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灾害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灾害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张巴克

月刊

1004-7395

nyzhyjbjb@163.com

0551-5160975;5145927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安徽省农科院科研楼6号楼东)

农业灾害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雹灾害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孔祥宇刘敏
    92-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沧州、塘沽和天津机场三部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20年6月25日发生在京津冀地区大范围风雹灾害进行详细分析,得出风雹灾害的主要雷达回波特征,如冰雹的反射率因子特征、超级单体和弓形回波的径向速度图特征、冰雹云的RHI特征.

    风雹灾害超级单体弓状回波雷达回波特征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策略研究

    李秀红江亚军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农业气象灾害类型的概述,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灾害发生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气象预测、科学种植、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管理和监测预警体系的防御策略.研究发现,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存在防御意识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应急管理能力不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不强、灾后恢复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通过提高农业劳动者综合素养、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健全灾害指挥应急系统、构建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防灾技术体系建设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台站级常见告警信息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法

    李婷婷任浩罗淼陈艳...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实际观测业务值班工作经验,介绍了县级观测业务工作中常见的涉及数据传输、数据质量、业务软件、观测业务计算机、观测仪器、供电6个方面的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台站级告警信息种类,详细分析了各类告警信息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总结了具体的应急处理办法及注意事项,供基层台站业务一线人员借鉴,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奠定基础.

    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业务常见告警信息处置方法

    关于提高中小机场极端天气预报预警能力的思考

    吴美玲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象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会对航班的正常运行、航班安全及航班正点率产生影响,而雷暴大风、强降雨、冰雹、台风、大雾、冰雪等极端天气都会影响航班安全运行,通过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机组和地面保障部门可以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航空器、地面设施设备及人员安全,提高极端天气下的运行效率.分析了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困难,从提高极端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升极端天气预警及时性、提升航空气象情报的准确性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提高中小机场极端天气预报预警能力的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民航气象工作质量.

    极端天气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气象服务保障

    邢台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宋睿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2015-2023年邢台市大气逐月平均SO2、NO2、PM10平均浓度值资料,利用数学统计法分析全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年际和月季分布特征,并提出加强源头控制、完善监测和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主导作用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大气环境质量污染物浓度防治措施邢台市

    兴安盟索伦镇日照时数气候特征分析

    刘晓凤刘立斌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索伦镇1981-2022年日照时数等观测数据,运用统计、距平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等分析索伦镇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率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981-2022年索伦镇年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率均呈增多趋势,以冬季和春季的日照时数增多为主要贡献.

    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气候变化

    影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正常运行的问题分析处理

    董佳琪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地面气象观测质量逐步提升,但在运行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基于此,概述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改革发展,以吉林省辽源市为例,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重要性,探讨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异常问题及处理,分析了影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异常的原因,并提出了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质量提高对策.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数据异常自动化改革辽源市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的川东地区一次冬季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

    褚芸欣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等,对川东地区2022年11月7日夜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的,低层暖湿气流输送与高层显著干区配合,形成强对流天气潜势区.并且,中层弱冷空气渗透,配合随高度倾斜的辐合—辐散叠加区,使层结趋于不稳定状态,导致强对流天气发生.

    ERA5再分析资料冬季雷暴强对流潜势

    景德镇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调整与特征分析

    汪俊杰余俊杰俞景璞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GB/T 27963-2011)和景德镇国家观测站气象观测数据,对景德镇市1954-2021年的每日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按寒冷、冷、舒适、热、闷热五个等级进行统计,评价了景德镇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特征.通过调研与数据对比,提出了新的景德镇市气候人居环境舒适度等级划分指标,并与国标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修订的地方标准计算表明寒冷日数明显减少,热与闷热日数显著增加,与国标相比,更接近人体感觉.而舒适的日数由130 d增至191 d,表明景德镇市有半年以上为舒适,气候条件优越,宜居特征明显.这为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旅游、购房定居等提供了较好的数据支撑,同时为地方新标准的出台提供了依据.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景德镇市等级评价指标

    麻栗坡县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张倩马雯陈晓玲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2022年6月10-11日和2023年8月23-24日2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2022年6月10-11日过程主要受低压辐合切变线影响;2023年8月23-24日,随着冷涡向我国东北移动,副高断裂东退,槽后西北气流输送冷空气;(2)2次过程中的对流云团均为局地生成并不断东移发展,强降水时段出现在对流云团的发展与成熟阶段.且2次过程均以积云混合降水回波为主,降雨分布不均,覆盖面广,持续时间较长;(3)2023年8月23-24日最大水汽通量、最大累计降水量均大于2022年6月10-11日过程,说明水汽通量对强降雨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大暴雨环流形势水汽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