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皮革科学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皮革科学与工程
中国皮革协会 四川大学
皮革科学与工程

中国皮革协会 四川大学

廖隆理

双月刊

1004-7964

chenling00@263.net

028-85460597

610065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皮革科学与工程/Journal Leath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与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十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特色,注重学术期刊的理论性、学术性和权威性。《皮革科学与工程》以发展皮革科学、振兴皮革产业为宗旨,登载皮革化学与工程领域(制革、毛皮、鞣料、皮革化学品、皮革机械及皮革制品等)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实验研究方法、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对我国皮革科学及工程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专题论述(包括政策性)和有参考价值的译文;实用制革工艺技术、皮革化工材料生产技术及工程问题等方面;对皮革及相关行业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会议信息、新产品、新技术研制开发信息、有关经济信息及文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阳离子两亲性共聚物在有机鞣革复鞣中的应用

    易玉丹李奇军王亚楠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阳离子两亲性共聚物(PSD),并将其用于TWS有机鞣革的复鞣.动态光散射和扩散波谱结果表明,PSD在水中的聚集程度随着pH提高、温度降低及浓度提高而增大.故选择pH 4、温度40 ℃的工艺条件用PSD对有机鞣革复鞣.PSD可渗透至有机鞣革的原纤维层级并形成疏水薄膜,从而显著提高坯革整体的疏水性,动态防水透水时间从0.14 min提高至10~20 min.此外,PSD促进了有机鞣革对阴离子加脂剂的吸收,吸收率从88.5%提高至93.7%.PSD用量越大,坯革的疏水性和增厚率提高而柔软度下降.综上,将阳离子两亲性共聚物应用于有机鞣革的复鞣能够提高成革的综合性能,这有助于发展完善无铬有机鞣制体系,制造高性能无金属生态皮革.

    阳离子聚合物两亲性聚集行为复鞣有机鞣革疏水性

    钆-钡/天然皮革复合可穿戴X射线屏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李昊吴承承王志新王亚平...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不明显增加材料厚度的同时提升屏蔽性能,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将钡(Ba2+)负载到天然皮革(NL)的多层级结构中得到钡/天然皮革(Ba/NL),并将分散有纳米氧化钆(Gd2O3)的水性聚氨酯涂饰剂均匀涂覆于Ba/NL的粒面,得到钆-钡/天然皮革复合X射线屏蔽材料(Gd-Ba/NL).X射线屏蔽性能研究表明,施加含钆涂层后,1.5 mm厚的Gd1.80-Ba2.32/NL具有与2.6 mm的Ba2.32/NL相近的屏蔽效率;得益于Gd和Ba的协同作用,Gd1.80-Ba2.32/NL对能量为16~48 keV的X射线的屏蔽效率达到70%以上,对能量为65和83 keV的X射线的质量衰减系数与0.25 mm铅板的作用相当.此外,Gd1.80-Ba2.32/NL具有穿戴舒适度高、力学性能佳的优势,其密度仅为铅衣的1/3,透水汽性是铅衣的12倍,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是国家标准要求的2倍和3倍,是一种可用于替代铅衣的有潜力的可穿戴X射线屏蔽材料.

    天然皮革可穿戴X射线屏蔽材料

    非生物腐殖化的微生物生理效应和产物转化

    朱超周明芳利浩男马宏瑞...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革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在生物处理系统的转化行为还不清楚.以单宁酸、甘氨酸和葡萄糖为原料模拟废水发生非生物腐殖化,并结合多元光谱技术,探究了非生物腐殖化产物在微生物纯培养和混合培养中的转化及对生物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酸能促进非生物腐殖化进程,同时经非生物腐殖化体系暴露后,纯培养在48 h-1 000 mg/L氨基酸类区域的荧光强度增强;混合培养在96 h-2 000 mg/L类腐殖酸区荧光强度最强,并新增了类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的荧光区.衡量腐殖化程度的SUVA254值分析显示,混合培养的SUVA254值是纯培养的3倍,说明非生物腐殖化产物经混合培养转化后芳香性显著提升.研究结果揭示了非生物腐殖化和其生物转化产物是制约制革废水达标处理的重要控制因素.

    溶解性有机物非生物腐殖化大肠杆菌活性污泥

    艾力特AT鞣剂在浸酸与不浸酸工艺体系下的鞣制性能

    王思懿强西怀李闻欣段郑军...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绵羊酸皮为实验对象,使用新型有机鞣剂艾力特AT分别在常规浸酸和不浸酸两种工艺体系下进行鞣制,通过坯革的收缩温度、纤维形貌及其热力学性能等分析测试,主要考察艾力特AT鞣剂在浸酸与不浸酸工艺体系下鞣制性能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工艺体系中,鞣制工艺条件的变化对鞣制效果产生了相似的影响;在艾力特AT鞣剂用量6%时,两种不同工艺体系下鞣制的坯革收缩温度都可以达到89℃.此外,鞣制坯革粒面饱满,毛孔清晰,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基本接近.因此,艾力特AT鞣剂在浸酸与不浸酸工艺条件下,基本鞣制效应差异性不明显,这对于推广和应用基于艾力特AT鞣剂的无铬鞣制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艾力特AT无铬鞣剂无铬鞣制制革

