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齐鲁护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刘岩

半月刊

1006-7256

qlhlzzs@163.com

0531-88591031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齐鲁护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Qilu Nurs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守党和国家关于出版工作的法令、法规和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反映护理学科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护理学术水平的提高。全国各级医疗和机构医护人员及科研机构工作人员为主要读者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框架的照护模式对肝癌腹水患者的影响

    史晓玉尚亚利孙琳琳申晶晶...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框架的照护模式对肝癌腹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6 月 1 日~2023 年 6 月30 日收治的 136 例肝癌腹水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 68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框架的照护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心理症状群[采用简明心境状态量表(POMS)]、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疲乏量表(PFS)]、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结果:干预后,两组MC-MQ中屈服、回避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均优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两组POMS中紧张、抑郁、愤怒、慌乱、自尊感、疲劳、精力维度评分和PFS中感知、行为、情感、精神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两组ESCA中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自护责任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分,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两组GSES、HH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以Swanson关怀理论为框架的照护模式能改善肝癌腹水患者心理症状,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自我效能,从而促进患者积极应对,提升患者希望水平,有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Swanson关怀理论灵性照护肝癌腹水应对方式心理症状群

    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在青光眼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应用

    朱霞王益鲁佳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在青光眼患者人文关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 1 日~9月 30 日收治的 89 例(178 患眼)青光眼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选取 2022 年 10 月 1 日~2023 年 6 月 30 日收治的 94 例(188 患眼)患者为观察组,给予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 3 个月患眼情况[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值(MD)、眼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青光眼症状量表(GSS)]、自我效能[采用汉化简化版青光眼患者用药自我效能量表(GMSES)]、心理状况[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生活质量[采用青光眼生活质量量表(Glau-QoL17)]。结果:干预 3 个月,两组患者视力、GSS、GMSES、Glau-QoL17 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MD值、眼压、POMS、CD-RISC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干预模式能够有效缓解青光眼患者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积极体验青光眼人文关怀心理状况自我效能

    中青年卵巢癌患者术后积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贾聪玲孔薇王娟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中青年卵巢癌患者术后积极度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此类人群的积极度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 年 5 月 1 日~2023 年4 月1 日接受手术治疗的中青年卵巢癌患者21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积极度量表(PAM)评价患者积极度,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相关资料及与积极度可能相关的其他资料;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识别中青年卵巢癌患者术后积极度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进行重要性矩阵分析。结果:本研究中,中青年卵巢癌患者积极度评分经标准化后,总分为(50。36±8。36)分,处于第二激活水平(47。1~55。1 分),条目均分(3。99±1。28)分,认知、技能、行动、信念得分依次为(4。92±1。32)分、(3。86±1。10)分、(3。68±1。24)分、(3。50±1。53)分;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宗教信仰、自我表露[采用中文版痛苦表露指数量表(DDI)]、社会支持[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抑郁程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程度[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共 9 个变量是中青年卵巢癌患者积极度的影响因素(P<0。01);重要性矩阵分析显示,DDI评分、PSSS评分、SUPPH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重要性较高,改善难度稍低,进入优先改进区域。结论:中青年卵巢癌患者积极度处于较低水平,除人口学特征外,自我表露、社会支持、自我管理能力对其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焦虑、抑郁对其有直接的负向影响作用,而重要性矩阵分析可为临床干预措施的制订提供指导。

    卵巢癌中青年积极度影响因素自我表露社会支持自我管理能力

    主动风险护理程序联合风险预警管理在新生儿颅脑术后的应用

    谭薇钟春霞宋霞梅王云...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主动风险护理程序联合风险预警管理在新生儿颅脑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7 月 1 日~2022 年7 月 1 日行颅脑手术的 64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管理组和常规组各 32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管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主动风险护理程序联合风险预警管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采用新生儿 20 项行为神经评估心理量表(NBNA)]、发育情况[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高压)、护理质量(采用新生儿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家属满意度[采用纽卡尔斯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12~14 d、26~28 d时,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高于 2~3 d时(P<0。05),26~28 d时,两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 12~14 d时(P<0。05),且 12~14 d、26~28 d时管理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 6 个月时,两组患儿智力量表(MDI)、精神运动量表(PDI)、行为记录(IBR)评分高于干预后 3 个月时(P<0。05),干预后 3、6 个月时,管理组患儿MDI、PDI、IBR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管理组患儿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高压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管理组家属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管理组家属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颅脑术后采用主动风险护理程序联合风险预警管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神经功能和发育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新生儿颅脑术主动风险护理程序风险预警管理神经功能护理满意度

