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草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草业
青海草业

张黄元

季刊

1008-1445

qhcyzzbj@163.com

0971-6141786

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胜利路81号

青海草业/Journal Qinghai Prata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海湖北岸优质人工牧草分期混播试验技术研究

    王鹤李全平朱生翠
    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青海湖北岸研究了 6个播期5个间作处理下,燕麦、箭筈豌豆、紫花苜蓿的高度、产量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月27日播种的牧草所得生长高度最高,燕麦、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高度分别为121.0 cm、96.3 cm和80.1 cm,其中8月高度生长最快,燕麦、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高度分别生长了55.8 cm、48.0 cm和35.5 cm;燕麦在8月上旬高度生长最快,高度生长了24.2 cm,紫花苜蓿和箭筈豌豆在8月中旬高度生长最快;5月27日播种牧草收获产量最高,燕麦、紫花苜蓿、箭筈豌豆、燕麦与紫花苜蓿间作、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分别获得单播与混播产量为4.9 kg/m2、3.5 kg/m2、3.3 kg/m2、9.9 kg/m2和8.8kg/m2.

    间作高度产量

    不同盐胁迫对金露梅种子萌发的影响

    张俊焱才老刘玮曾阳...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40、60、80、100、120 mmol/L浓度的NaCl、MgCl2、NaHCO3胁迫处理金露梅种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胁迫处理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相对盐害率(%).结果表明,NaCl 浓度为20 mmol/L、40 mmol/L、60 mmol/L和 NaHCO3浓度为20 mmol/L、40 mmol/L时,金露梅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胁迫和NaHCO3胁迫均能促进该种子的萌发.NaCl≥120 mmol/L和MgCl2、NaHC03浓度≥100 mmol/L时,金露梅种子萌发受到严重限制,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为0,而相对盐害率为100%.说明高浓度的盐胁迫不利于金露梅种子的萌发.在MgCl2胁迫处理下,金露梅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逐渐降低.最后得出浓度为20、40 mmol/L的NaCl和NaHCO3胁迫可以促进金露梅种子的萌发,而MgCl,胁迫抑制种子萌发.

    金露梅种子萌发NaCl胁迫MgCl2胁迫NaHCO3胁迫

    高寒草甸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对补播牧草出苗率的影响

    毛俊萍
    15-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地补播是重要的草地改良措施.草地补播能增加草层的植被种类成分,增加草地覆盖度,改善草地群落品质,提高草地产草量,增加优质牧草比例和减少有毒有害植物.为了检验草地补播的成功是否,我们在海南州贵南县加尚村滩地的高寒草甸补播地上进行了调查,进行了 土壤理化性质对补播牧草出苗率的影响研究,土壤理化因子有0~7.5 cm土层的pH、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P、速效K、有机质、温度、电导率、湿度,表层0 cm处紧实度、表层5 cm紧实度、表层10 cm紧实度、表层15 cm紧实度、表层20 cm紧实度、表层25 cm紧实度、表层30 cm紧实度、表层35 cm紧实度、表层40 cm紧实度、表层45 cm紧实度、表层50 cm紧实度,7.5~15土层的pH、全N、全P、全K碱解N、速效P、速效K、有机质,共30个指标.应用SPSS软件对高寒草甸补播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补播牧草出苗率进行主成分回归得出:土壤中的pH、有机质、电导率、全N、全K,对补播牧草出苗率的影响很大(累计贡献率达到83.524%),其他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明显;在0~7.5 cm的土层中,碱解N、速效P,速效K,几乎无影响;土壤紧实度中,表层0 cm处紧实度的影响力大于表层5 cm处紧实度的影响力,表层5 cm处紧实度的影响力大于表层10 cm处紧实度的影响力;随着土层越来越深,对出苗率的影响越小,表层30 cm处以下紧实度对补播牧草出苗率几乎无影响;在7.5~15 cm的土层中,碱解N、速效P对补播牧草出苗率有一定的影响.

    高寒草甸补播土壤理化性质出苗率

    植物激素在大叶落地生根胎生苗无性繁殖过程中的作用

    刘华钟天秀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指未分化的分生组织成为成熟植物组织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国内外研究对胎生苗产生过程中,这两种激素的作用存在争议,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而且关于植物激素对大叶落地生根胎生苗无性繁殖的作用还未进行过研究,所以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施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以及相应的激素抑制剂,统计胎生苗发生的时间、数量和叶幅变化情况.生长素(2,4-D)诱导产生的胎生苗发育不完整,胎生苗很难继续发育成长.而细胞分裂素(6-BA)诱导产生的胎生苗发育完整,能成长为成年植株.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作用时,两者拮抗作用不明显,但以生长素的作用为主.生长素抑制剂(TIBA),不会阻碍胎生苗的产生,但会使叶片发育出现畸形(胎生苗叶片不是对称产生).细胞分裂素抑制剂(PR)抑制在切割叶片中胎生苗的产生.以完整叶片为外植体,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对控制胎生苗产生时间起决定性作用,经过PR处理的外植体,胎生苗产生所需时间是最短的;以切割叶片为外植体,当抑制细胞分裂素以后(PR)处理,胎生苗就不能产生,强有力的说明了在胎生苗的产生过程中,细胞分裂素是引起胎生苗产生的关键因子.在胎生苗的发育过程中,首先起作用的激素也是细胞分裂素,6-BA处理的胎生苗叶片直径明显大于其他处理.

