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鲁艺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鲁艺苑
齐鲁艺苑

刘晓静

双月刊

1002-2236

qiluyiyuan@sdca.edu.cn

0531-86423634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91号

齐鲁艺苑/Journal Qilu Realm of Art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山东艺术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是山东省唯一的艺术类学术性综合型理论刊物。主要刊登美术、设计、戏剧、影视、音乐、舞蹈和艺术理论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兼及发表美术作品、突出照片和介绍重要活动、学界名人。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山东地方特色,关注全国艺术动态,追求时代领先精神,欢迎广大作者来稿和读者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山东纪录片的共同体美学研究

    刘强薛岩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之后,以山东广播电视台为代表的各类制作机构,推出了一批贴近时代现实表达需要的高水准、影响大的纪录片.它们超越了具体民族符号、文化记忆、神话传说的在地性书写要求,塑造了可爱、可敬、可信的中国形象.其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等内在价值和审美逻辑,与共同体美学的核心要义"尚同""存异""共美""崇和"完美契合,并显现出与之对应的美学特征:在文本层面,新时代山东纪录片呈现出生命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等多样形态;在产业与传播层面,新时代山东纪录片注重合作共赢,与各方共筑利益共同体.它与观众之间达成有效共鸣共振,进而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价值引领作用.

    新时代山东纪录片共同体美学

    "叶问"题材电影的时代症候表述

    刘效廷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以来,"叶问"题材电影成为华语功夫类型领域最具品牌效应与消费惯性的电影系列,其时间跨度几乎涵盖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无论是从商业还是创作的角度来看,对这种连续性,我们都需要保持一种敏感.作为"时代症候"的"叶问"题材电影,对时代语境的变换有着敏锐的感知,它既能借助类型话语将宏大历史与个人体验进行连接,又能在细节层面随着时势变迁不断进行充实与更新,进而对21世纪宏观中国的时代话语做出症候性表述.

    "叶问"电影武侠/功夫电影时代症候

    故事建构:融合语境中影视创作与传播的粉丝思维

    王晓琳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合语境中媒介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为受众赋权,粉丝作为最为活跃的群体获得影视行业的关注,而影视内容创作与传播也逐渐发展出粉丝思维.其中,故事的发生和延展是最有效力的卷入力量,也是粉丝积极参与行业实践的重要表征.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究影视作品如何通过故事建构来卷入粉丝,以及粉丝实践对故事生命力的延长和再造何以影响视听生态发展的问题,意在寻找促进新媒介时代影视创作及传播兴替的有效路径.

    粉丝思维故事融合影视作品数字时代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演绎的跨媒介特性——以《诗画中国》为例

    董龙昌孙子涵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媒介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重要方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演绎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化乃至文明发展的必然走向,《诗画中国》在发挥跨媒介优势以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演绎方面作出了积极地努力.由题材集中创作、意象符号系统与情感精神共鸣三层文化机制造就的中国文化继承性、综合性特质是《诗画中国》跨媒介呈现的内在动力与支撑;《诗画中国》的跨媒介呈现在展演方式、情境营造、艺术叙事、艺术接受等方面实现了艺术表现效果的突破;就跨媒介的意义旨归而言,《诗画中国》根植文化传统,立足现代语境,面向大众群体,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演绎的当下需要.以《诗画中国》为代表的跨媒介艺术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演绎的路径探索提供了经验借鉴,激发出经典文艺作品的新内涵,实现了中华文脉的现代续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跨媒介《诗画中国》

    论文艺审美关系的特点和本质

    薛永武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艺审美关系既涉及文艺审美主体,也涉及审美客体.深入探讨文艺审美关系,对于我们了解审美主体的特点和本质,正确理解和把握文艺作品的价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艺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与文艺作品所形成的审美关系,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和审美性三个特点.文艺审美关系的本质主要表现为审美主体与审美本质的实践确证、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共生性、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文艺审美关系实践确证共生性

    关于豪泽尔艺术史哲学前设概念的省思——以"有效性"为中心

    孙冰冰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豪泽尔考察艺术史哲学含意的过程中,"有效性"作为一个前设概念,是其批判艺术史观的抓手之一.从豪泽尔推进艺术史哲学观的步骤来看,"有效性"是继"有机的"概念及相关学说而言可以纳入考量的因素,有益于强化对沃尔夫林等人艺术史思想进行批判的合理性.通过阐述豪泽尔对沃尔夫林匿名艺术史观、黑格尔逻辑思想的批判性理解,在理论追踪的过程中,既能看见豪泽尔对前者未能区分逻辑有效性和审美有效性的批评,也不能忽视他自己给出的判断,显示出对后者逻辑科学观的呼应与认同.对"有效性"的层层解构和辩证分析,是恰当理解豪泽尔提议的审美有效性之所在.

    豪泽尔艺术史哲学有效性黑格尔

    我校6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

    封3页

    作品选

    封4页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艺术呈现与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子课题推进会召开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