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

旬刊

青年时代/Journal youth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郭沫若留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刘哲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形象的书写在郭沫若的诗歌、小说、历史剧等文体中占有较大比重,并呈现出丰富的内涵.现有文献大多对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有较为深刻的探讨,但对郭沫若早期留日小说中当时的女性形象探讨较为疏浅.本文试图梳理郭沫若留日期间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并与当时的时代语境以及作者个人经历结合起来,探讨女性书写之于郭沫若的意义.

    郭沫若留日小说女性形象

    浅析石黑一雄小说的创伤回忆的叙事策略

    王静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黑一雄是当代日裔英籍作家,也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小说多以创伤与回忆为主题,但他却不落俗套.在《远山淡影》《长日留痕》和《无可慰藉》等作品中,他不断探索出新的叙事策略.通过双重叙述、不可靠叙述、回忆视角和互文性,以精美绝伦的艺术手法,为我们揭示了现代人生存的文化困境和创伤境遇.

    创伤回忆双重叙述不可靠叙述和回忆视角互文性

    余华《第七天》中的双重书写

    王施懿刘爽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七天》是余华的创作实验,是一次突破与创新,虽然受到争议,然而其探索性的创作方式依然值得肯定.在文本结构的上,余华受到中西方文化双重影响;从文本表层看《第七天》中虚构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亡灵世界;从内在主题来看余华通过对两个世界的戏剧化呈现,旨在揭露现实的荒诞残酷,呼唤回归人性之善.总体而言,《第七天》的双重书写成为该小说的一大亮点.

    《第七天》余华结构双重书写

    《平山堂图志》文化价值的探析

    吴晓扬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山堂图志》10卷并卷首1卷.为两淮盐运使赵之壁纂,原版刻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该志书以蜀冈山水为经,而以平山堂左右寺祠及园亭名胜为纬,加以撰述.全书共分五门:宸翰、图、名胜、艺文、杂识.其中有清代康熙、乾隆对平山堂及其周边名胜的御书、题咏、赏赐,有对当地名胜景观的详细描述,有关于平山堂及其周边景观建筑的赋、诗、记、序、铭等文学作品,有遗闻逸事,还有卷首的名胜全图,真实、直观地记录了当时的风景人文.本文主要从两个部分来阐述:一是《平山堂图志》对之后成书志书的影响;二是从《平山堂图志》看两淮盐运使及盐商对扬州文化的贡献,以俾于对该志书的文化价值进一步了解.

    《平山堂图志》两淮盐运使文化价值

    谈《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的叙事特色与表达效果

    颜晓莹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是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第二部著作.小说采用多视角叙事及时间交错的叙事方式,讲述爱迪死后在天堂遇见五个不同的人,以五个人的故事引导爱迪回忆自己的一生,从而反映作者对生命意义等人生哲理的探讨.文章独特的叙事方式更好地呈现了小说"外无瓜葛,内相联系"的生命观,但刻意的视角切换却打破了这一布局.

    多视角叙事关联观表达效果

    还思想予思想者——对哈姆莱特思想价值的再探讨

    赵航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复仇的延宕问题提出后,思想与行动脱节、缺乏行动能力几乎成了哈姆莱特最本质的特征.人们将太多期待置于哈姆莱特身上,并往往以"行动是存在的主要目的"为前提来评判哈姆莱特.纵然复仇行动表面看去是延宕的,然而延宕背后却是深刻而伟大的思考.以往研究者往往将哈姆莱特定义为"行动上的矮子",本文将论证哈姆莱特思想的价值,指出他的理性之光以及对复仇的超越,"还思想予思想者".

    哈姆莱特理性之光复仇超越

    以"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评述陈子龙、李雯、宋徵舆的词作——以杨花词为切入点

    徐雯恬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间三子"是明末清初松江地区以陈子龙为核心、以李雯和宋徵舆为羽翼的一个文学群体.这个文学群体积极地展开文学活动,从诗到词,从创作到理论都多有建树,从而推进了松江地方文学的兴盛,使天下士子为之注目.三者既同出云间派,其创作定有同有异.本文将从三人都撰写过的"杨花词"为切入点,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浅析三家词的异同.

    云间三子杨花词知人论世创作比较

    结构主义视角下的蒙藏天葬文化

    张程程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藏两个民族因为地缘的相似以及历史上的交流关系,在生活习俗等许多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本文以结构主义为视角,选取蒙藏文化中的天葬这一个侧面,通过对比蒙藏天葬文化的相似与差异,找出影响文化的内在因素,探寻文化的根本.

    蒙古族藏族天葬

    浅析大理白族婚礼风俗文化的变迁

    黄曦瑢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婚礼是民族风俗习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研究对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意义重大.每个地方的风俗不是短时间之内积累成的,大理白族的婚姻风俗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白族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民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白族人民的吸纳,当代大理白族的婚礼也产生了一系列变化,随着这些变化,民族特征被弱化了许多,一些地方虽然保持着传统的婚俗,但在不断开放的影响下,也开始产生了变化,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及白族文化的传承.

    大理白族婚礼变化影响

    浅析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

    史启蒙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次长沙会战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日军发动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司令官薛岳对战场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与分析,完善修改了对敌军的作战计划与策略,将"天炉战法"运用到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灵活指挥,充分发挥了其作用,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正是薛岳个人英勇无畏,指挥得当,充分运用"天炉战法",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保障.

    薛岳第三次长沙会战天炉战法作战策略指挥个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