    基于配位键和氢键的聚丙烯酸酯自修复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麻寿江胡婷陈子越李雪...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一系列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得到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自修复膜材料.该材料利用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官能团与金属离子Cr3+进行配位,并且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基团可以形成具有可逆作用的氢键,形成金属配位键和氢键双重动态可逆作用的自修复聚丙烯酸酯膜材料.研究发现加入金属离子后薄膜具有自我修复能力,金属离子含量不同时其修复效果也不同.研究了薄膜的最佳自修复温度和最佳自修复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含量为0.15 g时,聚合物的拉伸强度修复率最高可达80%;薄膜最佳自修复时间为12 h,薄膜最佳自修复温度为60℃.利用聚合物中特殊官能团与金属离子配位作用,赋予了自修复材料优异的机械性能和修复性能.

    自修复聚合物金属配位键氢键聚丙烯酸酯膜涂层

    含铬废水和污泥中铬的处理研究进展

    白波涛韩庆鑫杨广育张涛...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绿色发展"观念的持续推进,传统制革行业因其生产工艺中产生的污染而逐渐受到冲击.制革鞣制过程所产生铬鞣废水及其处理后所产生的污泥,若得不到有效处理和利用,不仅会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还会造成铬资源的大量浪费,经济、高效的铬处理与利用技术的开发已迫在眉睫.基于此,分别对制革过程产生的含铬废水及其沉淀过程产生的污泥中铬的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如循环利用法、电絮凝法、生物沥滤法和超临界水氧化法等,并对含铬废水和污泥中铬的处理回收方法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旨在为我国皮革行业的绿色化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制革行业含铬废水含铬污泥循环利用法酸浸法

    改善超纤革用非织造布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李佳馨钱晓明朵永超郭寻...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力学性能作为超纤革用非织造布的一项重要性能,决定了超纤革的应用范围.超纤革用非织造布大多以海岛短纤或橘瓣长丝超细纤维为原料,经针刺或水刺加固等工序制备而成.文章主要从纤维原料、针刺工艺与水刺工艺3方面因素出发,分析纤维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纤维线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卷曲度、针刺密度、针刺深度与水刺压力对非织造布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增强超细纤维合成革用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超细纤维合成革超细纤维针刺工艺水刺工艺力学性能

    鞋前跷参数设计对步行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综述与展望

    赵碎浪马瑞雅滕进邢睿...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不同鞋前跷参数设计对人体步行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核心期刊)等中英文数据库对近30年关于鞋前跷参数对下肢生物力学影响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共检索到486篇文献,经过筛选,最终纳入16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鞋前跷参数设计对足底压力、步态稳定性、足踝生物力学产生影响,且影响机制不同:顶点位置通过改变踝关节跖屈阻力臂,影响踝关节跖屈力矩大小,进而影响跟腱应力;前跷角度可以减少跖趾关节背屈角,降低前足足底压力,减弱绞盘效应和缓解足底筋膜应力,但较小的顶点角度会破坏步态稳定性.不同参数的组合对足踝部健康的效果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各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确保功能性鞋靴设计的应用效果.

    足底压力步态稳定性足踝生物力学摇臂鞋前跷弧度设计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皮革中9种双酚类物质

    王宁周雷章宦胜胡秀红...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皮革中9种双酚类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提取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浓缩定容、过滤,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100 mm × 3.0 mm,3.5 μm)进行分离,水-甲醇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四级杆质谱仪进行多反应监测分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双酚类物质在9 min内可完成分离,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 0,检出限为0.8~24μg/kg,定量限为4.0~80 μg/kg,加标回收率在85.2%~105.6%范围内,精密度为2.6%~10.3%.鞋用皮革样品测定发现,双酚F、双酚S、双酚A、双酚E和双酚AF均有检出,双酚F和双酚S检出率最高.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可为皮革及其制品中双酚类物质的风险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皮革双酚内分泌干扰物

    基于亚临界技术的铬革屑水解工艺研究

    张晓伟卢欣雨刘彦
    66-7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水解铬革屑最优工艺为:温度150 ℃、液比25、反应时间75 min、CaO用量6%.铬革屑水解率为(83.98±0.16)%.水解过程无废液产生,水解产物主要为多肽、短肽和少量氨基酸.水解产物的铬含量为(34.81±2.29)mg/kg,符合农业部有机肥铬含量标准,具有作为有机肥的应用前景.铬革屑水解产生的铬绝大部分沉积在铬渣中.铬渣浸出液的铬和六价铬含量分别为14.285 mg/L和1.544 mg/L,低于国家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限值,实现了铬革屑无害化处理.

    亚临界水铬革屑水解铬渣浸出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