    大叶落地生根胎生苗无性繁殖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黑土滩"植被修复中无纺布覆盖模式对牧草种子出苗影响的探讨

    郑建宗吕嘉宗英陈文东...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退化草地植被修复中以无纺布覆盖与非覆盖两模式观察出苗密度与出苗时间为基础,对牧草种子发芽出苗影响因素的温度、土壤墒情、土壤空气O2和CO2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无纺布覆盖草床具有增温、保温、增湿、保湿效果;对种子发芽、空气环境要求标准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土壤表土,基本无雨水冲刷种子现象.

    探讨草地修复覆盖

    青海不同产地宽叶羌活抗菌活性的筛选及活性比较

    李美雎朱瑞娟陈海娟尚军...
    34-3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青海不同产地宽叶羌活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孔洞法筛选宽叶羌活抗菌活性部位及比较不同地区宽叶羌活抗菌活性.[结果]宽叶羌活5个活性部位对试验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产地宽叶羌活对受试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帮菜、湟中、佑宁寺宽叶羌活与空白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互助北山、果洛军功、玛可河宽叶羌活除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应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对其它菌的抑菌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青海不同产地宽叶羌活均存在特异的抗菌活性,可作为宽叶羌活抗菌药物开发物质基础.

    宽叶羌活活性部位筛选抗菌活性比较

    利用无人机开展草原鼠害调查监测的研究

    连欢欢侯秀敏宜树华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无人机调查的害鼠洞口数和人工调查的害鼠洞口数的数据得出:无人机调查的害鼠洞口数与人工调查的害鼠洞口数基本相同、相互吻合,因此,利用无人机进行草原鼠害野外调查监测可行.此方法,不仅可用于草原鼠害的调查监测,对于草原其他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也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对提高青海省草原有害生物监测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草原鼠害无人机调查监测

    茫崖地区近地面层气温对高空温度的影响

    张成毅贾鹏翔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茫崖地区近30 a高空500 hpa等压面(08h次、20h次)月平均温度和地面月平均温度的观测气象资料,借助wps电子表格、spss等软件对数据序列进行线性趋势、Pearson相关系数、累计距平等统计处理,并就本地区高空500 hpa等压面层温度、地面温度年际变化趋势及两者相关性对比分析,揭示了该区30 a高低空气候变化特征,为准确掌握高低空气温相互间内在关系,利用探空温度资料,提高低空气温预报的精度和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近地面层气温变化高空相关性

    大通县季节性冻土深度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张翠花柴世秀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大通县季节性冻土冻结深度的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大通县气象观测站1994~2020年最大冻土深度、冻土期间平均气温(10月~次年4月)、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地面温度、平均最低地面温度、极端最低地面温度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大通县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的演变规律及其与气温、地温等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通县最大冻土深度多年平均可达87 cm,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为114 cm,最小值出现在2010和2015年为68 cm,两者相差46 cm;在整个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27a来大通站最大冻土深度逐年减小的趋势较为显著(P=0.01),线性趋势为7.5 cm/10a.并且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呈现"减—增—减"的趋势,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与冬季平均气温和地温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气温和地温低则冻土层厚,否则冻土层薄.土壤冻结和解冻的早晚影响作物播种和牧草返青的推迟或提前,进而影响当年农作物发育期和产量,因此,研究季节性冻土深度变化规律,对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指导农业生产,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冻土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包海义韩方昕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曲麻莱县气象局1961~2020年60 a的月 日照时数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和MTT方法对该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曲麻莱县的年日照时数最多值为3 000.8 h,最少值为2 147.7 h,年最多值与年最少值相差853.1 h.曲麻莱县的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气候倾向率为-22.785 h/10a,60 a中共减少了 136.71 h;四季的日照时数除了冬季呈增加趋势之外,其余季节均有所减少,秋季的减少幅度最小,夏季的减少幅度最大,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6.044、-11.121 h/10a.近60 a来各月 日照时数减少最多的月份是6月,其次是5月;增加最多的月份是2月,其次是1月.

    日照变化特征线性倾向估计突变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