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蒲松龄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蒲松龄研究
蒲松龄研究

王聿亮

季刊

1002-3712

abey@chinajournal.net.cn

0533-5821643

255120

山东淄博市蒲松龄纪念馆

蒲松龄研究/Journal Pusongling Research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蒲学学术刊物。旨在推动蒲松龄研究的开展,反映国内外蒲学研究动态及其研究成果,沟通国内外蒲学研究的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新编梨园戏《促织记》的互文性书写策略

    任奕洁
    11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编梨园戏《促织记》是蒲松龄小说《促织》在当代的重演与再生产,该剧采纳了对《促织》进行互文性改写的策略,在衍续原作整体架构和怪诞色彩的同时,更将文本上升到人性悲剧的高度,呈现出新编戏曲独特的风神韵致.通过比对两个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可以发现前者对后者既有认同和关涉,又存在颠覆与重构.借助互文性的视角,无疑能够从《促织记》的情节营构、艺术情境、立意主旨等层面窥见一次现代对经典的重释与升华.

    《促织记》《促织》互文性改写梨园戏

    论《醒世姻缘传》对《儒林外史》的影响

    周擎昊陈国学
    12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醒世姻缘传》和《儒林外史》两部名著之间存在着多重联系,有学者认为,前者在创作内容和创作思想上对后者具有一定的先声作用.诚然,不论是在士人百态的刻画上,还是在社会风貌的表现上,《儒林外史》都与《醒世姻缘传》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相似性.同时,《儒林外史》在创作思想中批判意识的表达和社会理想的阐发,也表现了对《醒世姻缘传》遵礼复古思想的反思与继承.

    《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创作思想影响

    从用典看清代花仙文言小说的知识书写倾向

    徐静
    13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花仙文言小说好用典故,与前代文言小说侧重叙事的记录方式形成迥异.通过典故叠用、暗用以及反用等方式,实现了知识的重构,使得清代花仙文言小说带有明显的知识书写倾向.这与清代花谱类书的繁荣以及花谱类书侧重事典的体例有关,可以说,花谱类书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支撑.知识书写促使花仙文言小说具有独特的阅读审美效果,知识对位是破译密码的关键.分析清代花仙文言小说的用典情况,可以进一步考察文言小说逐渐脱离"史部"实录、带有明显创作特征的文类演变进程.

    清代志怪传奇用典知识书写

    蒲松龄纪念馆藏唐梦赉像考述

    田葵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蒲松龄纪念馆藏有唐梦赉一幅朝服像,该像为全身坐像,穿戴文官七品朝服.亦藏有一幅题咏长卷,根据题咏内容,这应是另一幅唐梦赉像的题咏部分,只是画面物象在流传的过程中已经损毁缺失;题咏者十余人,尤侗、张恂、钱中谐、董文骥、汪懋麟、王广心、林云铭等文化名流皆留下墨迹,是唐梦赉在康熙丁巳年(1677)至康熙壬戌年(1682)间两次南游时所题,为清初文人风雅社交的珍贵文本记录;成图时间在康熙戊午年(1678),绘者为文于宋;图成后,唐梦赉作《自题小像》,摹写自我形象.

    唐梦赉像文于宋《自题小像》《吴越游日记》题咏

    人物介绍

    封2页

    书讯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