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旬刊

2095-7882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Journal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智齿分析

    徐瑶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微创拔牙术应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到我院治疗下颌阻生智齿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患者自愿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拔牙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拔牙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VAS得分及张口受限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创拔牙术应用于下颌阻生智齿具有明确疗效,微创拔牙术手术用时更少,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对张口几乎无影响,术后并发症低,安全高效.

    微创拔牙术下颌阻生智齿效果

    观察氧化锆桩核与金属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疗效

    杨小颖李仲林刘聪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氧化锆桩核与金属桩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科进行前牙牙体缺损修复的80例患者(共98颗牙)分为两组,其中的40例(50颗牙)实验组患者采用氧化锆桩核进行修复,40例(48颗牙)对照组患者进行金属桩修复.对80例患者共98颗牙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牙体修复完整、边缘密合,牙周情况和颜色匹配方面比较,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牙齿桩核冠损坏程度方面比较,实验组总损伤率(6.00%)与对照组(18.75%)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氧化锆桩核进行前牙牙体的修复,牙体完整程度、颜色等方面的远期效果比较好,且修复后的桩核冠损伤少.

    氧化锆桩核金属桩前牙牙体缺损修复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李明炜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与实验样本为2018年3月~2019年1月口腔种植修复患者,随机抽取其中84例,将住院号为奇数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双号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牙龈缝合治疗,给予观察组附着龈重建治疗,对比指标:有效角化膜宽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中借助附着龈重建技术,患者牙龈边缘的修复质量更加理想,外形改善效果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附着龈重建口腔种植修复应用价值

    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的CBCT研究

    杨烁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BCT)下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方法 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单纯性双牙弓前突患者20例,获取、处理、重建、配准患者CBCT图像资料,计算、对比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结果 高角组下切牙唇侧骨附着高度(AHC)、下切牙舌侧骨附着高度(PHC)、下侧切牙唇侧骨附着高度(AHL)、下侧切牙舌侧骨附着高度(PH)、下侧切牙唇舌侧骨厚度和下侧切牙倾斜度(AgTL,IL)与低角组、均角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CBCT可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下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特征差异准确显示,为医生正畸矫治设计提供参考.

    垂直骨面型下切牙牙槽骨形态CBCT

    冷侧压与热牙胶充填在根管治疗中临床效果观察

    姚永春杨佰奇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冷侧压与热牙胶充填在根管治疗中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牙髓炎及根尖周病的患者30名,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5名患者,分别是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治疗的对照组和热牙胶充填的实验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填充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填充时间较对照组短、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治疗的效果也较对照组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热牙胶充填在根管治疗中的总体效果较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好,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治疗效果也较好,值得推荐使用.

    根管治疗冷牙胶热牙胶临床效果

    牙隐裂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朱艳莉王殿明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牙隐裂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相关分布特征,探究其预防方式.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该时段内,对我院中所有牙隐裂患者个体资料进行分析,录入其中符合要求的51例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对所有患者的牙隐裂发病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所有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中显示,51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的牙隐裂分布于患者下颌58.82%;下颌中,患者的牙隐裂位置多发于第二磨牙,占比19(37.25%);上颌中,患者的牙隐裂位置多发于第一磨牙,占比13(25.49%);所有患者中共有49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良饮食状况和不良口腔清洁习惯.结论 临床研究发现,牙隐裂的发生与患者的日常用牙习惯和饮食习惯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患者的牙隐裂多发于下颌第二磨牙,上颌则多发于第一磨牙,在临床上需对这类因素进行预防,注重以保证患者口腔健康.

    牙隐裂分布特征危险因素统计分析

    Opalescence Boost PF诊室美白系统漂白着色牙临床疗效评价

    徐晓晴许如燕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及评价Opalescence Boost PF诊室美白系统治疗氟斑牙,四环素牙,增龄性黄牙三种着色牙患者的美白效果.方法 100例氟斑牙,四环素牙,增龄性黄牙患者采用Opalescence Boost PF诊室美白系统进行美白治疗,治疗前、治疗后(及时)及治疗1年后采用Vi t a比色板比色,观察及记录美白前、美白后(及时)及美白1年后牙齿颜色改变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及电话回访方式评价及记录治疗后牙齿敏感程度.结果 100例患者美白治疗后牙齿颜色平均提高7.6个色阶;氟斑牙有效率(92.1%)、黄牙症美白有效率(88.9%)高于四环素牙有效率(82.4%),但经有效率对比无差异;100例患者经治疗后8(8.00%)例出现牙齿酸痛反应,但可耐受;总显效率为63.0%,总有效率为89.0%.1年后回访,分别有4例氟斑牙、3例四环素牙及4例黄牙症患牙牙齿颜色降低2~3个色阶,1年后的总显效率为56.0%,总有效率为78.0%.结论 Opalescence Boost PF诊室美白系统是治疗氟斑牙,四环素牙,增龄性黄牙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OpalescenceBoostPF诊室美白系统牙漂白着色牙

    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

    桂娟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70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者固定矫治器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2.86%),实验组语言功能、便捷程度、咀嚼功能、固定功能、美观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口腔覆盖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口腔正畸临床疗效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效果

    黄玮李庆龄
    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急性智齿冠周炎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共10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接受碘甘油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50例作为观察组,收集两组数据并做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冠周袋内细菌含量(46.15±9.98)个/千倍视野,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冠周袋内细菌含量(74.32±15.13)个/千倍视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中效果显著,治疗效果优秀,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急性智齿冠周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效果

    老年人群口腔修复中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许玲
    5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群口腔修复中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6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选择常规口腔修复技术,研究组应用快速成型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应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人群口腔修复快速成型技术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