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鲁艺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鲁艺苑
齐鲁艺苑

刘晓静

双月刊

1002-2236

qiluyiyuan@sdca.edu.cn

0531-86423634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91号

齐鲁艺苑/Journal Qilu Realm of Art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山东艺术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报,是山东省唯一的艺术类学术性综合型理论刊物。主要刊登美术、设计、戏剧、影视、音乐、舞蹈和艺术理论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兼及发表美术作品、突出照片和介绍重要活动、学界名人。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山东地方特色,关注全国艺术动态,追求时代领先精神,欢迎广大作者来稿和读者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沉浸式体验视角下园林空间创新途径研究

    吕桂菊姜苗苗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与沉浸式体验有着完美契合,如何在沉浸式理论下结合新技术进行现代园林空间营建,实现游人与景观之间的共鸣,是本文探索的根本.本文基于沉浸式理论解析园林要素并提出园林空间创新途径,包括场景化的意境营造、数字化的交互空间营造、信息化的叙事性空间营造,以求提升游人沉浸体验,为现代沉浸式园林空间设计提供思路.

    沉浸体验园林空间数字信息景观创新

    "高新科技赋能电影工业升级与影视创作变革"学术论坛综述

    宋法刚何清怡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崛起,科技与电影工业、影视创作紧密结合,正在引发行业深刻变革.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学术论坛的举办,正是学界与业界携手,以理论视野观注创作实践的思维碰撞与脑力激荡.本文以"高新科技赋能电影工业升级与影视创作变革"为主题展开探讨,将深入剖析高新科技在电影工业升级和影视创作变革中的核心驱动作用,揭示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层逻辑,并直面高新科技赋能下的行业挑战,展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限可能,展望电影行业未来的崭新篇章.

    高新科技电影工业影视创作升级变革赋能

    文明交流互鉴意识与滨口龙介电影的审美情境空间论

    刘志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在性和真理性是瓦尔特·本雅明批评理念的两个内涵维度,是解构文艺叙事作品的某种逻辑理路与方法脉络.日本导演滨口龙介的电影《驾驶我的车》,恰是契合其应用视角的可批评性阐释文本.在文明史和理解史交互影响的背景下,影片的剧情内容折射出的实在性内涵涉及到审美情境的空间要素、身心关系和情结心理;而其真理性内涵则是一种建立在自然性和真实性基础上的共情性深层理解的启示之维,也是人类超越理解障碍走向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

    实在性真理性审美情境空间深层理解内涵

    虚实:中西电影的思维共有与精神融通

    马翱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虚实概念是中西方共有的"哲学—美学"思维.虚实美学思维的共有,催生了融通中西电影美学的虚实精神.因思维认知的迥异有别,中西电影用于生成虚实审美的具体路径不尽相同;因民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先在差异,中西电影虚实精神的审美追求亦有分殊.以"虚实"为对象,窥见中西电影共有的思维方式,从审美生成与审美追求两个向度,洞明共存于二者之中的虚实美学精神,无疑是中国电影理论话语建构的先行尝试.

    虚实中西电影思维共有精神融通

    后人类文明视野中的"弗兰肯斯坦"与族性伦理学

    姜欣言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族性伦理指代在后人类文明中特定族群之间的道德和伦理规范,具有超越性、技术性、多样性、协作性等特质.文艺作品中的"弗兰肯斯坦"形象,囊括了典型的族性伦理问题:二元观念下及二元向多元转向背景中的族性冲突.经由族性伦理冲突命题的路径探寻,而使后人类文明的意义,得以被映照:性别和性别认同的多元化、性和身体的解构以及族群的包容和多元化,都可能是未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以此结合审美意识层面的探赜,可以进一步启悟后人类文明范式的建设与拓展.

    "弗兰肯斯坦"族性伦理审美意识后人类文明视野

    文化政策再认识——读吉姆·麦圭根《重新思考文化政策》

    申坤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6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由此拉开了文化研究的序幕.吉姆·麦圭根是英国文化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重新思考文化政策》承袭了第一代英国文化学派理性批判、"大文化观"、文化唯物主义方法论以及鲜明的阶级立场等学术传统,提出了三种文化政策话语,即国家话语、市场话语和市民/交流话语,深入探讨了文化与权力、文化与资本等核心问题,进而批判西方"自由""文化自由"以及新自由主义.通过对麦圭根文化政策话语的深入分析,以"他者"的身份对"自我"进行观照,以达到"知己知彼,而可攻玉",树立我国文化政策研究和文化治理现代化的思想自觉.

    文化政策文化研究政策科学吉姆·麦圭根

    基于博物馆历史文化资本的主题叙事型展览及美育价值探索

    徐望
    108-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文化艺术展示历史,这是博物馆的责任与使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博物馆展览成为能够"活起来"并且产生活态价值的文化资本,它是博物馆的基础性文化资本,在博物馆展场中为博物馆叙述历史提供根据,也是博物馆叙事权力的来源.博物馆的主题叙事型展览既依据已被考证的历史史实,也建构性地叙述和阐释历史故事,建构的作用在于建构主题、建构故事、建构情节,建构符号与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寓史于美、以美育人的效果.

    文化资本博物展展览主题叙事美育价值

    文化风格与文化范式:休伯特·德雷福斯艺术现象学本体论思想述评

    段超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象学"加州学派"创始人休伯特·德雷福斯从"文化风格"和"文化范式"的现象学视角对海德格尔的艺术本体论进行了创新性阐释,打开了艺术现象学本体论的新视野.相关论述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化风格是艺术作品的生存论前提;二是艺术作品对存在真理的表现包含"揭示—反映"与"表达—强化"两个层次;三是作为文化范式的艺术作品具有反虚无主义的垂范性与暧昧性.

    文化风格文化范式德雷福斯艺术现象学

    基于"两创"理念下的艺术管理实践教学方式研究——以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为例

    陈凌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创"理念下,时代的发展对艺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实际操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旨在研究艺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方式,探讨效果,总结经验以做出适应实践教学更优化的方式,提高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艺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艺术管理实践教学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培养

    作品选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