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旬刊

2095-7882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Journal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颗前牙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秦雁雁李晓飞耿晓庆董文静...
    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单颗前牙缺失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在种植成功率、软组织美学和患者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徐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单颗上前牙缺失患者68例,植入Straumann BL种植体.分为即刻种植组(34例)和早期种植组(34例).即刻种植组微创拔除后即刻植入种植体,唇侧间隙内植入低替代率骨替代材料.早期种植组微创拔除患牙后4-8周,翻瓣植入种植体,同时行引导组织再生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在永久修复后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存留率,软组织美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即刻种植组和早期种植组种植体均获得成功,即刻种植组PES为(9.21±2.30),早期种植组为(9.59±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非常满意率89.2%.早期种植组非常满意率8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成功率来讲,单颗前牙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修复差异并不明显,软组织美学效果都较为明显,患者的满意度高.

    即刻种植早期种植软组织美学

    口腔软组织成形中上腭游离带上皮结缔组织和不带上皮结缔组织的临床应用比较性研究

    杨斌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接受膜龈手术治疗的局限性牙龈退缩患者中,对比分析口腔软组织成形过程中上腭游离带上皮结缔组织,以及上颚游离不带上皮结缔组织,对患者实际治疗效果的影响差异.方法 2017年12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将我院确诊收治的60例接受膜龈手术治疗的局限性牙龈退缩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在参照组患者口腔软组织成形过程中上腭游离不带上皮结缔组织,在研究组患者口腔软组织成形过程中上颚游离带上皮结缔组织,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牙龈美学功能改善效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牙龈美学功能改善效果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于接受膜龈手术治疗的局限性牙龈退缩患者而言,在患者口腔软组织成形过程中上颚游离带上皮结缔组织,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膜龈手术治疗局限性牙龈退缩口腔软组织成形上颚游离对比分析

    改良肌激动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

    张良徐海玲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肌激动器矫治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下颌后缩的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口腔正畸门诊就诊的安氏Ⅱ类Ⅰ分类下颌后缩的错(牙合)患者20例,年龄在10~12岁之间,平均年龄10.6岁.采用改良肌激动器进行功能矫治,用winceph8.0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所得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矫治后患者面型改善明显,磨牙基本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治疗后角度测量值SNB、ANB、NA-PA和U1-SN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角度测量值SNA、SN-MP、L1-MP、L1-NB、FH-Y轴和Z角变化,无显著性(P>0.05),线距测量值L1-NB、UL-EP和LL-EP跟治疗前比,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肌激动器能够矫治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改良肌激动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X线头影测量

    3D打印β-磷酸钙支架在颌面骨修复中的应用

    宋春艳马思佳段蒙娜钱明...
    8-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一种个性化颌面骨修复支架.方法 使用β-磷酸钙(β-TCP)材料和3D打印技术打印一种具有骨传导能力的支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Mc-3T3-E1细胞对支架形貌和细胞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 SEM观察结果显示,β-TCP支架表面具有大量均一的、贯通的孔隙,细胞相容性优良.结论 用此方法我们制备了一种可以个性化定制的、良好生物相容性、且具备骨传导能力的颌面骨修复支架.

    颌面骨修复3D打印β-磷酸钙多孔支架

    糖皮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程方李晓
    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皮质激素属于临床中比较普遍的抗炎、免疫抑制性治疗药物,其一般是应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手术之后.但是,长期的大剂量用药导致糖皮质激素并发症问题越发突出,其中股骨头坏死属于相对严重且比较普遍的一种类型.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股骨头坏死具备比较突出的个性化特征,其主要是因为个体基因的差异所导致.对此,为了进一步的明确临床药物的作用与价值,本文简要分析糖皮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股骨头坏死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儿童口腔牙颌畸形原因及预防措施

    肖梅
    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日常不良习惯易导致牙颌畸形,这是一种发育畸形,由多种因素造成,在牙齿发育过程中,不良的卫生习惯、其他疾病、营养等都会影响发育,造成牙齿拥挤,排列错位等(1),可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据调查统计,牙颌畸形中的60% ~ 70%是由后天因素引起的,因此错合畸形中的多数是可以预防的.

    牙颌畸形原因预防措施

    中草药在牙周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庞鑫裕张亦弛
    12-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周病是由多种因素作用下的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可以导致牙周组织破坏,造成牙槽骨的吸收,使患牙松动甚至脱落.现代牙周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基础治疗辅以西药治疗,但西药治疗存在细菌耐药性和毒副作用等弊端.近年来,中草药以其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牙周病的防治中.本文将从中草药在牙周病治疗特点、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牙周病的临床治疗用药决策提供参考.

    中草药牙周病特点治疗机制

    微创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杨学寅
    1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微创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门诊部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进行实施口腔种植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常规组(使用常规翻瓣技术)和微创组(使用微创不翻瓣技术)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手术时间、患者疼痛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均为100%.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患者疼痛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明显低于常规组45.45% (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需要口腔种植术的患者实施微创不翻瓣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患者的疼痛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效果明显,可推广使用.

    微创不翻瓣技术口腔种植应用效果

    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临床疗效分析

    谷春生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2例纵折后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再植粘结加全冠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口内直接粘接全冠修复纵折后牙

    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在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究

    李宜芬黄伟城王炜烽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长正中颌型总义齿在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口腔门诊2016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中,抽取30例实施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修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治疗修复后3个月统计患者的满意度和相关指标数据,并评价临床相关指标的评分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采用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治疗修复后3个月,患者对总义齿恢复效果满意率最低为下颌固定功能的76.67%,其余指标均高于85.00%.对比修复前后咀嚼效果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分,与修复前相比,修复后评分明显提升,且P<0.05,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采取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进行修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状况,促使患者牙齿功能恢复,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长正中(牙合)型总义齿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