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灾害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灾害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张巴克

月刊

1004-7395

nyzhyjbjb@163.com

0551-5160975;5145927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安徽省农科院科研楼6号楼东)

农业灾害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播期对巨型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龚佳娱王灿席旭凤王志国...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巨丰5号、丰超6号2个巨型稻品种3批不同播期气象栽培的试验研究,筛选出适合抚州市临川区气候条件下的巨型稻最佳品种和最佳播期.结果表明:丰超6号三期播种生育期最长为1期播种(4月30日)135 d,较巨丰5号三期播种中最长的1期播种(4月30日)短45 d;有效积温为2386.1℃,产量为782.5 kg/667 m2,较巨丰5号1期播种(4月30日)551.3 kg多231.2 kg,两品种对比,丰超6号生育期短、有效积温适中、产量高.其中,丰超6号1期播种(4月30日)产量为782.5 kg/667 m2,每667 m2产量分别高于2期播种(5月10日)20.2 kg、3期播种(5月20日)35.3 kg.因此,丰超6号的播种最佳时间为4月30日.结果可为巨型稻推广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巨型稻播期气象栽培生育期产量

    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蒙兴明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林业发展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新时期营造林技术作为推动林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其应用与实践对提高林业资源的优质化和产值化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森林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三都水族自治县林业发展实际,深入分析了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多维应用,并提出了创新营造林技术的策略,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营造林技术林业发展生态环境GIS技术防灾减灾

    不同施肥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何俊俞杨钦潮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4年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4个处理(CK,未施肥;T1,施肥1次;T2,施肥2次;T3,施肥3次)每次施肥500 g,连续3年对林木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施肥促进了桉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的增长,其促进作用T3>T2>T1>CK;试验3年后,CK与T1、T2、T3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施肥促进了桉树经济效益的增加,T3纯收入最高,T2投入产出比最小.得出结论:施肥次数增加可以促进桉树人工林生长,实现大径材"精品林"营造,最终达到桉树林经济效益增加的目的.

    桉树施肥林木生长经济效益生长指标

    思南县双高红薯产业发展探究

    吴国江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农业兴盛的道路上,一种被誉为"绿色动力"的作物正在悄然兴起,那就是双高红薯.这种红薯以其高产、高营养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友好特性而闻名,如今已然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双高红薯种植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基于此,介绍了双高红薯,阐述了双高红薯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探讨了双高红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思南县双高红薯乡村振兴绿色动力生长周期

    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刘乐瑶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地资源管理是集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工作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性、系统性管理活动,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资源均衡配置和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加强对测绘技术的合理运用,才能促进土地资源管理效率提高.简要介绍了常用的测绘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同时论述了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价值,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定级评估、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监管等方面阐述了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式.

    测绘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评估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态旅游的创新发展

    李静敏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传承乡村文化、促进城乡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阐述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内涵,以及它与乡村振兴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强调了农业生态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传承乡土文化,以及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其次,详细探讨了农业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包括整合资源打造独特旅游产品、促进农旅产业融合、推动科技与绿色发展模式,以及建立产业联盟等.最后,强调了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品牌打造与宣传推广、加强人才培养和政策资金支持的紧迫性.

    数字国土工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农业生态旅游产业转型

    园林绿化施工中树木移植技术与成活率提高策略

    刘玉娟马悦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园林绿化工程中树木移植的成活率,深入研究了树木移植技术和影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对不同的移植技术进行了分类和概述,并分析了土壤、气候等外部条件对树木成活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树种适应性评估、土壤改良技术、根系处理、水分与营养管理以及病虫害的预防控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树木移植流程.经过成本效益分析,发现合理投入资金可以显著增强移植效果并带来经济收益.这些研究结果为园林绿化工程中树木移植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实践依据.

    园林绿化树木移植成活率成本效益

    克什克腾旗藜麦种植的气象条件适应性研究

    张越李娜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克什克腾旗藜麦的耐受性和适应性进行研究十分重要.克什克腾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干旱,夏季短暂而高温,冬季漫长而寒冷,这种极端气候条件对藜麦生长发育产生着巨大影响.基于此,分析了藜麦种植的特点和藜麦生长季(6-8月)的气象条件,探讨了克什克腾旗藜麦种植的气候条件适应性策略,旨在为当地藜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抗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克什克腾旗藜麦气象条件适应性抗逆能力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岑柱军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种植和病虫害防治为玉米生产中的关键部分,优化高产玉米种植,加强病虫害防治,对玉米增产增收、对粮食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基于此,分析了高产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应用于玉米种植的作用,指出了玉米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探讨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介绍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应用思路,助力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玉米种植技术高产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种植密度田间管理

    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杨红娃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业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木生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基于此,阐述了林业栽培技术要求,指出了林业栽培技术面临的问题,探讨了林业栽培技术策略、病虫害防治管理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林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