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皮革科学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皮革科学与工程
中国皮革协会 四川大学
皮革科学与工程

中国皮革协会 四川大学

廖隆理

双月刊

1004-7964

chenling00@263.net

028-85460597

610065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皮革科学与工程/Journal Leath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与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十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特色,注重学术期刊的理论性、学术性和权威性。《皮革科学与工程》以发展皮革科学、振兴皮革产业为宗旨,登载皮革化学与工程领域(制革、毛皮、鞣料、皮革化学品、皮革机械及皮革制品等)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实验研究方法、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对我国皮革科学及工程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专题论述(包括政策性)和有参考价值的译文;实用制革工艺技术、皮革化工材料生产技术及工程问题等方面;对皮革及相关行业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会议信息、新产品、新技术研制开发信息、有关经济信息及文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鞣制过程中皮革在转鼓内的形变特征及受力分析

    韩明真江卓成谢果曾运航...
    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鞣制过程不同转速下皮革在转鼓中的形变和受力过程.首先将转鼓内皮革的复杂形变过程简化为圆到椭圆的周期性形变过程,建立了形变计算模型.随后通过可视化实验定量分析了转鼓内皮革的形变及受力情况,证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此外,在鞣制初期使用高转速(如15 r/min),在末期使用低转速(如5 r/min),可使皮革保持较大的形变程度和推力,从而利于化学品的传质,提升鞣制效果,助力皮革行业节能增效.

    皮革转鼓鞣制形变受力分析

    无铬鞣废革屑胶原提取物与PBAT共混成膜性能

    侯振强张辉强西怀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稀酸法分别从沸石、TWS鞣废革屑中提取胶原,以提取率、特性粘数等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对纯化后的胶原水解物进行表征.随后选取TWS鞣废革屑提取的胶原水解物(C-TWS)与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成膜,探究二者的成膜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胶原水解物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元素组成以C、N、O为主,矿物盐含量低,是优质的生物可降解蛋白基材.PBAT/C-TWS共混过程为简单的物理共混,C-TWS组分含量的增大使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量提高43.05%~182.5%.C-TWS组分含量为30%时,薄膜的最大热降解温度由405.4℃降低至386.5 ℃,所有比例共混膜都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共混体系中C-TWS组分含量小于50%时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固体废弃物无铬鞣废弃物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混膜

    MXene@聚多巴胺的制备、性能和应用

    周建华晏亚飞周梦园
    18-2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光热转换材料聚多巴胺包覆的MXene(MXene@PDA)引入胶原气凝胶,来提高其光热转换能力,扩大其在低温防护领域的应用范围.采用化学刻蚀和原位锂离子插层法制备了 MXene,然后利用多巴胺(DA)在MXene表面发生氧化自聚合反应,得到了 MXene@PDA,探讨了 DA用量对MXene@PDA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对MXene@PD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PDA被成功包覆在MXene薄片上,提高了 MXene的环境稳定性.当MXene与DA的质量比为100:6时,制得的MXene@PDA光吸收性能最佳.在100 mW/cm2氙灯照射下,MXene@PDA改性胶原气凝胶的温度高达54.8 ℃,相比于胶原气凝胶提升了 17.9 ℃,并且在多次光热循环实验中最高温度都在54.8℃左右,表现出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MXene聚多巴胺光热转换胶原气凝胶

    基于隶属度综合分析法从制革固废中回收羊毛纤维

    曹倩荣吴芳彤刘春卯郑翔...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制革固废中毛纤维的利用价值,本实验将隶属度综合分析法与响应面优化法相结合,建立了酶法回收毛纤维的工艺.运用隶属度综合分析法对不同酶法回收的羊毛纤维白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酶解液总蛋白、总糖含量进行赋权计算,以获得的综合评分S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优化法对酶制剂配比进行优化,最终获得羊毛纤维的回收工艺.具体为:含毛制革固废80℃高温水浴1 h,冷却后浸入含有胶原酶2.5 g/L、胰蛋白酶2.5 g/L、菠萝蛋白酶5 g/L的溶液当中,以NaOH溶液调节pH至7.0,40 ℃酶解5h,过滤洗涤,提取毛纤维.经测定提取的毛纤维白度61%,纤维断裂伸长率33%,较原毛均有所提升,纤维断裂强度1.08 cN/dteX,为原毛的96%.该研究为制革含毛固废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隶属度响应面毛纤维制革固废

