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

旬刊

青年时代/Journal youth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贾平凹的《高兴》和黄哲英的《客地》对比研究中韩农民小说中的社会意识

    洪永权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韩两国是两个传统的农耕国家,深受儒家文化及传统伦理道德的辐射及影响.然而,在产业化背景下,随着资本的逐渐入侵,社会出现严重的阶级分化和复杂矛盾.这一巨变使得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伦理道德坍塌,迫使他们的社会意识发生转变,由农耕社会开始走向城市,期待过上理想的美好生活.相似的社会背景下,涌现出一大批以《高兴》为代发的"底层文学"和以《客地》为代表的"民众文学".两位作家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鲜活的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将离土农民的生活进行真实再现,其作品中反映的社会意识尤其值得研究.鉴于此,笔者将采用平行研究法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两位作家对底层农民的关注及关爱.

    《高兴》《客地》农民小说社会意识

    凌叔华的《绣枕》中女性出场顺序及形象分析

    胡蓝月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25年,凌叔华的作品《绣枕》载于《现代评论》.该作品生动地刻画了深闺大小姐、女佣张妈、女佣之女小妞儿三位女性的形象,而这三位女性暗示着在旧中国旧家庭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绣枕》女性形象悲剧命运

    从《源氏物语》看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马飞飞
    5-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源氏物语》是一部根据作者紫式部的成长经历和多年的宫廷生活,以贵族社会为舞台,反映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的作品,是富有"物哀"美学思想的长篇小说.众所周知,《源氏物语》是日本最早的长篇小说,在日本文学史上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平安时代,由于遣唐使和遣隋使的努力,富有中国人智慧结晶的中华文明不断向日本输入,《源氏物语》也从文学的角度,反应了古代中日友好交流和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红楼梦物哀

    物象基础上的精神"飞地"——浅谈文学想象中的上海怀旧

    汤菀慧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对于城市具有形塑性,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下,上海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历史背景,成为都市文学中重要的描写对象,许多怀念30年代繁荣的上海城市文明的文学作品就此涌现.在90年代的文学想象中,作家们以特定的物象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上海怀旧"的精神飞地.本文通过具体文本,浅谈物象基础上的上海怀旧的原因、方式、内容等.

    物象文学想象上海怀旧

    孤独的百年:《百年孤独》中的男性群像与疯子原型

    由欣源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原型批评的理论角度出发,以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巨著《百年孤独》为研究对象,探寻《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男性成员的群像性特征.通过对男性群体总体性格、共通命运的考察与分析,挖掘他们身上共有的疯子原型及疯子属性,从而对家族集体无意识中的"孤独"内涵作出解读.

    《百年孤独》原型批评男性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的启发——对娱乐异化的思考

    张文博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商品的逻辑不仅支配着物质与劳动,还支配了人的文化、欲望、冲动与人际关系,并且其特征是"符号",人们不仅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更是要消费商品的"符号价值".娱乐本身应该有人们自己决定的东西,但在消费社会下,娱乐的方式的选择并不受人的支配,甚至娱乐活动本身反而支配着人们的选择,这就变成了一种娱乐的异化.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异化

    明太祖时期法制思想研究

    韩术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之后,鉴于元末的社会动荡与混乱,也为了适应新型国家的政权建立的需要,率群臣立法定制,建树颇丰.洪武年间,朱元璋先后制定了《大明律》《大明令》《大诰》等一系列的法律条文,这是明代最基础、最重要的立法.通过对太祖时期法制的研究,结合《大明律》和《大诰》的法治思想给现代社会以启示借鉴.

    明代《大明律》朱元璋礼法并重

    浅析先秦诸子对礼的看法的异同——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为例

    冷悦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礼"在西周时期发生了重大的作用,是维系西周稳定的一种重要制度."礼"在东周也影响着各个学派.儒家推崇"复周礼",道家批判不以"道"为本源的"礼",墨家在赞同"礼"的等级秩序的同时批判繁琐的具体礼仪制度,而法家则以赞同"礼"的等级秩序来推崇"以法为本",强化君主权威.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从《左传》探析春秋时代车的使用与信息传递

    倪维荣
    17-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读《春秋左传注》时,多处见有关名称略异却皆意为车子的记述,如大路、戎路、先路、游阙、轻车等.通过对《左传》里出现的车的名称进行厘清与区分,以期更进一步了解春秋时代车的广泛使用对当时社会形态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左传》信息传递邮驿制度

    大理茶文化与白族婚俗文化

    杨莲芬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大理特殊的地域特征,使得大理拥有了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苍山、无量山、哀窂山等地就是大理茶叶的著名种植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茶习俗和茶文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他们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这种习俗不但丰富了饮茶方式,也构建了多姿多彩的白族茶文化.特别在白族婚俗中,从提亲到成亲的整个婚姻过程都离不开茶,形成有特色的烤茶、三道茶、闹茶和被窝茶等饮茶文化.

    大理茶文化婚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