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梁恩忠

月刊

1000-0054

xuebaost@tsinghua.edn.cn

010-62788108,62792976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反映清华大学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主要栏目有工程力学、电机工程、机械工程、能源技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等。主要读者对象是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工作者、教师和研究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源雷达时延-Doppler域高速多目标角度估计算法

    刘大鹏冯新星刘成城任勇...
    1797-1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取无源雷达中微弱目标回波的角度信息,现有研究主要采用基于时延-Doppler域二维相关处理的估计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参考信号和监视信号的互模糊函数来获得积累增益,提升回波信号信噪比,而后进行角度估计.该文针对高速多目标场景,提出了 一种更加高效稳健的时延-Doppler域角度估计算法.根据目标运动和外辐射源信号参数,对参考信号和监视信号进行分段处理,段内为快时间,段间为慢时间;考虑到目标高速运动可能引发距离徙动问题,利用Keystone变换对各频率的时间轴进行尺度变换,校正高速目标的距离徙动,继而将目标回波信号能量积累至同一时延-Doppler域;检测并提取目标回波所在时延单元的阵元慢时间采样信号,并转化为慢时间维度的多快拍信号测角问题;针对多目标场景下可能存在的相干信号,利用均匀圆阵轴向虚拟平移解相干和多信号分类(MUSIC)算法对信号处理得到目标方位角和俯仰角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无源雷达微弱目标回波信号的角度估计,特别是在高速多目标场景下,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无源雷达均匀圆阵高速目标相干信号角度估计Keystone变换

    基于两次时间内插的FPGA-TDC设计

    陆江镕李文昌刘剑张天一...
    1809-1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少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的时间数字转换器(FPGA-TDC)中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可以提高TDC分辨率,但是需要构建更长的抽头延迟链,使延迟单元积累更多的非线性,导致系统线性度恶化.该文在粗计数与细计数结合架构的基础上,利用Xilinx Virtex UltraScale+FPGA平台设计出一种基于两次时间内插的FPGA-TDC,并用于时间信号量化过程中的细计数阶段.通过对系统时钟进行两次内插量化,缩短了延迟链长度,减少了延迟单元非线性在延迟链中的积累,提升了系统线性度.同时,延迟链长度的缩短使TDC中温度计码编码器等模块规模更小,降低了电路实现占用的FPGA逻辑资源.实验结果表明,该FPGA-TDC的分辨率为1.72 ps,微分非线性和积分非线性的极差分别为4.49和26.55 LSB,可实现较优的系统线性度.

    时间数字转换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抽头延迟链两次时间内插

    高温热管技术在空间核能热能转换系统中的应用及展望

    李欣袁达忠陈民杜宝瑞...
    1818-1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未来空间多元化任务的需求提升,空间核电源中核能热能转换系统的空间受限、长距离无动力循环、无重力环境等极限传热难题凸显.高温热管具有传热热流密度大、工作温度高、传热温差小、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可作为空间核电源核能热能转换系统的关键核心器件,应用前景广阔.该文分析了当前空间核电源核能热能转换系统存在的极限传热难题,讨论了高温热管技术应用于空间核能热能转换系统的优势和挑战,从高温热管内工质流动传热机理、高温热管的冷态启动、稳态传热、传热极限和寿命失效以及异形高温热管设计和研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高温热管技术在空间核能热能转换系统中的研究现状和最新应用进展,并给出合理建议.适应极限传热的高温热管工质流动和传热机制、异形高温热管的研制和热力结构耦合传热实验验证、空间核能热能转换与用能之间的匹配和优化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

    高温热管空间核电源核能热能中间转换系统极限传热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步降过程瞬变流特性分析

    杨林清秦本科薄涵亮
    1839-1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CRHDS)是一种新型的内置式控制棒驱动技术,主要应用于如NHR200低温供热堆等一体化堆.CRHDS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水击现象,导致驱动系统回路和设备振动,干扰仪表工作,需要通过试验和理论模型研究对瞬变流动过程进行分析.该文完成了 CRHDS瞬变流动特性试验,分析了步降过程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驱动系统步降过程瞬变流模型,发现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度较好.进一步将模型应用于热态变驱动压力工况下,结果表明:步降过程中包含1次水击过程,压力衰减速度较快;随着驱动压力的增大,步降前时间逐渐增大,步降时间逐渐减小,步降平均速度和压力波动幅值逐渐增大.该文研究成果可为CRHDS减振设计和运行监测提供依据.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水压缸步降过程瞬变流动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