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灾害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灾害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张巴克

月刊

1004-7395

nyzhyjbjb@163.com

0551-5160975;5145927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安徽省农科院科研楼6号楼东)

农业灾害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范围暴雨发生前一次局地极端大风天气分析

    毛国荣刘新磊曹张驰谢晓华...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6月26日13:00~17:00,临沂市出现大范围偏南大风,14:15郯城县高峰头镇最大瞬时风速达37.2 m/s(13级).利用多源气象资料,重点探讨了出现极端大风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1)此次极端大风天气发生在深厚的暖湿平流背景下,低层和地面的辐合提供了触发条件.(2)强降水和冰雹的共同下沉拖曳作用是产生极端大风的启动机制.(3)中层明显偏干且近地面近似干绝热层,有利于风暴中层夹卷,同时降水下沉拖曳启动后降落到低层后还会进一步蒸发,导致地面温度骤降、气压涌升,强烈的冷池外流造成了地面的极端大风.(4)被夹卷进下沉气流中的环境空气(偏南气流)在下降到地面附近的过程中将一部分南风动量带到地面附近,加强了偏南大风.

    局地极端大风特征成因分析湿下击暴流

    2023年5月河北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韩冰周煜肖玮
    21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探空资料、地面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3年5月19日河北中南部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发生在蒙古冷涡天气背景下,冷涡后部冷空气与低层暖湿空气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具有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和垂直风切变.(2)地面辐合线和锋线、850 hPa切变线和急流为过程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3)对流在衡水地区合并加强形成超级单体.(4)冰雹混合强降水的拖曳引发下击暴流从而形成地面冷池和雷暴高压,冷池密度流、变压梯度共同作用造成地面大风.

    强对流天气超级单体下击暴流

    2023年2月23-25日攀枝花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分析

    廖伟何科
    217-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自动台站观测资料、ECMWF资料诊断分析了2023年2月23-25日攀枝花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结果表明:低空切变和地面冷空气是造成此次降温的主要影响系统;偏北风不断引导北方冷空气南下,为此次降温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地前期气温偏高为强降温奠定了基础.

    强降温环流形势成因分析

    江西省一次强对流天气演变过程及其对吉安地区的影响分析

    黄烨
    220-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及雷达探测资料,对江西省2023年4月3-5日的一次强对流天气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对吉安地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江西省处在500 hPa高空槽前,并且受强西南气流影响.在低空急流作用下,暖湿气流持续向江西输入,形成"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环境,再加上高空槽前上升运动,为此次江西省大部雷暴、大风、强降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形势.江西北部区域强对流天气过程和冷池流出、中层的干侵入等系统具有极大联系,水汽通量持续在赣南一带辐合,是促使该区域降水天气持续维持的重要原因,这也导致吉安地区尤其是南部片区出现了暴雨和短时强降水等灾害天气.

    强对流天气环流背景演变过程

    1961-2023年阿勒泰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赵江伟李敖赵哲维李晖...
    223-225,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阿勒泰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61-2023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统计分析通过0、5、1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3年阿勒泰≥0℃、≥5℃和≥10℃界限初日均以提前趋势为主,而终日均表现出推迟的趋势,且除≥0℃界限初日和终日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外,其余界限初终日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阿勒泰≥0℃、≥5℃和≥10℃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均以增加趋势为主,变化倾向率分别为2.86、2.109、1.369 d/10年,只有≥0℃、≥5℃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呈增加趋势,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阿勒泰≥0℃、≥5℃和≥10℃积温均以增加趋势为主,且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不同界限积温增加趋势显著.

    积温变化特征阿勒泰

    湘潭市气候变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黄昕怡何宁戴劲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加剧,严重威胁了大气环境与人类身体健康.掌握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对做好污染防治至关重要.气候变化作为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被引起高度重视.基于此,选用湘潭市国家气象观测站2000-2023年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地面空气质量监测站2016-2023年PM2.5、PM10等大气污染物监测资料,重点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湘潭市

    新疆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与防灾减灾措施

    芒苏尔·艾热提
    229-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显著.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我国是农业大国,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影响了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基于此,分析了新疆干旱、大风、冰雹和暴雨洪涝气象灾害特征,探讨了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防灾减灾措施,旨在将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

    气象灾害农作物生产防灾减灾工作新疆

    基于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的太湖水体表层蓝藻水华特征研究

    侯润琳文军雷磊赵堂群...
    23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太湖蓝藻水华具重要价值.利用风云三号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数据计算了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型植被指数等,以提取蓝藻水华分布,并基于太湖东山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水华暴发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风云三号具备监测太湖蓝藻水华的能力,2017年太湖不同季节蓝藻分布情况不同,最大叶绿素指数监测效果更好,温度、光照会促进蓝藻水华的暴发,对拓展气象卫星数据应用范围、强化湖泊水体蓝藻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风云三号卫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蓝藻水华

    2023年河南省麦收期连阴雨特征分析及影响评估——以漯河市为例

    江清霞
    235-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漯河市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23年和2023年57个区域气象站的气象资料、7个自动土壤观测站墒情资料、3个农业气象站农作物生长发育资料,对 2023年5月下旬至6月初麦收期连阴雨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生产的情况,对此次罕见麦收期连阴雨过程进行影响评估.在分析2023年5-6月河南省漯河市麦收期连阴雨天气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长期和短期应对措施.该研究可为麦收期连阴雨过程的气象服务及灾害评估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为农业管理部门和广大种植户提供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麦收期连阴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麦收期连阴雨特征影响

    黄山市降水量与高程关系分析

    彭博
    238-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水循环中,降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空间和数量上,降水分布的随机性大,降水量的测量难度也很大,导致降水观测成为这些研究领域的主要制约因素,根本原因在于山脉走向、山坡坡度、水汽来源、区域地形等.以黄山市为典型区域,分析降水量与高程之间的变化关系,为推求无资料地区或者资料较少的地区降水量提供依据.

    降水量高程相关关系等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