    基于希望理论的云随访延伸护理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吉慧聪许桢桢王小平吕君...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希望理论的云随访延伸护理在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9 月 1 日~2023 年5 月1 日收治的98 例A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9 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延伸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希望理论的云随访延伸护理;干预 3 个月后,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希望水平[采用 Herth 希望量表(HHI)]、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结果:干预 3 个月后,两组AST/ALT、GGT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GGT水平低于常规组(P<0。01),AST/ALT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 3 个月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ESCA、HHI、GQOL-74 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基于希望理论的云随访延伸护理可提升ALC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护能力及希望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质量。

    希望理论云随访延伸护理酒精性肝硬化生活质量希望水平

    陪护手册联合系统性家庭陪护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周晶伍续美肖聪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陪护手册联合系统性家庭陪护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1 日~2022 年 5 月31 日收治的 84 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陪护手册联合系统性家庭陪护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 3 个月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临床问卷(NSSI)、青少年生活质量量表、亲子沟通能力量表评分。结果:干预 3 个月后,两组SDS、SAS、NSSI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 3 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亲子沟通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陪护手册联合系统性家庭陪护干预能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家属的沟通能力。

    抑郁症青少年陪护手册家庭陪护干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亲子沟通能力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下知信行模式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裴欢欢王妍妍秦德华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下知信行模式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1 日~2023 年1 月1 日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治疗的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下知信行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心理状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视力、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眼压和前房深度、HAMA、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散光、囊袋破裂、结膜下出血以及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下知信行模式,能明显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和前房深度,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保护动机理论知信行模式飞秒激光白内障围术期护理

    基于IMB模型的培训在不同层级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苏莉莉王娜刘文静韩月皎...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培训在不同层级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自我效能和使用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3 年 1 月~6 月于就职的 354 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77 名,对照组采用常规移动护理信息培训方法,观察组辅以IMB模型为基础的培训方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士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工作效率模块N0 层级、护理文书模块N4 层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在系统性能、工作效率、护理文书、降低护理风险模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护理人员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自我效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培训能提高不同层级护士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自我效能和使用依从性。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层级信息系统认知自我效能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患者门诊心理脆弱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胡丽君李玉丽焦建慈陈霞...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患者心理脆弱相关因素,为眼科门诊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选取 2019 年 8 月 1 日~2022 年 8 月 31 日眼科收治的 99 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理脆弱性量表(MVQ),将其分为正常组 63 例和心理脆弱组 36 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脆弱量表、疾病认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等调查工具,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眼压、疾病知晓、睡眠质量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患者心理脆弱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眼压过高、高龄患者、疾病认知不足、睡眠质量差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心理脆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患者发生心理脆弱相关影响因素较多,以眼压、年龄、疾病知晓与睡眠为主要危险因素,门诊护理人员在维持患者眼压水平、加强老年患者护理的同时,应提高其疾病认知度与睡眠质量,减轻其心理压力。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心理脆弱相关因素门诊护理

    关键流程优化护理模式配合体温管理对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的影响

    李婷李金阳郭芷含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关键流程优化护理模式配合体温管理对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救治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 年 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收治的 98 例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关键流程优化护理模式配合体温管理实施时间,将 2021 年 1 月1 日~12 月31 日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的50 例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22 年1 月1 日~12 月31 日实施关键流程优化护理模式配合体温管理的 48 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效率指标、早期体温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抢救全过程护理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接诊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转运总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1);实验组入急诊科时、入急诊科 1 h后的体温均高于常规组(P<0。01),并发症、意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关键流程优化护理模式配合体温管理可以提高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抢救效率、复温效果,降低并发症、意外事件发生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流程优化护理模式体温管理急诊多发性创伤救治效果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