    基于改进YOLOv5的皮革抓取点识别及定位

    金光任工昌桓源洪杰...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机器人对皮革抓取点的精确定位,文章通过改进YOLOv5算法,引入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到Backbone层中,用Focal-EIOU Loss对CIOU Loss进行替换来设置不同梯度,从而实现了对皮革抓取点快速精准的识别和定位.利用目标边界框回归公式获取皮革抓点的定位坐标,经过坐标系转换获得待抓取点的三维坐标,采用Intel RealSense D435i深度相机对皮革抓取点进行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Faster R-CNN算法和原始YOLOv5算法对比,识别实验中改进YOLOv5算法的准确率分别提升了 6.9%和2.63%,召回率分别提升了8.39%和2.63%,mAP分别提升了 8.13%和0.21%;定位实验中改进YOLOv5算法的误差平均值分别下降了0.033 m和0.007 m,误差比平均值分别下降了 2.233%和0.476%.

    皮革抓取点定位机器视觉YOLOv5CA注意力机制

    皮革领域"双碳"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

    任可帅桑军步巧巧周建飞...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在推进皮革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标准也必将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在综合分析皮革领域产业政策导向、标准体系现状和行业未来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皮革"双碳目标"标准体系框架;并从加快基础通用标准制修订、增加团体标准供给、强化标准宣贯培训三方面给出了皮革领域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皮革碳达峰碳中和标准绿色低碳

    制革中悬挂式转鼓作用特征

    刘贤军单志华
    47-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革机械是皮革工业进步的重要支撑.转鼓的发明是制革湿操作迈入节水高效的重要标志.由此,转鼓也成为完成制革化学过程的最关键设备.由于圆形悬挂式转鼓具有固定的运行轨迹,皮/坯革不同的加工效果需要通过调整转鼓内部的结构及操作参数.文章探索性分析了转鼓对皮/坯革的共性作用特征,描述了制革工序中转鼓内构造与操作参数之间的一些关联,包括由此形成的揉搓、挤压、拉伸等机械作用对皮/坯革内物质溶出与外加材料渗入的影响.

    皮革机械转鼓结构机械作用制革工序

    热湿交互——防寒鞋热湿舒适性研究的难点与进展

    弓太生杜美娴康路平张诗雨...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寒冷地区的人民来说,防寒鞋的热湿舒适性十分重要.文章通过检索知网、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中鞋靴热湿舒适性及热湿耦合作用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围绕鞋靴热湿耦合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故重点对寒冷环境下防寒鞋的热湿交互作用研究进行归纳整理,以期为防寒鞋的热湿舒适性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防寒鞋舒适性热湿耦合

    超细纤维合成革透水汽性能的研究进展

    闫子妍赵立环王玉稳杨玉洁...
    61-6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细纤维合成革(简称超纤革)是替代天然皮革的理想材料,但超纤革的透水汽性能与天然皮革相比仍存在差距,有待提升.文章概述了超纤革的制备过程,分析了超纤革的性能及其在透水汽性能方面的不足,并从超纤革的主要组分,即超纤革基布和聚氨酯树脂入手,探讨了超纤革透水汽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对超纤革基布的水解、增加活性基团和亲水剂等改性方法,阐述了对聚氨酯树脂的填料、接枝聚合和共混等改性措施,探讨了对超纤革的后整理改性选项,最后提出了超纤革透水汽性能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超细纤维合成革透水汽性能革基布聚氨酯树脂改性

    我国老人鞋类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现状及风险控制

    马琳刘迈关欣刘曦...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老人鞋的行业现状,分析了国内相关标准、各类监督抽查数据以及社会舆情,总结出老人鞋产品质量问题的来源并进行了风险分析.结合相关职能部门、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多方发挥的积极作用,对老人鞋产品风险控制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旨在提高老人鞋产品质量.

    老人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