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科学(教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科学(教师版)
青年科学(教师版)

月刊

1002-2562

024-22690622

110014

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

青年科学(教师版)/Journal Young Science
查看更多>>《青年科学》杂志,全国统一刊号:CN21-1202/N,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2562,邮发代号:8-140。是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辽宁省一级科技品牌期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励精图治,两度蝉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百种重点期刊”殊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议行合一”与我国司法权

    樊洋洋
    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议行合一”作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理论界具有很强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尤其是司法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其的研究,以及对“三权分立”的探索,找到司法权摆脱“议行合一”束缚的方法.

    议行合一三权分立司法改革

    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考量

    徐铭林
    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也是一直困扰司法实践的棘手问题.本文主要在分析其是否存在的学说基础上,以求在理论上推进对该问题的研究.

    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刑事责任

    菜单上错后的法律责任应由谁承担

    易树铭
    182页

    从公司法人人格看公司司法解散

    张意璇
    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司的司法解散制度是一种极端的解决“公司僵局”的法律措施,而出现“公司僵局”主要是由于公司法人的“初始意志”与股东的意志不一致,本文将从公司法人人格角度出发来阐释公司司法解散以及适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公司法人人格是公司司法解散的理论来源之一,公司的法人人格性主要体现在公司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以及民事责任能力等,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阐释下公司司法解散中的不足,并给予一些意见来完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

    公司司法解散公司法人人格公司法人人格减等

    从利益衡量角度谈德日民法解释学的差异

    乔康何晓锋
    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日本民法学界,利益衡量论是战后日本民法解释学的主流思想;在德国,利益法学派在德国法学方法论的发展进程中扮演者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二者在各自国家的解释学中都具有代表性.尤为关键的是,日本利益衡量论和德国的利益法学派在解释学方法论上存在相似之处,即都提出了利益衡量的口号.但两者仍存在诸多实质差异,因此,以利益衡量为支点,将日本利益衡量论主张的利益衡量与德国利益法学派倡导的利益衡量进行对比,从而窥出德日民法解释学的本质差别.本文即从利益衡量的角度浅析德日民法解释学的差异.

    利益衡量利益法学解释学法社会学

    从媒介发展历史探究著作权的利益平衡

    刘瑞连
    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著作权的产生与发展与媒介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著作权从一开始就是技术之子.本文从媒介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分析著作权扩张背后的利益推动者,并从平衡作者与公众利益角度结合云计算技术背景对著作权的何去何从提出自己的看法.

    媒介技术著作权利益平衡云计算

    从外国法律史的角度看非洲法研究

    刘俊峰
    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洲法是一个研究起步比较晚的法学子学科,它兴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非洲法的研究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作为一名外国法律史大学生,如何认识非洲法的研究脉络,把握非洲法的主要内容,怎样科学高效的学习研究它,这都值得我们思考.

    法律历程法律发展史法律制度史比较法

    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的初步研究

    刘嘉伦
    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大规模侵权案件频频发生,如BP原油泄露案、美国的石棉案、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以及近几年来在我国发生的重庆开县井喷事故、三鹿奶粉事件等.这些事件造成了大量的人身、财产及生态环境的损害.传统的侵权法是以一人造成一人损害为原型和以过错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机制,但在面对大规模侵权时不免有些力不从心,应对大规模侵权并非多数单一侵权的简单叠加.目前对此种侵权损害的救济方式主要有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基金、责任保险和惩罚性赔偿.①本文就大规模侵权的法律问题以及其救济方式展开初步研究.

    大规模侵权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基金责任保险惩罚性赔偿

    对当前土地征用制度问题的对策研究

    汪诗琳
    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全国各地掀起了土地征用的高潮.土地同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仍存在诸多弊端亟待完善.征地争议与纠纷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亟待完善和解决.

    土地征用公共利益补偿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唐国梁
    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问题在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通过后被学者们热烈讨论过.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事检察监督理论的不断发展,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介入有不断扩大和深入的趋势.2012年新修的《民事诉讼法》从多个方面强化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但学术界对于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问题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我认为这个问题仍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检察机关民事诉讼法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