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

旬刊

青年时代/Journal youth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如何有效解决高原藏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缺乏和人员流失的问题

    吕露莎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目的是立足公司招聘与配置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影响高原藏区供电企业人员流失的一些因素及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有效防止和控制队伍不稳定因素的方法,以多吸引新人才到公司达到更好招聘的效果.通过访问调查法调查了笔者所在公司在2014年1月-2019年8月辞职人员,人资数据统计显示,共计20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离职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从而实现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制定对应新措施预防和防患此类问题的再次频繁发生,也能切实效用于公司的人才招聘.经过分析研究后,就主要离职因素采取了相应的举措,有效地减少员工离职,有利于员工队伍稳定和企业招聘人员;在采取措施后,再次邀请离职的20位员工对其进行评估,得到的结果和未采取前进行对比,发现前后结果是有明显变化的,证明采取措施后是有利于职工队伍稳定和减少人员流失.研究结果表明,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优化薪酬结构、建立更加完善的绩效评价系统、合理地增加一定的培训机会对有效解决高原藏区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缺乏和人员流失的问题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企业招聘和配置中广泛应用.

    员工离职人员流失有效招聘职工队伍

    视觉文化视域下浅析国内网络娱乐热潮现象

    丁倩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正处于一个视觉文化盛行的时代,发生着语言文化符号传播朝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的转向.这一转变势不可挡,其尤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与普及,视觉文化符号传播在现代商品消费社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网络视觉文化传播迅速发展的同时,这些现象背后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危机.网络娱乐热潮正是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反过来现象也促进着传播的进一步发展,造就了视觉文化的盛宴.本文立足于视觉文化,从网络原创短视频、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以及影视IP改编三方面入手,分析这些网络娱乐狂欢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反映的时代精神状况.

    视觉文化网络娱乐传播

    中原文化传播的路径探索

    李敬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原文化传播面临着大好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文化传播的路径是当务之急.我们要科学研究,确立中原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形成中原文化传播的战略合力;注重交流,强化中原文化传播的外交力量;培养人才,提供中原文化传播的人才支撑.

    中原文化传播路径原则战略合力

    香港电影兴"衰"史——浅析香港本土电影的兴盛与融合

    罗序禧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简要介绍了香港电影几个重要时期的状况及历史背景,对于产生的关键人物及事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由此引出对于香港电影的兴起与衰弱原因及触点,结合外部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在香港电影的兴盛衰弱与融合方面,笔者主要围绕两岸三地双向融合与交流的历史契机出发着重表达了融合积极方向.全文重点在于将香港电影的转变与时代、历史大环境相结合阐述大华语圈文艺发展的多向交流所带来的历史机遇,表达了笔者心中对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宏观理解.

    香港电影本土兴衰融合

    浅谈新媒体广告的发展

    张雨峣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媒介融合的当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使新媒体广告应时而生.在新媒体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针对传统媒体的各种消亡论不绝于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统领地位已经受到致命威胁,受到了来自新媒体广告严峻的挑战态势.但新媒体广告目前来说还只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网络的不断完善发展,新媒体未来会如何发展、新媒体广告将会产生怎样的形式,还都是未知数,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通过对前期所搜集整理的文献进行综合研究,对新媒体广告的定义以及类型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前沿性展望.

    新媒体广告广告传播

    从拆封合同看——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中合同自由的限制与适用

    贾艳敏李志飞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产权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推进作用,以拆封合同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性质,在我国的立法中还未有明确的规定,其法律适用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应正确认识拆封合同的性质,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中权利滥用问题与合同自由的矛盾也需要正视,知识产权许可合同制度正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拆封合同合同自由冲突规制

    通谋虚伪表示制度研究

    焦自檬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总则》规定了虚假意思表示.采用通谋虚伪表示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能被认定为相对无效、绝对无效或有效,伪装行为因不具真实意思表示而无效,隐藏行为则因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而可能有效.本文针对通谋虚伪表示民事法律行为的认定及效力重释进行研究,提供了通谋虚伪表示规定的完善方案.

    通谋虚伪表示《合同法》《民法总则》

    刑民交叉案件的公民财产权保护程序研究

    李小龙
    167-17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民交叉案件在实践中错综复杂,审理方式也不尽统一.不同的审理方式对当事人的财产权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诉讼程序中当事人除了按照实体法的指引来维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还拥有各种程序权利保障实体法的贯彻执行.但对于财产权的保障在刑民交叉案件程序中如何落实,做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公民财产权,对当事人乃至司法机关都是有相当难度的.本文即是从一般性刑民交叉案件的审理方式、特殊刑民交叉程序的运用两种典型程序问题来揭示刑民交叉案件,梳理现状并提出建议,同时以保护公民财产权为全文主旨,运用提出问题、剖析现状、解决问题的逻辑方式完成笔者的创作内容,以期学界能从保护公民财产权的角度对刑民交叉的程序问题有新的认识和完善思路.

    刑民交叉审理模式财产权保护

    "一事不再罚"原则浅议

    王瑛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颁布的《行政处罚法》当中明确表明了,针对当事人所实施的同一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不可以做出两次以及超过两次罚款的惩罚.这便是我国"一事不再罚"所要求的基本出处.本文旨在探寻该原则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何谓"一事",并初步探究行政处罚与刑罚处罚的关系以及环境立法中"按日计罚"与该原则的相符性.

    一事不再罚行政处罚按日计罚

    医疗侵权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

    吴婧婷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公民权利意识正在增强,对于自身权利也更加的重视.医疗纠纷影响着公民生命权与财产权,因而显得格外重要.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处理结果是否公正都是相对透明的.因治疗而受伤的人状告医疗机构的案件时常可见,偶尔也会出现通过暴力手段对医生实施人身伤害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本文对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该研究对于减少悲剧发生、保护公民权利都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在研究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法经济学理论,解释当前关于我国医疗侵权损害赔偿条文,分析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并对医疗侵权损害分散机制加以了解.

    归责法经济学分配