市暴雨内涝灾情、积水深度和降水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等分析方法,研究西宁市暴雨内涝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暴雨内涝灾害等级,得出以下结论:(1)1986-2022年西宁市共计出现暴雨内涝灾害106次,出现次数以1.147次/10年的速度波动增长.西宁市暴雨内涝灾害的多发区是湟中区,西宁市区的多发区域是城北区.(2)西宁市严重内涝气候临界降水量阈值为1 h 7.3 mm、3 h 13.4 mm、6 h 18.8 mm、24 h 34.7 mm.采用积水深度的百分位点的数值0.021、0.055、0.226、0.683 m将西宁市内涝灾害划分为没有内涝、轻度内涝、中等内涝、较重内涝、严重内涝5级.(3)西宁市易出现严重内涝的地点为怡心园、盐庄柴达木上行、市委党校下行和盐庄柴达木下行,易出现较重内涝的地点为东稍门公交车站、圣银酒店东南角,易出现中度内涝的地点为市委党校上行、圣银酒店西南角,易出现轻度内涝的地点为天津路.

    内涝灾害气象灾害西宁市轻度内涝

    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季节性冻土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严继云李红梅冯晓莉邢子毅...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1961-2020年三江源地区19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逐日冻土数据,整理出冻结初始日、融化终止日、最大冻结深度,研究三江源季节性冻土始冻期、解冻期、年最大冻结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961-2020年三江源季节性冻土区平均冻结初始日为10月12日,气候倾向率为2.15 d/10 a,呈现明显推迟趋势;1961-2020年平均融化终止日为5月5日,气候倾向率为-1.35 d/10 a,总体呈较显著提前趋势;平均年最大冻结深度为132.7 cm,气候倾向率为-1.50 cm/10 a,冻结深度总体呈显著减小趋势.

    三江源地区季节性冻土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漳州市石亭新站与旧站风向风速的差异分析

    沈丽芬黄铭綢杨德南胡晓鹏...
    18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分析2021年9月—2022年8月漳州石亭新站、大通北旧站的观测资料.结果表明:石亭新站2 min平均风速、10 min平均风速、最大风速、极大风速、瞬时风速均比旧站偏高,2 min平均风速的风向、10 min平均风速的风向、最大风向、极大风向、瞬时风向和旧站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漳州风向风速对比观测

    汛期单站暴雨指标在预报暴雨落区中的应用

    李右清
    19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下,尤其是当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来袭时,作为防灾减灾的第一线,县级气象站承担着预警与预报的重要职责.为了提升预报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县级气象站需要在充分理解并采纳上级气象中心对宏观气象形势判断的前提下,结合暴雨指标来进行精细化的地方性灾害天气预报修正.通过回顾和分析2010年县级气象站成功修正2次暴雨预报的过程,进行深入的技术剖析并归纳为有效的修正方法,不仅能够增强暴雨指标的实用性,还能显著降低预报中的漏报率,并探讨了如何使上级气象部门的宏观预报结论在基层气象站层面得到精准实施,为基层气象预报工作的优化提供指导思路.

    汛期单站暴雨指标暴雨落区精细化预报

    热浪条件下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日变化特征

    郭怡宁陈苑旻庄逸翔
    19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008-2019年的AMDAR数据记录,探究大气边界层温度和风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对热浪事件的响应.将热浪事件定义为日平均气温连续2 d以上超过暖季(5-9月)日平均气温95%分位数的高温天气过程.研究发现:北京市大气边界层温度有显著的日变化,通常在15:00达到最高值.在白天,对流边界层发展旺盛,而夜间有较为明显的辐射逆温.北京大气边界层风速同样具有显著的日变化和垂直差异,3 000 m以下往往在02:00~04:00达到最大风速,在较低层,白天多为东南风而夜间多为东北风;在较高层,整个日平均变化几乎表现为西北风.

