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前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前线
前线

月刊

0529-1445

qxzylg@163.com

010-64294736;64294738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砖角楼南里甲21号

前线/Journal QIANXIAN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理论刊物。旨在反映现实、探讨理论、指导实践紧密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问题,从工业、农业、思想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各个方面进行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宣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更加奋发有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

    1页

    开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宋豫秦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蓝图,彰显了党中央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定力,深刻诠释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不断明晰建设美丽中国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目标方针、方案领域、重要举措及制度安排,全面系统理解和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的要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协调联动,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行为自觉,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转型

    推动健全环境社会治理体系

    林震俞晗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美丽中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推动我国环境社会治理(ESG)实践取得较快进展.建立健全中国特色ESG生态体系,应坚持以美丽中国建设为导向,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以人才为支撑的评价市场、推动形成政府与企业共同治理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ESG生态体系与新质生产力衔接.

    环境社会治理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

    以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温泉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全球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已拉开帷幕.中国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国情,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基础,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以制度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郑新立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一项关系全局、关乎长远的重大任务,将贯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聚焦重点、聚合力量,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以务实的措施办法,确保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有效推进.

    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培育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能力

    宋宪萍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主要特征,集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超越现有要素驱动发展模式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量值跃升、质态优化以及交替变更,离不开创新策源能力的培育.创新策源能力的培育不仅是创新活动的全链条培育,而且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产业链培育.将创新策源能力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国家自立自强、全面振兴、全方位发展的"内在增量",汇聚战略科技力量资源,夯实科研攻关创新生态系统,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打造全球高端要素引力场.

    新质生产力创新策源能力创新链产业链

    以独特优势引领科技自立自强

    兰鹏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国际国内诸多因素迫切要求我国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成科技强国.我国的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为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和科技领军企业的引领优势,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

    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超大规模市场科技自立自强

    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文明观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气度

    徐艳玲宋乐骞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文明观出发,处理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大历史观,鉴往知来,在尊重历史事实、认识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引领世界和平发展;立足大时代观,顺势而为,以宏阔的全球视野深化对时代本质的理解、明晰时代主题,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大文明观,胸怀天下,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在交流互鉴中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塑造出自信自立、胸怀天下、开放包容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气度.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文明观

    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朱旭峰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我国政府在国家层面通过政策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产业升级、智慧城市建设、能源与信息技术创新、劳动力市场调整的同时,也可能产生社会分化、社会权力结构和政治生态重构等重大经济社会影响.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挑战和治理难题也不能忽视.为了应对人工智能的伦理和治理挑战,各国要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治理.我国需要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加强多方合作,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技术与治理的协调发展,迎接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公平、更加包容的新时代.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社会结构伦理挑战

    探索丰富人工智能发展治理的中国实践

    宣兴章岳春泽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我们正站在智能时代的十字路口,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是时代需要.要处理好创新、安全和普惠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插上人工智能的腾飞之翼,让信息技术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人工智能智能产业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