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科学(教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科学(教师版)
青年科学(教师版)

月刊

1002-2562

024-22690622

110014

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

青年科学(教师版)/Journal Young Science
查看更多>>《青年科学》杂志,全国统一刊号:CN21-1202/N,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2562,邮发代号:8-140。是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辽宁省一级科技品牌期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励精图治,两度蝉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百种重点期刊”殊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情趣教育

    卢姗
    78页

    三本院校《建筑制图》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

    王影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制图》是三本院校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颇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传统的建筑制度的教学体系非常薄弱,教学手段还有待完善.总的来说,传统的建筑制图教学体系不能达到社会对高职技术人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高职技术人才,需要对建筑制图的教学体系做出改革,下面我们就来对其探讨一番,如何改革三本院校《建筑制图》教学体系.

    高职建筑制图教学改革

    中国民法错误撤销期间的不足与改进

    邓力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错误而做出的意思表示可撤销,但是关于因错误的撤销期间和撤销范围的界定,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尽相同.错误可撤销的内容范围与撤销时间长短具有密切的关系,并且互相关联并影响.比较分析之下,我国的规定不尽合理,有待改进.

    错误撤销期间

    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法律主体研究

    杨洁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产证券化一直遭到世人的诟病,其不仅是一种复杂高端的金融创新,同时也是影子银行中的重要成员.它能够轻易地将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外,规避了监管层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实现暴利的舞台.本文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主体进行了详尽研究,揭示了其复杂交易的真实结构.

    影子银行资产证券化法律主体

    论量刑原则——以人格刑法理论为视角

    唐蓉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格刑法学不仅是关注犯罪行为,也不仅是关注犯罪人,而是将它们综合起来考量,因而人格刑法学中的刑事责任理论不但注意了犯罪行为,还通过行为具体分析了犯罪人和犯罪的原因.量刑原则始终贯穿着量刑活动的始终.我国的量刑原则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社会环境造成的责任由社会承担,真正实现刑法实质上的公正.笔者希望能在人格刑法理论的视野下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量刑原则.

    人格刑法量刑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刑罚个别化

    特殊类型抢劫犯罪之案例辨析

    王兵
    86页

    对国际私法法律规避若干问题的探讨

    韩振荣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中,李浩培先生对法律规避下的定义是: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有计划的利用某国国际私法规则,企图使其事实符合该规则所定的连接依据,借以适用依该规则应适用的法律规避.本文主要探讨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中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主要分了五个部分来讨论.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法律规避的概念,第二部分讨论了法律规避的渊源,第三部分讨论了法律规避的构成要件,第四部分讨论了法律规避的对象,第五部分讨论了法律规避的效力.其中每一部分都采用了先讨论理论界比较流行的至少三种观点,从而通过分析每个观点之间的利弊,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信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会对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的主要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国际私法法律规避冲突规范国内法外国法

    情节犯的犯罪未遂形态研究

    李俊志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节犯是指在刑法分则中规定的有”情节严重”、”情节恶劣”这些概括性情节作为犯罪成立要件的犯罪形态.一旦出现”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并且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则情节犯成立犯罪.情节犯的情节属于定罪情节,情节的具备,表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达到成立犯罪所需要的程度,至于是否成立犯罪既遂,还需要综合讨论情节犯的其他要件是否全部具备,所以情节犯存在犯罪未遂形态.

    情节犯情节未遂形态

    该案应如何定性:抢劫罪、寻衅滋事罪还是盗窃罪

    蔡耀凯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实践中,抢劫罪、寻衅滋事罪、盗窃罪都不同程度可能存在非法取得他人财物的情形,准确把握这三个罪名的区别才能正确地定罪量刑,从而维护司法的权威.本文试以一个案件对这三个罪名的区别进行评析.

    抢劫寻衅滋事盗窃定性

    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

    张莹
    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新的司法理念的影响下,各国诉讼制度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动向,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日益重视对审前程序的改革与完善.而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审理前的准备”,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前程序.

    审前程序本土司法现状改革困境程序指挥权释明权“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