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灾害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灾害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张巴克

月刊

1004-7395

nyzhyjbjb@163.com

0551-5160975;5145927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安徽省农科院科研楼6号楼东)

农业灾害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1月12-15日柴达木盆地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韩廷芳刘成丰何生录李兴...
    212-214,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空、地面和模式资料,分析了2023年1月12-15日期间发生在青海省隆冬季节的一次寒潮天气.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是隆冬季节发生的一次全省性寒潮天气,柴达木盆地伴有吹风沙尘、降雪.其特点是寒潮影响范围广,共计29站次达到寒潮标准;寒潮强度强、持续时间长,最高降温幅度达20.6℃,柴达木盆地南缘3站降温幅度均在18℃以上;柴达木盆地出现大风沙尘天气,风力达10级;青海省大范围出现降雪天气,柴达木盆地2站出现大雪(德令哈5.3 mm,积雪深度6 cm;那棱格勒河二级电站6.8 mm).柴达木盆地南缘3站过程累计降水量均超过历年同期中旬值.(2)冷空气的堆积预报着眼点是关键区冷高压强度,分析上游冷空气的实况强度,判断是否有从北方来的冷空气在该地区有堆积;寒潮暴发预报着眼点是分析未来高空环流是否有调整,是否利于引导冷空气南下;寒潮强度预报着眼点是前期升温幅度、地面冷高压强度、地面正变压数值等;寒潮冷锋路径和天气预报着眼点是根据预报冷锋及地面冷高压路径,分析寒潮可能的路径及影响区域.寒潮伴随大风、降水天气分析模式10 m风场,相对湿度条件等.

    寒潮预报着眼点冷锋柴达木盆地

    基于危害指数的河套地区干热风时空分布特征

    陈晓平陆达杨卫
    215-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干热风日最高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三要素换算成干热风危害指数,更利于评判干热风危害程度.随着气候变暖,干热风危害指数有加重的趋势.干热风在河套地区的发生程度南部强于北部.60年内,干热风发生程度呈上升趋势,南部北部干热风指数增幅分别为41.698/10年和10.686/10年.干热风在河套地区的发生程度南部强于北部.从各旬干热风危害指数发生程度来看,前20年从6月下旬到7月中旬,逐渐加重;中20年6月上旬居第二位,后20年南部6月上旬虽位居第二,但危害指数107.8与位居第一的7月中旬的108.3非常接近;北部后20年7月上旬位居第一,6月下旬位居第二,7月中旬位居第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南部和北部,干热风危害指数最高值有提前趋势.从历史变化趋势来看,严重干热风2001-2020年出现最多,为5次,发生频率为25%;1981-2000年次之,为3次,发生频率为15%;1961-980年仅出现1年,发生频率为5%;中等偏重干热风2001-2020年出现4次,发生频干热风危害指数最高值有提前趋势,发生频率为20%;1961-1980、1981-2000年均出现2次,发生频率均为10%.

    干热风危害指数地域分布发生趋势

    融安县暴雨时空特征分析及落区分布研究

    黄灿娇覃丽娜郑红何杭骏...
    219-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融安自动气象站降雨量观测数据及FNl再分析资料,分析融安县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各暴雨日天气形势进行分型及落区分析,得到结果如下:(1)1957-2021年,融安县年暴雨日在2~13 d之间,暴雨集中发生在4-8月,尤以6月暴雨发生频率最高,暴雨日数震荡周期在20年左右.(2)2007-2021年,融安县各乡镇年均暴雨日数在5.3~12.5 d/年之间,其中长安镇暴雨日数最多.各乡镇平均暴雨强度在80~95 mm/d之间,以长安镇为中心,向东北、西南方向逐渐减小.(3)Ⅰ、Ⅱ、Ⅲ型天气形势是融安县最常见的3种暴雨形势,Ⅰ型天气形势下发生的暴雨强度最大,强度从北至南逐渐减小;Ⅱ型天气形势下暴雨强度分布表现为西北、东南较大,东北较小;Ⅲ型天气形势下发生的暴雨强度明显小于Ⅰ型和Ⅱ型,大致表现为南大北小.

    融安县小波分析暴雨分型暴雨落区

    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郑煜姚佳林
    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是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主要作业方式之一,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业用高炮为部队退役武器装备,弹药为民用爆炸危险品,均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安全管理不到位通常会引发各种安全隐患,导致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叙述了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以避免事故发生,为科学、精准、安全、高效作业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的作用和价值.

    人工影响天气高炮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生态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需求与实践措施探讨

    丛宇辰邓思盟于秀娟杜雪松...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气象科技作为生态农业的重要支撑,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生态农业气象科技服务的需求,探讨了相应的实践措施,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生态农业气象科技需求实践措施可持续发展

    荒漠电熔式塑料袋新能源自给水植树方式

    吴俊渊吴左佳峰董建国田涛...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正面临严重的荒漠化问题,荒漠种植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鉴于荒漠地区缺水严重、土壤容易流失的问题,针对此情况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电熔式塑料袋新能源自给水植树装置,并在神木市进行了种植试验.在试验中,共栽种了84棵油松苗木,经过一年的生长,结果显示存活的油松树达到了72棵,存活率为85.7%,实现种植的预期目标,为荒漠治理提供了参考.

    空气取水荒漠化种植技术干旱

    天然林保护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高杰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然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护生态平衡和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有代表性的天然林地区,综合分析了天然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气候调节与碳储存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保护显著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加强天然林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并促进天然林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确保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安全和气候稳定等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有助于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

    天然林生态保护生态系统

    浅谈护林防火技术在林业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刘卫平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业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人类社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吸引了各地区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关注.作为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极大.它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危害.通过调查森林火灾成因发现,人为破坏占据较大比例,烧毁农田山脊是导致火灾发生的重大因素.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切实提高森林保护防火水平,不断调整防火技术,以此将火灾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

    护林防火技术森林资源保护

    浅谈景电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郝国栋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电灌区是我国甘肃省的重点灌区之一,位于甘肃省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的因素的限制,当地干旱缺水问题较为严重.为了有效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当地相关部门现已建设景电一期、景电二期以及其延伸的民勤调水工程3个灌区,现灌溉覆盖面积已增加至4 000 km2以上,不仅可以有效遏制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情况,还进一步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用水安全,为当地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助力.然而,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水污染和水浪费情况,从而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下降,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为此,应重视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分析了景电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具体的优化配置策略,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景电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探析

    祁开云
    24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在水利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涉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探讨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阐述了生态修复技术在提高自然资源保护、改善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义,分析了具体的修复技术应用案例,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前景,为同行业人员深入了解生态修复技术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提供参考.

    生态修复技术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