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环境
青海环境

安世远

季刊

1007-2454

0971-8177746

810007

青海省西宁市南山东路116号

青海环境/Journal Journal of Qinghai Environment
查看更多>>本刊作为宣传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窗口,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突出高原特点,反映高原环保科技成果。可供有关领导干部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科研、教学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热心环境保护事业的公众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牢记嘱托 笃行实干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建设青海篇章——在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汤宛峰
    1-8页

    青海省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龙福建郭天龙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发展模式,以青藏高原青海省为主要研究区域,运用耦合作用原理解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与协调关系,并通过对2003-2022年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做出了体系建设和评估,定量分析青海省的两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指出,经济发展指数和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呈现稳定的上升态势,两系统耦合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中度失调发展到现在的良性协调水平.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青藏高原地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与协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意见.

    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平均风速的变化特征

    张钢锋王怡雯马瑶瑶史培军...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风速是影响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对土壤风蚀、沙尘暴等环境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基于青藏高原气象站点观测的风速资料,分析了过去近六十年青藏高原平均风速时空变化格局,揭示了主要大气环流因子与青藏高原风速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六十年青藏高原年和季节平均风速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北极涛动指数、印度洋偶极子指数和西风指数等与风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明大气环流变化对青藏高原风速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结果加深了对全球变暖背景下区域风速变化的理解,可对青藏高原地区防治土壤风蚀、减缓沙尘灾害危害等提供科学依据.

    青藏高原平均风速时空变化大气环流

    长江下游某断面总磷溯源研究

    王恩强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某考核断面总磷污染情况,在其所在的干流及汇入支流共确定了29个采样点,采用无人机采样和人工采样结合的方式进行采样,监测总磷和溶解态总磷浓度,并估算年输入通量.通过三维荧光等手段进行水污染溯源,结果表明D3断面总磷浓度最高,达到Ⅲ类水,上游来水主要影响D3断面溶解态总磷浓度,而本地颗粒态总磷的上升是导致近期D3断面总磷超标的最直接原因.

    总磷溶解态总磷断面监测三维荧光溯源

    2016-2020年格尔木市气温和降水日变化特征

    许学莲冶云娟李向涛李淑萍...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6-2020年格尔木国家基准气候站逐小时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格尔木市年和四季气温及降水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格尔木市气温日变化趋势呈"单峰单谷型",08∶00-17∶00h为气温上升阶段,18∶00—次日07∶00h为气温下降阶段.春季和夏季08∶00-17∶00h为气温上升阶段,18∶00—次日07∶00h为气温下降阶段;秋季09∶00-16∶00h为气温上升阶段,17∶00—次日08∶00h为气温下降阶段;冬季10∶00-17∶00h为气温上升阶段,18∶00—次日09∶00h为气温下降阶段.1h、3h和6h最大正变温出现在8∶00-11∶00h,负变温出现在17∶00-20∶00h.(2)年和四季最高气温出现时次在16∶00-17∶00h,出现概率在30.4%~46.5%之间,最低气温出现时次在07∶00-08∶00h,出现概率在28.9%~37.2%之间.(3)降水量高值时段集中在0∶00-12∶00h,5∶00h出现最大降水量(25.7mm),低值时段集中在13∶00-23∶00h,21∶00h出现最小降水量(3.1mm);四季降水量高值时段出现时间略有差异.(4)年和夏季累计降水频次的高值时段主要出现在21∶00—次日11∶00h;春、秋、冬季傍晚至次日清晨为低值时段,高值时段主要出现在08∶00-12∶00h.

    气温降水日变化特征降水频次格尔木市

    放射诊疗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环境影响评估

    段宗毅宋玉玲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诊疗技术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其广泛应用在医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然而,这一技术在提供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环境影响与风险.本文通过对放射诊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辐射、废物释放,以及监测方法的分析,系统评估了放射诊疗技术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详细研究了放射性液体、固体、气体废物以及患者排泄物的来源与处理方式,突出了其可能引发的放射性核素污染风险.探讨了新兴的环境监测技术,以提高对治疗过程中环境辐射的实时监控.本文旨在为未来减轻放射治疗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依据,以促进这一诊疗手段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其在医学实践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放射诊疗技术癌症环境影响评估

    气象条件对辽宁省空气质量的影响评估

    白璐
    39-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象条件对辽宁省空气质量的定性影响分析以2021年实况监测结果为研究对象,统计2021年PM2.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及O3轻度及以上污染天对应的地面天气系统,同时分别分析PM2.5浓度及O3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气象条件对辽宁省空气质量的定量影响分析以模型模拟结果为研究对象,借助NAQPMS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选取2021年第4季度及2022年第4季度分析气象场的贡献.结果表明:PM2.5重污染天中影响辽宁省的地面天气系统主要为均压场或弱气压场等;O3轻度及以上天中影响辽宁省的天气系统主要为低压前等;PM2.5浓度与风速、海平面气压呈负相关,与气温及相对湿度呈正相关;O3浓度与风速及气温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及海平面气压总体呈负相关;2022年第4季度,气象条件致使辽宁省PM2.5、PM10、NO2全省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2%、4%,SO2平均浓度同比持平,O3-8h-90per、CO-95per浓度同比分别上升1%、14%.

    辽宁省PM2.5O3天气系统相关性气象条件

    生态环境大数据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任攀杰权燕红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的到来,给环境管理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大数据在环境决策、环境咨询、环境监管、环境应急、环境治理、预报预警、公众服务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发现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在解决复杂生态环境问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已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环境管理大数据污染源

    关于辐射水平对公共健康影响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杨铭凯宋玉玲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而与之相关的空气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空气质量恶化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长期处于高辐射环境下可能引发DNA损伤及免疫系统抑制等问题,从而加大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研究辐射水平的联动关系不仅是对大气环境的认知,更是对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深度思考.应当实施有效措施以改善空气质量并降低辐射暴露风险,确保公众健康.

    空气质量辐射水平公众健康患病风险健康影响

    2023年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事记

    55-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