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草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草业
青海草业

张黄元

季刊

1008-1445

qhcyzzbj@163.com

0971-6141786

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胜利路81号

青海草业/Journal Qinghai Prata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蛇床子素在牧草和土壤中残留研究

    于红妍侯秀敏唐炳明
    2-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蛇床子素在高寒牧区牧草、土壤中的残留情况.利用液质联用分析技术对蛇床子素在高寒牧区牧草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限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蛇床子素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土壤中蛇床子素检出限为0.2 μg/kg.通过对蛇床子素残留分析,为高寒牧区草原虫害安全、有效防控提供了可靠、准确的分析方法和科学依据.

    蛇床子素牧草土壤液质联用残留分析

    三种药剂防控草原蝗虫药效试验

    唐炳民侯秀敏于红妍许瑾...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采用30%茶皂素、菜颗·苏云菌、氟啶脲三种生物制剂进行防控草原蝗虫的药效筛选试验.通过试验表明:30%茶皂素、氟啶脲在1 350 ml/hm2、300 ml/hm2的剂量下对青海草原蝗虫的平均防控效果第5 d分别为92.59%和91.67%,防控效果理想,符合青海省草原虫害防控技术要求,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30%茶皂素菜颗·苏云菌氟啶脲药效试验草原蝗虫

    四种典型类型高寒草甸植被生物量变化

    党永桂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样方法分析了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草甸、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草甸和高山嵩草—异针茅(Stipa aliena)草甸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藏嵩草草甸的株高为最大值(14.33cm),高山嵩草—异针茅类型草甸物种数则是最大值,高山嵩草—异针茅草甸牧草鲜重、可食牧草鲜重,牧草干重和可食牧草干重分别为4 098.33 g/m2、3 681.67 g/m2、1 335 g/m2和1 205 g/m2,与高山嵩草草甸不呈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藏嵩草和线叶嵩草草甸.物种数、毒杂草种数和牧草鲜重、可食牧草鲜重、牧草干重和可食牧草干重呈显著正相关(P≤0.01).

    高寒草甸生物量嵩草草甸

    青海不同产地羌活红外光谱分析

    李美雎刘叶尚军陈海娟...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青海不同产地的羌活红外光谱差异.[方法]在4 000~400 cm-1内测定羌活红外吸收峰,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评价羌活化学成分累积量.[结果]青海7个产地羌活含有红外共有峰7个,化学成分累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班玛>红军沟>玛可河>大通>久治>互助>松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青海不同产地羌活分为两大类,久治、互助、大通、松多、玛可河产羌活归为一类,红军沟、班玛产羌活归为一类.[结论]红外光谱方法准确可靠,为评价和鉴别羌活质量提供了参考.

    羌活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

    药用植物麻花秦艽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

    李亚兄张萌尚军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麻花秦艽种子的休眠类型及其解除方法,运用了冷层积(4℃)和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溶液对种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麻花秦艽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在4℃层积处理30d后种子萌发率有了显著提高,在60 d时,萌发率达到90.6%;赤霉素处理对打破种子休眠作用非常明显,800 ppm浸泡种子24 h后,4℃条件下10 d种子萌发率达到94.2%.本研究为麻花艽的栽培提供了可利用的实用方法.

    生理休眠冷层积麻花秦艽

    柱前紫外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贝母生物碱贝母素甲的含量

    徐顺连周加本马维博陈志...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川贝母生物碱贝母素甲的柱前紫外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方法.方法:以对甲苯磺酰氯为衍生试剂,在60℃的水浴条件下对贝母素甲水浴加热回流,采用HPLC-UV法测定川贝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结果:在流动相为1 ml/min的甲醇—水(60 ∶40,v/v),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40 nm.贝母素甲在0.05~2.50 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方法检出限为0.008 μg/ml和定量限为0.017 mg/ml,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5.67%~100%,方法精密度(n=6)为2.4%.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川贝母生物碱贝母素甲的含量测定.

    柱前衍生紫外检测器对甲苯磺酰氯

    祁连县草原蝗虫危害与气象因子关联度分析

    连欢欢于红妍唐炳民侯秀敏...
    27-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草原蝗虫的危害与降水量及气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气温对草原蝗虫的危害均有较大的关联度,5~6月份的降水和气温对草原蝗虫危害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为7~8月份的降水和气温.

    草原蝗虫气象因子关联度

    2018~2019年青南牧区雪灾天气气象服务实践与思考

    海显莲石成珍桓姝琦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青南牧区出现多次强降雪天气过程,降雪量、强降雪日数、持续时间均创历史极值,气温普遍较低,对公众出行、畜牧业生产及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影响,使人民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为提高智慧气象服务,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青海省气象部门高度重视,从横向、纵向进行了多元化的指挥与支持抗灾救灾工作,体现了"大雪大灾之年小难小损".本文着重从8个方面探讨了针对青南牧区雪灾气象服务关注重点及必要性,旨在提供智能化服务,提高抗灾保畜能力,提升民众风险防范和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重大事件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依据.

    青南牧区雪灾天气气象服务

    2020年海北州草地资源生态监测调查报告

    赵国君才让卓玛张宗花马晓萍...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2020年度海北州草地资源监测调查,汇总和分析监测数据,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和建议.

    草原监测调查海北州报告

    气候变暖对格尔木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

    陆广彦王发科何生录许学莲...
    44-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格尔木地区格尔木、小灶火2个气象站1961~2015年气温、积温及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分析了气温、积温及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5 a来格尔木地区气温和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升温倾向率为0.6℃/10a,≥0℃、≥5℃、≥10℃的积温增加倾向率达125.6~167.8℃/10a.粮食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减少倾向率分别为404.0 hm2/10a、1.2 hm2/10a;枸杞等其它作物种植面积呈增加趋势,增加倾向率为595.0 hm2/10a,其中粮食作物和枸杞等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变化明显;分析原因,气温升高,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增加,对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同时有利于特色农作物推广和种植,格尔木地区种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有利于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的枸杞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所致,气温每升高1.0℃,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560.1 hm2,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减少3.9 hm2,枸杞和藜麦等其它特色作物种植面积增加833.9 hm2.

    格尔木地区气候变暖农作物种植结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