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汽车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汽车工程学报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工程学报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郭正康

双月刊

2095-1469

aejournal@126.com

023-68851722

400039

中国重庆市高新区陈家坪朝田村101号

汽车工程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汽车工程学报》是学术性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布发行。本刊优先发表学术水平高、研究方法新颖的论文,特别欢迎具有国际重大项目、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重要项目的研究成果的论文,中文和英文均可。同时,欢迎汽车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撰写本领域的技术发展综述和展望性文章。办刊宗旨是刊发汽车工程技术理论及试验成果,反映汽车设计制造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趋势,推进汽车工程研究和汽车产业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智能台架供风系统开发

    付宇闵海涛孙维毅杨钫...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瞬态工况下,汽车主动进气格栅(AGS)开度及风扇转速实时调整,换热器进风量时刻改变,热管理测试台架风机无法实时为换热器提供精准瞬态供风这一问题,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技术,分析了换热器进风量与车速、AGS开度及风扇转速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数学模型,模型预测误差小于6.6%.将该模型置于CANOE设备中,与VN1640设备及风机系统连接,可实时采集车速、AGS开度及风扇转速CAN信号,计算换热器进风量,从而控制风机输出相应风量,实现了台架风机为换热器提供精准、实时供风这一目标.

    响应面模型智能供风系统汽车热管理测试计算流体力学

    汽车涂层样本单颗粒冲击破坏仿真分析

    杨红陈力邹晨祺臧孟炎...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汽车涂层在冲击载荷下的破坏现象,对于预测涂层抗石击性能以及指导涂层结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汽车涂层样本单颗粒冲击破坏有限元模型,使用自主开发的显式有限元求解器模拟汽车涂层冲击破坏过程.涂层层内破坏、基底与涂层界面分离破坏模式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良好一致性,验证了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揭示了涂层在冲击载荷下的层内破坏与界面分离破坏的失效机理.

    汽车涂层冲击载荷损伤模型数值模拟

    整车集成正向开发价值能力评价模型

    魏小玲曹勇詹国强肖久如...
    125-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车集成正向开发是一个汽车企业研发能力和水平的表现,客观科学地比较不同车企之间的整车集成正向开发价值能力具有指导意义.根据整车集成正向开发的工作内容,采用了V字形正向开发流程并作出了修正,定义了评价整车集成正向开发价值能力的9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整车集成正向开发价值能力评价模型,并且基于该模型,对自主品牌7个不同车企的整车集成正向开发价值能力进行了量化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策划权重系数最大,对整车集成正向开发价值能力的贡献最大.从综合水平上看,车企J的综合表现最优,在产品策划、项目管理、整车性能集成和整车功能定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且没有明显的短板指标;其他车企因为短板指标影响了综合得分.

    汽车产品开发整车集成正向开发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

    基于多叉树和正则表达式的标定系统A2L文件的解析管理方法

    谢钊杨亚联刘昌东
    135-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汽车标定系统A2L文件的定义规律,设计了正则表达式匹配A2L文件关键信息,利用类结构体和多叉树模型对 A2L文件信息进行表示,并对文件中不同的数据模块提出了对应的通用化解析流程.针对测量值可视化和标定值下载问题,依据各种预定义类型和转换方法,设计原始量-物理量的转换公式,可为上位机软件提供转换工具.利用C#和窗体应用开发了A2L数据解析管理软件,实现对解析结果的可视化管理和修改.采用了"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设计模式和动态链接库(dll),可进一步开发出测量标定软件.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A2L文件解析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A2L正则表达式数据解析数据管理

    多孔材料与声腔、钣金耦合的研究及建模方法标定

    张荣荣Charles ZHANG洪卫芳李永超...
    14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突破汽车NVH仿真中NTF仿真精度难题,设计制作了"刚性壁乘员舱",把"声腔模态"与"容器"的耦合效应降到可以忽略.基于此刚性壁乘员舱,分析了子声腔对整体声腔模态的影响,讨论了多孔材料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座椅和地毯等多孔材料模型,量化分析了前围隔声材料对钣金振动与声腔模态耦合的影响.仿真和试验对标的结果表明,空腔模态、空气传递声传递函数、结构传递振动传递函数和声传递函数均获得较好的仿真精度,为整车低频路噪和发动机噪声控制提供了参考.

    声腔模态多孔吸声材料空气传递噪声结构传递噪声有限元建模试验仿真对标

    征稿启事

    后插1-后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