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旬刊

2095-7882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Journal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王振凤艾惟章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口腔修复中使用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的修复效果.方法 纳入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0月,纳入58例来我院就诊的口腔修复患者,根据计算机表法分组,各29例.将行预成纤维桩修复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将行可塑纤维桩修复的患者作为参照组,检验2组口腔修复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修复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口腔修复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96.55%(28/29),参照组口腔修复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68.97%(20/29),经对比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实验组口腔修复患者的修复满意度为93.10%(27/29),参照组口腔修复患者的修复满意度为65.52%(19/29),经对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在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材质的使用较高明显高于可塑纤维桩,其材质与人体组织较相近,具有较好的弹性,较高的硬度,具有较广的使用范围,材质在使用时不变色,其修复操作手法十分简单,将口腔修复的成功率予以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口腔修复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修复效果

    牙外伤后实施即刻种植牙修复的临床效果

    罗杰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主要研究说明即刻种牙的实用性,将其应用在牙外伤患者中,观察其情况.方法 选取82例患者开展分析工作,参照组应用分期方式,实验组应用即刻方式,分析治疗、疼痛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参照组治疗显著情况占比为18/41,治疗较差的情况占比为10/41,疼痛分值为(7.14±1.35)分,烦闷分值为(7.16±1.38)分,治疗天数为(35.27±19.47)天;实验组治疗显著情况占比30/41,治疗较差的情况占比为2/41,疼痛分值为(5.72±1.62)分,烦闷分值为(5.56±1.71)分,治疗天数为(28.37±11.56)天.不同组别变化较大(P<0.05).结论 应用即刻方式,其更为高效,治疗较差的例数少,所应用时间少,患者承受的痛感低.

    牙外伤即刻种植牙修复治疗效果

    两种制作方法对上前牙固定修复体舌侧功能形态的效果评价

    胡锴苗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两种制作方法对上前牙固定修复体舌侧功能形态的效果.方法 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制作,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数据法制作.结果 观察组调时间(6.81±0.20)min、调改厚度(0.21±0.04)mm、前伸运动顺畅者占94.1%、运动干扰者占2.9%、运动接触不良者占2.9%,侧方运动顺畅者占97.1%、运动干扰者占2.9%、运动接触不良者为0.对照组调时间(16.95±0.95)min、调改厚度(1.25±0.09)mm、前伸运动顺畅者占35.3%、运动干扰者占38.2%、运动接触不良者占26.5%,侧方运动顺畅者占38.2%、运动干扰者占32.4%、运动接触不良占29.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个性化数据法制作上前牙固定修复体,可有效改善舌侧功能形态.

    上前牙固定修复体舌侧功能形态个性化数据制作法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陆万林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36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取应用多次根管法治疗的36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45%高于对照组77.78%,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30.56%,且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牙体牙髓病一次性根管临床疗效

    关于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倪彪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口腔外科门诊拔牙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至本院口腔外科门诊拔牙的40例患者,对患者拔牙之后并发症的类型以及相关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最后对基本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针对所研究的40例患者拔牙之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其中,12例患者术后感染,11例患者术后出血,5例患者下牙槽神经损伤,7例患者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5例患者牙齿根误入舌侧间隙.在对40例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之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只有2例患者不见好转,其余患者均达到痊愈效果,治疗有效率达97.5%.结论 口腔外科门诊在对患者施以拔牙手术时,及时构建有效的并发症治疗措施,保证并发症在可控范围内,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并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口腔外科门诊并发症拔牙

    口腔科患者治疗中应用现代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效果

    徐正操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口腔科患者应用现代根管治疗术进行口腔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口腔患者中随机选择46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常规组以及现代组,其中常规组口腔患者采取常规根管治疗法,现代组采取现代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以及远期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现代组口腔患者近期以及远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组近期以及远期临床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科患者采取现代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为此可在口腔科患者治疗中大力推广现代根管治疗术.

    口腔患者现代根管治疗术疗效

    种植牙技术修复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方珏璇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种植牙技术修复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牙列游离断缺失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单端固定桥修复的方式进行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种植牙技术修复患者牙列游离的状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进过治疗后对比,研究组患者牙列游离端缺失的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牙技术修复方式与单端固定桥修复的方式对比而言,种植牙技术修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的修复满意度,修复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种植牙技术牙列游离缺失修复满意度

    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在上颌窦底内提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兰海龙
    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在上颌窦底内提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进行治疗的上颌后牙区缺失牙的患者60例,将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比对组.实验组的30例患者植入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比对组植入Bio-Oss.比对两组患者负重1年之后的边缘骨吸收情况.结果 实验组边缘骨吸收情况明显优于比对组,P<0.05.结论 植入可吸收性珊瑚羟基磷灰石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的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可吸收珊瑚羟基磷灰石上颌窦底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活动和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修复治疗中价值体会

    张秀琴
    4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将活动和固定义齿应用于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8年9月~2019年4月在该时间段内对我院数据库患者资料进行筛选分析录入,其中76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个体状况进行两组对比,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8,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固定义齿修复方案,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圆锥形套筒冠活动义齿修复.分析其治疗效果,探究两组差异.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牙齿状况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颜色匹配率、修复边缘密合率及修复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牙体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时,应用活动和固定义齿共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状况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牙体缺损修复活动和固定义齿应用方案

    口腔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李爽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讨论口腔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7年8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一共收治了120例口腔临床治疗患者,选取此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和进行传统摄片图像结果对比,分析其进行口腔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对120例病患开展数字化放射影像检查结果表明,和传统摄片图像结果的80.83%(99例)准确率相比,口腔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检查临床准确率高,精准度高达98.33%(118例),显著高于传统摄片检查技术的诊断准确率,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临床诊疗中使用口腔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能够显著提升临床口腔疾病检出率,有助于医护人员准确判定与及时诊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口腔放射影像数字化技术口腔临床治疗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