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金融
青海金融

荆海龙

月刊

1007-841X

0971-6126105

810001

西宁市昆仑路3号

青海金融/Journal qinghai jinrongCHSSCD
查看更多>>金融刊物。旨在大力宣传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政策。及时反映金融工作动态。深入探讨金融体制改革中的理论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政府债券柜台业务开办机构报价行为及优化路径

    马天骥张旭涛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地方政府债券柜台业务发展脉络,阐述开办机构报价行为机理,揭示地方政府债券柜台业务开办机构报价问题及发展趋势.采用事件研究法,得出新债上市首日报价点差平均最大、新债上市3月内换手率最高、开办机构报价点差整体过大和投资者债券回售率逐年走高等结论,强调应回归开办机构做市本位,降低交易成本,培养交易型客户群体;加强考评管理,提高"地方政府债券柜台做市质量"权重,并向中小地方金融机构倾斜,逐步形成开办机构"有进有出"的良性机制;调整发行节奏和力度,安排长久期柜台债发行上市,放开衍生产品运用,锁定投资成本和投入规模,提升投资者信心;深化投资者教育,让客户"买得到、拿得住、卖得掉",夯实柜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柜台债开办机构买卖价差换手率回售率

    金融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与优化——基于青海省的视角

    李生海李道斌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国人民银行潘功胜行长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质量.信贷资源作为最主要的金融资源,本文以其为代表对金融资源使用效率进行比较,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作为内陆高原民族聚居省份,青海经济结构特殊,信贷资源使用效率阶段性特征明显,对比全国与西北五省区,剖析省内各行业及子行业信贷资源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后期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均存在一定空间.

    信贷资源金融效率信贷投入产出

    数字经济、绿色金融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机制研究

    张冉原伟鹏王秋霞刘沁滢...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作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在绿色金融改革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三系统耦合模型,对数字经济、绿色金融与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耦合协调关系和时空分异特征进行评价测度,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绿色金融之间具有耦合协调性;第二,研究期内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绿色金融发展状况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第三,研究期内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橄榄型结构.据此,提出政府和企业要抓住重点、因地因时因企施策、加强跨区域成果共享帮扶互利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

    数字金融素养能有效缓解家庭财务脆弱性吗——基于中国微观家庭数据的实证研究

    庞加兰葛晶晶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素养能否有效缓解居民家庭财务脆弱性,对化解家庭收入风险和增强家庭内生发展动力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检验了户主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数字金融素养水平显著抑制了家庭陷入财务脆弱性的可能,且该抑制作用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学历的户主间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提出提高居民数字金融素养、加强金融监管、健全金融保险机制以及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数字金融家庭财务脆弱性政策建议

    第三方绿色认证对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成本的影响

    杨有柏薛娇娇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绿色债券发行存量已位于世界第二,面对绿色债券发行过程中出现的"漂绿"风险及信息不对称风险,我国多条政策提到鼓励绿色债券发行时进行第三方绿色认证,但并未作出强制性要求.本文从企业角度分析第三方绿色认证对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成本的影响.实证表明,第三方绿色认证能够降低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成本,且对非中央国有企业的作用效果更强,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融资提出建议.

    第三方绿色认证绿色债券结论与建议

    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以宁夏固原市为例

    梁非哲何文虎闫小芳张艳萍...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是助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当前金融支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存在地区财政金融支持效率不高、农民增收稳定性不足、农村集体经济效益低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不强以及涉农主体金融服务"冷热不均"等难题,金融赋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亟需解决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堵点及难点问题.

    乡村振兴现实困境政策建议

    政商关系改善与我国FDI流入——基于19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胡志高钟良宽龙慧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主要城市政商关系指数,以2016~2018年的190个城市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政商关系与FDI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健康的政商关系会促进FDI流入,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每提高1%,FDI流入量增加0.596%;第二,政商关系对FDI的促进作用在四线和五线城市效果更为显著,而在大城市作用有限;第三,政商关系改善对FDI的影响主要通过清白指数而非亲近指数传导,拥有更好的行政服务、透明的准则以及办事廉洁公正能有效促进FDI的流入.本文从政府服务、廉洁公正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地方高效引进FDI的政策建议.

    政商关系FDI清白指数亲近指数

    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浅析——以青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王昇尚冀蒙卢润芝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小银行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新型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和数字化对中小银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银行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践行职责使命;立足市场定位,推动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信贷投放;深化科技应用,加强风险把控,进而助力强国建设.

    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战略定位

    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创新与FDI

    史晓洁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知识产权保护对FDI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然后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省份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大幅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知识产权保护作用于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机制.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应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着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优化创新政策环境,构建富有竞争力的区域营商环境等政策建议.

    知识产权保护FDI区域创新营商环境

    作品选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