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金融
青海金融

荆海龙

月刊

1007-841X

0971-6126105

810001

西宁市昆仑路3号

青海金融/Journal qinghai jinrongCHSSCD
查看更多>>金融刊物。旨在大力宣传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政策。及时反映金融工作动态。深入探讨金融体制改革中的理论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循环背景下数字经济驱动消费增长的机制研究——基于城乡的差异分析

    林秋萍
    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是重中之重.基于数字经济的数字化、普惠化、高渗透性等特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大力支持.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探讨我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对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科技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消费的影响存在城乡差异;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存在中介效应;对外贸易情况对消费支出、结构产生正向影响,最后提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增长和因地制宜制定消费政策等建议.

    双循环数字经济消费增长空间计量分析

    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及门槛效应

    樊坤张红梅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 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创新投入在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区域异质性来看,数字金融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中介机制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区域创新水平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存在创新投入的双重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边际影响呈非线性递增趋势.

    数字金融创新投入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对农业能源碳排放量的非线性影响及作用机制

    吴芳梅郑建锋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厘清数字金融促进农业能源碳减排机理基础上,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分阶段动态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业能源碳排放量的非线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存在明显的农业能源碳减排效应,但随着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其规模化效应和能源回弹效应逐步超过碳减排效应,推动农业能源碳排放量增加,即存在"U"型特征.机制分析发现: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创新农业技术和改善农业能源利用效率是数字金融影响农业能源碳排放量的重要路径.建议因地制宜发展数字金融,重点把握好数字金融对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防止突破"拐点".

    数字金融农业碳排放能源回弹效应能源利用效率

    环保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我国省级层面的证据

    刘红娟侯志峰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保税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将我国2018年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以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构造平衡面板,研究环保税开征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税负平移省份,环保税开征之后的税负提标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表明环保税开征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在环保税开征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环保税显著提升了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对东部、中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

    环保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双重差分模型

    绿色政绩考核、绿色金融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谢婷婷原伊凡李一鸣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能否通过绿色技术创新遏制环境污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对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以2013年发布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为外生政策冲击,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广义DID模型,研究绿色政绩考核实施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政绩考核对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与策略性绿色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实质性绿色技术创新有着更为持续的影响;从机制路径来看,绿色政绩考核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传导机制为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增强企业信贷的可得性来缓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融资约束;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在区域层面,官员晋升压力大、环境规制低的区域,绿色政绩考核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企业层面,绿色政绩考核对大规模企业、非重污染企业有着更强的促进作用.

    绿色政绩考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

    中国碳排放效率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

    王慧新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法、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效率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并运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测度结果进行特征及趋势分析.研究发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一直滞后于碳排放效率,东部地区处于中级协调状态,中部地区处于勉强失调状态,西部和东北地区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全国及四大地区的分布动态存在显著异质性.本研究为明确当前及未来提升碳排放效率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点、着力点提供了依据.

    碳排放效率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地区差异收敛性

    制度型开放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证据

    欧阳红琳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视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在满足平行趋势条件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促进作用逐渐衰弱直至消失.与西部地区企业相比,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东、中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及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并且数字经济能够强化这四条路径的促进效果.

    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全要素生产率多期双重差分法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研发投入与财务风险分析

    李昊童小娜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后补贴时代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已逐渐从政策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竞争格局也从拼营销、拼服务、拼理念等软实力阶段转变为拼成本控制、拼技术水平、拼研发投入等硬实力的阶段,这就需要企业在研发端持续投入资金,通过精进技术来实现"降本增效",抵御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引起了企业管理层对财务柔性管理的重视.通过选取2016-2022年间沪深A股133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研发投入、财务风险和财务柔性三者的多元回归关系模型,探究企业能否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抵御财务风险,以及是否可以通过财务柔性管理来进一步抑制财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风险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财务柔性正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影响程度.

    财务柔性研发投入财务风险新能源汽车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

    作品选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