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李景隆

双月刊

1007-0117

QHSX@chinajournal.net.cn

0971-8802246

810007

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72号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Qinghai Junior Teachers's College(Education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学校科研和教学最新成果,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主要刊登教育科学领域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优秀学位论文、综述、述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情感、意志与创造性思维

    张浩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新颖性和探索性的特点,需要更强烈、更饱满的情感作为其内在的动力.但是,光有饱满的情感尚不足以完成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为了实现创造性思维活动,还需要以意志为手段来促使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因此,可以说,离开了人的情感和意志,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就无从谈起.

    情感意志认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活动

    始源"他者"伦理学:列维纳斯对同者的质疑

    岳梁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哲学是"同者"哲学,没有"他者"地位,但列维纳斯第一个明确提出:"他者"更原始,是完全的、外部的、独立存在的存在者,自我不仅无权"杀戮他者",而且是为"他者"存在的.列维纳斯为人类展示了平等、和平的共存(共在)方式;但又没有否定"自我"的存在,只是质疑"自我",即自我与他者是一种共在.这是弱者的话语,因为根本不存在真实的、不带偏见的"他者"表述知识:时至今天仍然是丛林的世界.但"他者"的呼吁--和平的"共存"--是对极权性、排斥性、奴役性、唯我论的同一性思维的否定.

    存在论他者伦理学列维纳斯

    传统和谐观及其当代价值

    陈晋红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和"的哲学确立了较为系统的关于"和谐"的基本价值观,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因此,我们要弘扬传统"和"的哲学中和谐自然论、和谐人际论等的当代价值.

    传统和谐观中庸方法论当代价值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流派评析

    霍晓玲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萌发于19世纪中叶.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及东方与西方文化危机的并存是其生存环境.近代以来,文化保守主义先后出现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论"、晚清国粹派的"国粹保存主义"、东方文化派的"中西调和论"、本位文化派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论",以及新儒家的"返本开新论"等流派和思想主张.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和新文化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但又具有反现代化和文化优位意识等局限性.

    文化保守主义洋务派东方文化派新儒家

    对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三重解读

    雷文彪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寓意丰富、张力巨大的理论术语.目前,学术界对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存在三种解读方式:其一,是把"文化帝国主义"看成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表征加以批判;其二,是把"文化帝国主义"当成是一种文化民族专制主义的借口;其三,是把"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是一种民族文化认同的参照,以此文化策略来加强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

    文化帝国主义解读批判文化自觉

    策略批评的文化深层动因分析

    田学军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是孕育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母体";个体独立性则是东西方文化趋异的"发动机".个体独立性(观念的强弱以及个体独立性行为的多寡)不仅是东西方两大文化集团的分水岭,也是东西方文化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对象施以不同批评策略的文化支撑.

    批评策略文化动因互动研究

    现代性悖论下文化的困境与重塑

    许亦善董四代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性的迅速成长在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工具理性主义的蔓延,功利主义的盛行和主导意识形态的淡化,形成了社会浮躁和人们精神家园的荒芜.在这种背景下,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因此,必须超越理性主义视野,寻求现代性的意义;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探索内源现代化之路;消除单纯经济增长的影响,形成全面和谐发展理念.这就要正确认识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潜能,树立批判超越的理想主义精神.

    现代性悖论功利主义文化浮躁超越批判以人为本

    清诗总集版本丛考

    朱则杰贾慧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诗总集保存于世者,至少有数千种之多,而目前研究却很少.仅在有关总集的版本方面,即存在着大量的实质性问题.本文就其中十余种总集,进行仔细的考察,可以更正不少的错误,提供给学术界参考.

    清诗总集版本考证

    樊增祥诗文四篇补遗

    雷恩海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樊增祥平生致力于诗,篇什宏富,刊有<樊山集>、<樊山续集>等,然散佚亦在所难免.杨钟羲为晚清著名学者、诗人,撰有<雪桥诗话>四集,内容宏富,为清代文学文献之渊薮;<雪桥自订年谱>多记录当时学界交往,收有樊增祥数篇诗文,其中四篇不见于樊山已刊诗文集中,今摭拾于此,略加整理,以备征文考献,有助于对当时学界之了解.

    樊增祥樊山集补遗杨钟羲雪桥自订年谱

    《毛传》中的教化思想

    李世萍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传>注释整体比较简约,但在解说兴义或释词时表现出一定的教化思想.突出强调君臣、后妃之德,向往君明臣贤政治理想.注重祭祀婚姻服饰礼仪,兼顾孝悌仁义等美德.这些教化思想集中体现在十五国风中.

    《毛传》教化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