    行星边界层热浪AMDAR

    一次冷涡云系CMA-CPEFS v2.0模式模拟效果检验

    谷笑楠李薇邢凤娟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卫星反演、探空、地面降水资料,对比分析了一次冷涡降水云系CMA-CPEFS v2.0模式模拟的云带、云顶高度/温度、云垂直结构和降水场.结果表明:模式预报的云系分布形态、范围和云系移向与实况十分接近,含水量大值区与实况不完全相同,云系移速较实况略慢;模式预报的温度特征层(0、-10、-20、-30℃)高度、相对湿度与实况一致,云水混合比和温度垂直剖面也反映出了冷涡云系的冷暖垂直结构;模式对各量级24 h降水预报要好于48 h,24 h降水预报模式对降水较为敏感,存在降水预报偏大的现象,而48 h降水预报存在不足的现象.

    模式预报模式模拟对比分析

    2024年春季河西走廊一次强沙尘暴天气成因及沙尘传输特征分析

    赵瑾张春燕陈静吴雯...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024年春季河西走廊一次强沙尘暴过程的成因和传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期高温少雨的气候条件加剧了下垫面的沙尘化,使得土质疏松,地表干土层增厚,为沙尘暴提供了较丰富的物质基础.在"阶梯槽"的高空环流背景下,造成了不稳定层结,低层强的大气斜压性和强西北风急流及地面冷高压与热低压之间锋面过境,为强沙尘暴天气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此次过程受当地沙尘和外来输入性沙尘共同影响,沙尘以细小颗粒物为主.过程的传输路径为偏西偏北路径,经新疆、内蒙古西部、中部影响河西走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主要沙源地,在影响时间段内,沙尘随着西北气流自西向东传输,传输过程中由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再次补充沙尘源.过程中不断有沙源的补充,故持续时间长、强度强.

    河西走廊春季强沙尘暴遥感监测传输特征

    玉树地区晴雨预报性能分析

    索南美朵贺永平刘存索南巴桑...
    204-20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2020年10月—2022年12月玉树州6个国家气象站的实况降水数据及CMA-GFS模式(以下简称模式)08:00、20:00起报的12 h、24 h预报时效内的临近格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1)分月来看,模式在玉树地区12 h时效的晴雨预报准确率优于24 h时效的晴雨预报准确率,08:00起报的准确率优于20:00起报的准确率.08:00~20:00晴雨预报在治多的12月性能最好,08: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在杂多的6月性能最好,20: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在玉树市的1月性能最好,20:00至翌日20:00晴雨预报在治多的5月、曲麻莱的12月性能最好.(2)分季节来看,模式在玉树市12 h时效内晴雨预报性能冬季最好,24 h时效内晴雨预报性能春、秋两季相对较好.(3)各县分季节来看,治多县各时段模式晴雨预报性能冬季最优,杂多、曲麻莱、囊谦春、夏、秋08: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冬季杂多20:00至翌日20: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曲麻莱20: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囊谦整体预报性能均较好;玉树市的春、夏季08: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秋、冬季20: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称多县春季08: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夏、秋季20:00至翌日20: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冬季20:00至翌日08:00晴雨预报性能最好.基于研究,掌握模式不同时段在高原地区预报性能,有助于提高高原地区晴雨预报的准确率,通过总结将经验转化成技术,为晴雨预报订正提供参考.

    CMA-GFS模式晴雨预报准确率空报率漏报率

    广东省近50年冬季暴雨过程气候分析

    韦翠付炳秀黄思源胡小妮...
    208-210,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1969年12月—2019年2月广东省86个站点的日降水量数据及对应时段的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分析广东省冬季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影响系统及物理条件.结果显示:广东省冬季暴雨的多发区有3个,与广东省全年的暴雨中心相比位置稍偏北;广东省冬季暴雨主要由中路冷空气入侵、低层切变线或辐合区维持及西风槽影响所致;广东省冬季暴雨发生的物理条件主要有充足的水汽、强烈上升运动和一定程度对流不稳定,与广东省汛期暴雨相似,但其大气层结相较来说更为稳定.

    冬季暴雨时空分布气候特征

    气象因子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影响研究

    熊卫东熊瑶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象因子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具有重要影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和保障粮食安全.以四川省资阳市为例,概述了资阳市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包括水稻、玉米、冬小麦及油菜病虫害,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基于气象因子的农作物病虫害预防措施.

    气象因子农作物病虫害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